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機不離手」的時代,有多久沒有坐下來翻一頁書,寫幾個字,感受紙張的質感和油墨的清香?年輕設計師Simon,兩年前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辦了一份不定期出版的免費刊物《盒誌》,在如今網絡資訊紛飛的時代,他們卻逆其道而行,希望用紙張承載夢想,將紙質刊物帶到樓上書店、Café、文藝中心,鼓勵人們回歸傳統閱讀習慣。

Simon翻著《盒誌》說:「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轉變,而書是一個時代的產物,網絡也是時代的產物,希望提供多一個平台,給願意看實體書的人多一個選擇。」

這些年來走訪不同的社區,將刊物散播出去,也讓他感觸良多,Simon希望鼓勵人們重拾紙質閱讀的樂趣。(受訪者提供)
這些年來走訪不同的社區,將刊物散播出去,也讓他感觸良多,Simon希望鼓勵人們重拾紙質閱讀的樂趣。(受訪者提供)

這些年來走訪不同的社區,將刊物散播出去,也讓他感觸良多,Simon希望鼓勵人們重拾紙質閱讀的樂趣,並走入社區參與活動,接觸不同的人進行互動,而不是僅僅依賴電子產品的交流。

承裝夢想 尋同道人

《盒誌》最初創刊源於設計師Simon與一班做文字創作的朋友的一個簡單的夢想,希望把作品印刷出來,與他人分享。獨樂不如眾樂,漸漸吸引了許多志同道合者一同參與,向《盒誌》投稿,兩年來已出版了十九期,從一張對摺的A4紙做到二十頁的小書,一路走來靠的是一份堅持。刊物由Simon與朋友們自費出版,並親自送到不同的小店、書局,供有心人取閱。


到了第十期,Simon和朋友們決定將刊物的名稱改為《盒誌》,意為盛裝夢想的小書,另有「志同道合」的意思。(受訪者提供)
到了第十期,Simon和朋友們決定將刊物的名稱改為《盒誌》,意為盛裝夢想的小書,另有「志同道合」的意思。(受訪者提供)

創刊時的名稱是《盒子製作》,一路發行的過程中,Simon發現漸漸吸引了越來越多朋友投稿,分享他們創作的散文、詩、書評、影評、插畫,可供刊物刊登的稿件也多了起來。到了第十期,Simon和朋友們決定將刊物的名稱改為《盒誌》,意為盛裝夢想的小書,另有「志同道合」的意思。Simon認為這本刊物存在的最大意義是對彼此的鼓勵:「最開心是有些讀者做創作、畫畫,其實他都看到有人願意刊登他們的作品,都是對他們的支持。而我們的刊物能夠支持他們的創作,對我來說也有很大的滿足感。」

令Simon印象頗深的是一名中二學生的作品,他所寫的散文《小時候》描繪了一個賣鵪鶉蛋、烤蕃薯、炒栗子的街邊小檔充滿了童年的回憶。雖然他的文筆並不華麗,但所流露出自己對社區的真情卻十分感人。Simon看了他的文章,不禁感嘆其實身邊有很多值得留意的人與事,只是港人平時太匆忙,忽略了社區中美好的一面,能夠從一名中二學生的筆下展現出來,他感到十分溫馨。他認為這一類的創作值得鼓勵:「希望收到的作品可以反映創作人的真實情感出來。」

尋覓小店過程接觸社區

每一期新鮮出爐的《盒誌》,都由Simon與朋友們親手將刊物送到店舖中,供讀者免費取閱。最初《盒誌》的目標店舖是書店,希望在愛書的文化空間內能吸引讀者。然而,令Simon有些失望的是,一間間舊書店結業,如今真正喜歡逛書店的朋友也似乎不多,如果只局限在書店派發,或許面對的讀者群不夠大,於是他開始尋覓其它的發行方式。

每一期新鮮出爐的《盒誌》,都由Simon與朋友們親手送到店舖,供讀者免費取閱。(受訪者提供)
每一期新鮮出爐的《盒誌》,都由Simon與朋友們親手送到店舖,供讀者免費取閱。(受訪者提供)

如今的Café、飲品店越開越多,人們在排隊等待、享用飲品時是否也可以翻一翻書籍呢?抱著這樣一個想法,Simon開始嘗試尋找可以擺放刊物的小店。去年路過灣仔的一間日式雪糕店,當他與老闆Neo傾談中了解到,Neo是一個熱愛旅行和文化的人,於是他嘗試詢問是否可以把刊物擺放在店內供讀者翻閱,得到了Neo的應允。一來一往,Neo也會仔細閱讀《盒誌》,還不時會反饋對刊物創作方面的意見給Simon,兩人成為了朋友。也讓Simon感受到,原來派送刊物的過程,也是與社區進行交流的過程。


在尋覓擺放刊物的小店過程中,Simon也與老闆產生互動。(受訪者提供)
在尋覓擺放刊物的小店過程中,Simon也與老闆產生互動。(受訪者提供)

另一方面,Simon也在派送《盒誌》的時候更加深入了解社區,認識到社區內不少值得推介的文化活動,於是他也考慮在刊物中加入相關的社區活動資訊:「我們每次發行,都會有一些朋友親手拿《盒誌》去一些書店或者咖啡店,當我們進入社區也發現很多不同的活動在進行,我們透過發行的機會認識了很多不同的團體、小店,我們透過這些不同的資訊,在我們刊物放入更多不同的活動。」Simon認為這是一個互信互助的過程,逐步與社區有了關聯,也拓寬了自己的視野。

與創作人互動

能令《盒誌》延續發行的,少不了一班創作人的支持。投稿者從中學生到退休人士都有,而《盒誌》也不定期舉辦分享會、筆記電影會等,與創作人交流。


在今年八月底,約十名Penana小說平台的創作人與《盒誌》成員交流,探討刊物未來的發展方向。(曾蓮/大紀元)
在今年八月底,約十名Penana小說平台的創作人與《盒誌》成員交流,探討刊物未來的發展方向。(曾蓮/大紀元)

與《盒誌》緊密合作的Penana小說平台,有不少創作人會定期投稿,Simon也和他們成為了好朋友。在今年八月底,約十名Penana小說平台的創作人與《盒誌》成員舉行了交流會,探討刊物未來的發展方向。分享會上大家暢所欲言,特別提到針對不同的讀者群應對於不同的文章,在徵稿時也應當更有針對性。Simon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進一步了解到創作人的寫作角度與讀者的需求,表示在將出版的第二十期刊物可以參照創作人的意見進行改進。

*********

出錢出力製作實體刊物並「送貨上門」,對Simon和朋友來說,都是出自興趣與對創作者、讀者、小店的一份承諾,他更盼望將紙質閱讀習慣堅持下去:「我們想大家有一個真正摸上手的刊物去看,而不是拿著電話對著屏幕看。感覺是更加強烈的。這個是我們堅持做實體刊物的動力。」◇


《盒誌》封面圖。(受訪者提供)
《盒誌》封面圖。(受訪者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