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一顆巨大的恆星在爆炸死亡前,被鄰近一個隱蔽的天體搶走星際物質,致使該死亡恆星演化成的超新星質量小了許多。

據太空網報導,巨大的恆星在耗盡燃料後,會經由重力坍縮,並發生超新星爆炸。最終,星際物質會從該恆星的外層噴到太空中,變成一顆密度很大的中子星。

這些物質的質量通常是太陽的幾倍大。

然而,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對iPTF 14gqr 這顆昏暗的超新星所做的觀察顯示,其噴發的星際物質只有太陽的五分之一。該超新星位於9 億2,000 萬光年外的一個螺旋星系邊緣。

該校天文學助理教授卡斯里渥(Mansi Kasliwal)在一項聲明中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觀察到巨大恆星的核心坍縮,但卻少有物質噴出。

該聲明說,恆星必須有足夠的質量,在爆炸後才會成為超新星。這表明iPTF14gqr 先前被很多物質包裹著。

聲明指出,一個隱藏的同伴在iPTF 14gqr 爆炸前,搶走了它身上的物質。這可以解釋該恆星為何少了那麼多質量。

此外,這個同伴──可能是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 距離該恆星的距離夠近,才能在它爆炸前將它的質量吸走。因此,該恆星與其同伴可能是一個緊密的中子星雙星系統。

透過位於加州的帕洛馬山天文臺(PalomarObservatory), 天文學家得以在這個超新星爆炸後幾個小時內觀察到它。

天文學家說,iPTF14gqr 與其同伴預計最終會合併在一起。他們希望藉由帕洛馬山天文臺觀察到更多這種罕見的事件。◇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