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長期不能盈利,靠提供大幅度優惠而吸引客戶的初創科技公司目前面臨新的困境:投資者開始要求看到利潤了。

《華爾街日報》報道,在過去的10年裏,大量風險投資資金湧向科技初創公司、以補貼的方式推動它們成為行業老大。許多這類投資策略是:用手機App 推出誘人的低價服務和產品來吸引忠實用戶,隨著市場佔有率擴大,公司自然會賺錢,補貼也自然而然會停止。

不過今年,在眾多嚴重依賴風投資金補貼的初創公司表現糟糕的情況下,許多投資方開始檢討其策略,並敦促這些公司出台能夠盈利的商業模式。

投資者要求初創企業減少依賴融資來彌補消費者折扣損失,例如,初創電商公司Brandless Inc.以遠低於運費的價格銷售家居和美容產品;叫車公司Uber 和Lyft向乘客大幅提供折扣;送餐公司Postmates 提供100 美元訂單免送貨費的優惠。Felicis Ventures 總經理陳(Wesley Chan)表示,「融資補貼泡沫」破裂了,投資者意識到補貼往往會給過於依賴它的初創公司帶來災難性結果。

送餐服務龍頭DoorDash、Uber、Lyft 及共享辦公室提供商WeWork 今年合起來將虧損逾130億美元。這些公司獲得大量融資,都成為相關行業的龍頭,但至今無一盈利。

SecondMeasure 的數據顯示,DoorDash在美國佔據37% 的送餐市場份額,該公司對一小部份客戶提供免費送餐服務,其餘大部份折扣成本都由和其合作的餐館負擔了。該知情人稱,在不計入特定成本的情況下,DoorDash 今年預計仍將虧損4.5億美元。

汽車大廠戴姆勒和寶馬共同擁有的共享車服務公司Share Now已於本月宣佈,將於明年2月退出北美市場及歐洲多個市場,專注於那些能給其帶來盈利的市場。

報道稱,投資者儘管加強對所投資公司的監督,但這種補貼現象不會消失。目前風投業擁有創紀錄的資金,在利息率處於歷史低點的情況下,他們仍會受到一些科技初創公司的吸引。◇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