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控制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在中國的蔓延,中共當局一直採用嚴厲的「清零」政策。但在染疫數字變得「漂亮」的同時,該政策不僅阻礙了中國自身的經濟發展,還給國際供應鏈帶來很大負面影響。

跟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由於實行嚴厲的封鎖政策,在中共病毒爆發1個月之後,2020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 (8,154億美元),同比下降20.5%。全國固定資產投資 (不含農戶) 33,323億元 (5,212億美元),同比下降24.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出口20,406億元 (3,192億美元),下降15.9%;進口20,832億元 (3,259億美元), 下降2.4%。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3%。

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繼續放緩,通脹壓力加劇。高盛集團和野村控股公司八月份下調了對中國的增長預期。

嚴厲的清零政策還阻礙了全球航運業的復蘇。為了將病毒拒之門外,中國繼續禁止外國船隻更換船員,對回國的中國海員要求進行長達七週的強制隔離。即使是在其它地方更換船員的船隻也必須等待兩週才能獲準進入中國港口。

為了遵守規定,船東和管理人員不得不改變船舶航線,延遲發貨和更換船員,加劇了供應鏈危機。 「中國的限制會產生連鎖反應,」國際航運商會秘書長蓋伊普拉滕告訴彭博社,「對船舶運營的任何限制都會對供應鏈產生累積影響。」

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 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八月份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雖然中國的清零政策將帶來一個相對安全的國內環境,但「代價是中國將保持孤立」。

除了經濟,「清零」政策也給中國人的生活帶來方方面面的困擾。中國教育考試網發布了《關於取消北京地區近期有關海外考試的通知》,裡面明確寫道:10月30日起,出國學習、工作的各類考試都被取消,包括取消所有托福、GRE、雅思、GMAT、德福、法語DELF-DALF考試、日本語能力測試。可以說,英、美、澳、德、法、日,不管你想去哪,哪也去不了。

中國海外航班數量也大幅減少。中國民航總局10月29日公佈2022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計劃顯示,國際客運航班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1.1%,僅相當於疫情前的2.2%。

山東省維權律師李先生告訴大紀元,當前,中國這個防疫的方式確實和世界各國有很大的差別。

「好像美國、日本,他們都是用醫療的科學技術手段來防疫。而中國的防疫措施,主要用行政化手段,用隔離的方式等等。甚至和國際社會減少往來。從中國的狀況看,在中國的行政制度下,用這種方式,應該是必然的。這種方式減少了國際往來,勢必給國民經濟帶來負面的影響。」李先生說。

而海外留學生的回國之路,也猶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一名在國外檢測陰性、回國檢測被確診的女留學生,在自媒體上持續更新自己感染後被隔離70天的經歷。這70天包括醫院治療14天,轉陰後住院觀察14天,酒店隔離14天,回當地集中隔離14天,居家隔離14天。 70天每天費用300~900元以上,全部自費,總共約3萬到5萬元。

中共也加強邊境封鎖。在中緬邊界瑞麗、麗江、高黎貢山等地雲南山脈上,已興建一條上千公里的鐵絲網隔離牆。據當地人士披露,建圍牆是為防止偷渡者出境。

北京時事評論員彭定鼎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的專制體制,造成凡事僵硬片面的處理方式。

他說:「中國(中共)這種專制體制,它實行的政策是單一任務。當決定要清零的時候,它實行一個單一任務的政策,不會綜合考量。那麼這個政策,如果導致有一天發生嚴重的惡果,它不能承受的時候,所以它又會實行另外一個單一任務的政策,比方說全面開放,不計後果。」

即便採取如此嚴厲的防疫策略,人們仍可以從官媒的報道中看到新的感染病例,例如,截至11月19日,遼寧省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62例(官方數字)。

近日,上海又爆發疫情,一些居民小區被封,醫院關閉。 @

------------------

負片世界見真實色彩
一起走過20年 共度艱難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