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地震不斷。一份新研究提出,很多地震可能是由太陽的活動造成的。

在過去幾十年的研究中,科學家已經發現,地震通常是成群發生的,而不是隨機分佈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現在仍舊是謎。

7月13日發表在《科學評論》(Scientific Reviews)期刊上的一份研究稱,找到第一份有力的證據顯示,太陽的強烈噴發會導致地球上成群發生的地震。

這份研究把過去20多年來的地震數據與太陽和太陽圈探測器(SOHO)的數據進行對比。

太陽和太陽圈探測器是距離地球93萬哩的衛星,與地球有著相同的軌道周期,使其一直停留在一個有利地點觀測太陽。

研究人員注意到,在太陽質子大量、高速向地球噴發的時候,地球上就出現更多強震。更具體的說,這份研究發現,當太陽質子流噴向地球之後24小時內,地球上5.6級以上的地震明顯增多。

這份研究的負責人、羅馬國立地球物理與火山研究所的納塔萊(Giuseppe De Natale)說:「從這些統計數據推理得到的假設意義重大,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只是巧合的概率很低,只有不到十萬分之一。」

逆壓電效應

在發現兩者的關聯後,研究人員進一步嘗試作出解釋。他們認為地震是太陽質子流引發一種稱為「逆壓電效應」(reverse piezoelectric effect)導致。壓電效應是電介質材料中一種機械能與電能互換的現象。材料受壓形變,機械能轉換為電能,是壓電效應;反之,向電介質材料施加電場,材料出現形變的現象,即電能轉換為機械能,就是逆壓電效應。

以前的研究認為,閃電和無線電波,總是伴隨著地震出現,這正是地震所展現的明顯的壓電效應。

可是多份研究發現,在大型地震之前經常偵測到這些電磁事件,而不是在地震之後。因此地震和電磁事件之間的關係究竟是怎樣,還存在爭議。

這份新研究提出的解釋,完全調轉了之前研究對兩者因果關係的假設——認為異常電磁事件並不是地震的結果,而是引起地震的原因。

這份研究解釋說,當來自太陽的正電質子撞上地球的磁場保護圈,將造成電磁電流並在全球範圍傳播,這些電流使地殼內的石英產生形變,即發生逆壓電效應,最終地殼形變累積引發地震。與任何科研活動一樣,這份研究的作者承認需要更多的研究,進一步證實太陽的活動與地震之間的關係。◇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