反映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78.89,按周再升0.97%。分區指數除新界東下跌1.05%外,港島、九龍及新界西分別上升1.34、0.17%及1.32%。其餘領先指數全線向上,大型單位、中小型單位及大型屋苑分別再升2.33%、0.71%及0.54%。中原經紀人指數連升12周,最新報70.8,按周再升1.64個百分點。

無信不立事倍功半

二手樓價創29周高位。維港滙I期上周末開售,首輪平均呎價2.6萬,賣出近九成,市傳有三成買家是投資者。二手成交亦持續暢旺,十大屋苑成交維持高雙位數。黃竹坑站上蓋壓軸第六期,收到38份標書,市場估計開售呎價三萬,供應與絕大部份市民無關。另外,第四波疫情壓之不下,還爆出大廈渠管、通風設計、食肆通風系統違規等問題。特區政府濫用封鎖令,卻連番「食白果」,檢測成效比全民檢測還要低,卻未能令疫情受控。近日,疫苗安全問題被受民眾質疑。特區展開疫苗接種計劃,三周內已有7宗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的事故,當中一位並無長期病患,有專家指暫未能百分百排除死亡與疫苗無關。可是特區官員繼續以接種效益大於風險,混淆視聽,避開關鍵的疫苗安全性問題。官員完全不理解感染是被動,可以採取各種方式減低風險,但打疫苗是主動面對風險,性質不同。當政府採取各種限制措施時就說人命關天,接種疫苗後出現死亡個案就無關人命,不待查明原因,未等詳細驗屍報告,不去考慮暫停或更換批次挽回市民信心,還大幅擴大接種範圍。科興疫苗並未獲世衛批准,數據未刊登於國際認可的刊物,臨床測試亦未有包括60歲以上長者及長期病患人士,特區政府卻讓長者優先接種,根本就是利用市民作白老鼠蒐集數據,協助中共拓展疫苗外交。外國有研究顯示,撇除極權國家,防疫成功的關鍵在於市民對政府的信任程度,特區政府是中共的傀儡,誠信破產,做甚麼亦不會得到市民信任及認同,抗疫事倍功半,即使採取幾乎全球最嚴格的檢疫限制最措施,卻無法控制疫情。特區政府的表現打擊市民對疫苗的信心,必定拖慢接種進度,重啟經濟將遙遙無期,受害者當然又是廣大市民。

負擔能力繼續惡化

多年來被政府稱為「重中之重」的房屋土地問題,同樣完全失信於市民。所有政策及措施總合未能令問題舒緩,還令負擔能力及公屋輪候時間惡化。前周,調查機構Demographia發表最新報告,在全球92個城市當中,特區住宅價格再次蟬聯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冠軍,而且是連續11年稱霸。事實上,自10年以來特區首次被納入報告便奪取冠軍臭名,之後負擔能力不斷惡化,平均樓價由10年的入息中位數11倍,升至19年最高的20.9倍,雖然過去兩年連續回落0.1,但仍以20.7倍穩坐冠軍,且大福拋離第二位的加拿大溫哥華的13倍及澳洲悉尼的11.8倍。20.7倍的負擔能力是甚麼概念?報告指超越6倍的樓價已是極難負擔水平,20倍完全是高至不可理喻。坊間就以20.7年不吃不喝將所有收入儲起才能換取自置居所來形容,當然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置業的關鍵是首期、供款能力、收入增長與穩定性。在樓價高企的某些西方國家,政府通常有政策協助首次置業的用家,包容許高額按揭,提供印花稅及稅務優惠等。特區政府一直以金融穩定優先,壓低按揭成數,對首次置業者極之不利。雖然近期「林鄭plan」放寬按揭保險,但要付一筆高昂的按揭保險費,還要通過嚴格審批,變相為按揭保險公司多賺一筆。利率低企雖然有助買家,但除非閣下從事地產、金融、高科技又或是公務員,特區產業極之集中,令其他行業不穩,收入增長緩慢。統計數字顯示,15年來家庭收入中位數複合年增長只有3.9%,遠低於同期樓價的11.2%,大部份市民未能分享經濟成果。未來在中共管治下特權階級橫行,一般市民前景更悲觀。疫情對中產及基層影響大於富裕人士。政府統計處最新公布數字顯示,去年第四季家庭月入中位數按年暴跌7.19%,可是樓價卻持平。此消彼長,可以預期特區負擔能力將會惡化。

「重中之重」 倒行逆施

特區樓價超高之餘,可享受的空間及環境亦完全不能與外國相提並論,「實用面積」不實用,高昂的管理費裝修費等,令樓價顯得更不合理。高樓價問題並非解決不了,視乎政府政策及措施的積極性及力度,即使不大可能令樓價回到合理可負擔水平,仍可避免高達20倍的荒唐水平。事實上,特區今天的「癲價」絕非偶然,而是政府刻意營造,利用各種政策及執行全面配合才能做得出來。政府聲稱緊張市民負擔能力,卻從來沒有清晰定義,更沒有納入任何土地及房屋政策作指標。政府早知是土地供應問題,長遠房屋策略卻避而談,拖延四年才進行土地大辯論,大辯論後又「空白一年」。供應缺口是今天的問題,應該盡快填補,政府以穩定供應為名有地不推,鐵路上蓋及周邊項目分期發展拖延十幾年。「熟地」就用作招標,增加庫房收入,「生地」則留給資助房屋,拖延發展。推地以豪宅主導以迎合權貴,商業景氣難再,就將啟德多幅商業用地改作豪宅,漠視當初發展規劃。供應不到位,理應實施嚴格的調控措施,政府自稱調控措施已經很辣,負擔能力卻又不斷惡化。外國行之有效的多種調控手段,包括嚴格審查外來買家資金來源,實施空置稅,加租限制,限購令,資產增值稅,收取差異化差餉,租金收入另定稅階等,政府辯稱無法執行,只獨孤一味用權貴及大陸買家根本不在乎的印花稅,還要容許「稅務回贈」「首置就是用家」「以個人而非家庭」「空殼公司轉讓」的漏洞,讓投資者及富裕人士繼續入市。立法會報告顯示19年底自置物業比率跌至49.8%,正好證明物業落入投資者及海外買家手中。一手空置稅條例已經到手,政府主動撤回。樓價極度超越負擔能力,政府重複強調沒有放寬空間,忽然又在沒有其他收緊措施下推出「林鄭Plan」,製造更多需求托市。政府倒行逆施,怎不將樓價推至荒唐水平?

連續11年的樓價世界冠軍不是甚麼光彩的名銜,而是恥辱,是政府漠視民生的鐵證,是政權間接迫害的手段,是社會的計時炸彈。未來中共全面管治,只會更壓迫、更不公義、財富分配更不均、更漠視民意,並將土地及房屋化作政治工具,務求特區樓價與北京、上海、深圳的更高負擔能力倍數看齊,利用土地謀財。「重中之重」,如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都是極權騙人的口號。計時炸彈已添滿烈性炸藥,爆炸那天將不堪設想。◇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