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負面言語形容孩子,孩子就會展現負面言行 ──孩子會採取與父母言語一致的行為

標籤一旦貼上去,即使它並不準確,我們也會傾向採取和那個標籤一致的方式行事。這種看似神奇的「從標籤到現實」的飛躍,稱為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譯註:畢馬龍效應是一種自我應驗預言發展,認為內心的期望會影響現實情況,例如內心常常帶著負面期望的人將會失敗,而內心常常帶著正面期望的人將會成功),研究人員對此已經有詳細的紀錄。在現實情況中,孩子們是從生活中的其他人那裏知道他們自己是誰的。想想你認識的那些高需求孩子,你會用甚麼樣的詞句去描述他們?那些詞聽起來像廣告公司花費百萬美元創造出來的嗎?會讓你希望擁有更多的高需求小孩嗎?會讓別人羨慕你有機會養育高需求小孩嗎?  

我們就實話實說吧!這不太可能。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發現自己面對著一大堆標籤,這些標籤有些是說出來的,有些沒有明講,但它們都影響著我們如何思考、如何感覺,也影響我們如何對待我們的高需求小孩。如果我們要和孩子建立健康的關係,就必須把標籤攤在桌上,仔細分析,然後重新設計那些讓我們和孩子感覺不舒服的標籤——那些會遮蔽我們的視野、隱藏孩子內在潛力的標籤。 

五大步驟, 用正面詞彙形容「高需求小孩」

每個家庭貼在孩子身上的標籤都不一樣。你需要剖析,並且重新設計你們自己的標籤,但是請容我讓你先加入某個高需求小孩的課堂,聽聽其他父母寫的一些標籤。相信我,你並不是唯一對高需求小孩抱著悲觀印象的父母。  

我的高需求兒童班一開場就非常吵鬧,十四位家長和十八個孩子同時到達。首先讓你震撼的是混亂——整個場面就像一幅由聲音構成的拼貼畫。班上有快樂的聲音:孩子興奮的尖叫、笑聲,以及敏捷的小身體從滑梯上跳下來、在蹦床上彈跳、一邊對爸媽喊著「看這個」。班上也有恐懼的聲音:孩子們用手臂抱住父母的腿,逼得大人不得不拖著僵硬的腿穿過房間,同時傳來抗議的哭喊,和「我才不要做」的宣告聲。  

我會讓這些家庭一起度過課程最初的幾分鐘,接著便分開。孩子們繼續他們的課程,父母則進入一個討論小組。  

1.在紙上寫下三個以上 形容孩子的負面詞彙  

「今天的主題是標籤。」我宣佈,同時給每位家長三張索引卡。我要求他們在每張卡片上寫一個詞,描述他們的孩子在「糟糕的日子」是甚麼情況。少數家長立刻要求多拿幾張卡片,堅稱三張遠遠不夠。每個人都笑了,因為知道其他人也可能會有不愉快的想法,感覺真的很不錯。  

有幾位家長立刻寫完了卡片。其他人則在自己的座位上動來動去,猶豫不決,手上的筆懸在空中,想到要公開承認那些可怕的想法簡直令人難以忍受。我向他們保證,這些卡片會傳到前面,洗牌,然後再發下去。沒有誰一定會拿到自己寫的標籤,他們可以完全誠實。  

洗完牌,我把卡片發回去,每個人拿一張。麥克是個平穩而善於觀察的父親,他有兩個孩子——一個是高需求小孩,一個不是——他打破了沉默,讀出卡片上頭的字:「好辯。我兒子傑登甚麼事都要辯。昨天他企圖說服我太陽不亮。我可不是瞎子,太陽明明就亮得很。『你看看窗外。』我跟他說:『太陽很亮。』你知道傑登怎麼回答我的?他說:『可是它在中國就不亮。』」 

其他人都笑了,也回憶起他們自己那些沒有結果的辯論。笑聲漸漸平息,珍妮佛翻開一張卡片。「極度好動。」她唸道。  

這次艾比插話說:「我有四個孩子,比雅讓我二十四小時值班。從她醒來到她睡著,我隨時待命。我累壞了,我需要休息一下。」

其他人笑出聲來。  

「我不敢相信有人寫了這個,因為我也是。」莎拉翻出一張卡片時說。卡片上用大寫粗體字寫著「攻擊性」。  

「希望我的分享能讓大家好過些。」雅各布說:「我寫的是『暴躁』。我的孩子就像每天都會點火發射的火箭,這幾乎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我都開始覺得自己像個職業太空人了。」這份列表還在繼續增加中。 

2.認識負面詞彙 對我們和孩子的影響 

我們使用的標籤看起來可能都是很簡單的詞,但它們具有觸發我們身體「戰或逃」(fight-or-flight)反應系統的力量。這是一種無意識的生理反應,在這種反應中,我們的心跳和脈搏會加速、呼吸變快、血液衝向我們的四肢——一切都是為了戰鬥或逃跑做準備。我把這種狀態稱之為「紅色區域」(red zone)。  

在紅色區域,我們的視野會變得狹窄。一旦我們完全因應潛在威脅而行動,我們便失去了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傾聽他人聲音的能力。這些反應讓我們不可能同情我們的孩子,我們甚至會把中立的面孔視為憤怒和拒絕,把無辜的行為當成故意和惡意。這些負面標籤不會把我們拉向孩子,為他們提供安慰和照顧,而是讓我們的大腦做好「戰鬥」的準備。  

負面詞句對人際關係是毀滅性的,就像旋轉的颱風。它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心理學家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在聆聽夫妻對話時發現,如果正面陳述與負面陳述的比例是1:2.9,他就能預測他們將會走向離婚。而另一方面,擁有健康關係的夫妻,正面評價與負面評價的比例則是5:1。(待續) 

——摘自:《開啟「高需求小孩」的正向天賦》野人出版提供 ◇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