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遇到人際關係的問題時,即使自己有理,但處理方法有很多種,利用善巧做到不傷害人,又幫到自己便最好了。

父母以故事代替說教,孩子可能聽得更入耳。縱使他們未能完全明白,但自小培養孩子懷善念,在維護自己利益的同時,也顧及他人,不應只想著「你錯,所以抵死」。

給人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

故事說有一戶全村最窮的人家,父親帶着兒子在半夜去別人的田地裏偷菜。當要離開時,幾歲大的孩子對父親說:「爸爸有人在看着我們。」父親大吃一驚,拋掉手上的蔬菜,但卻看不到任何人,孩子告訴他是月亮在看着。父親感到很內疚,向孩子承認偷東西是不對的,最後空着手,餓着離開。

倘若沒有孩子的提醒,父親會被當場逮着,因為菜園主人正等着捉他們。當那父親帶着孩子離開後,菜場主人想,為何我一定要逮着他們呢,捉了父親去坐監,就是代表最好的懲罰嗎?他為什麼要偷竊呢?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呢?

主人輾轉反側一夜,第二日叫那父親來,跟他說:「你可否幫我收割蔬菜?我會支付工錢」。有了工作,貧窮的父親不用再去偷菜,孩子也有尊嚴,不用跟着父親做不誠實的事。

菜田主人做了一件雙贏的事,他不用再擔憂有人來偷菜,也找到幫手,解決了問題。懷善念帶來正能量,會令別人和自己好過一點。◇

作者簡介:

李錦博士,前投資銀行董事,現為教育學者及「理財啟苗」聯合創辦人。

網站:www.childfinancialeducation.org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