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遊鳳山記

2013年,趁返台之便,坐高鐵去高雄訪友。

昔日的鳳山鎮如今已是高雄直轄市的鳳山區,所以也抽空去鳳山一遊。離開那兒已半個世紀,周遭環境對我而言已完全陌生,只好招了輛計程車去鳳山。

沿途瞧見昔日高鳳公路兩旁綠油油的農村美景,都已成為熙熙攘攘的零亂街道,就像一位原本質樸的鄉下姑娘,突然變得摩登起來,塗脂抹粉之際,還換上了一件俗氣的印花衣裳。

當年騎著腳踏車或乘坐公車上學時,沿路曾有的那種馳騁「荒野」,心曠神怡之感,再也找不回來了。對我而言,現代化的高雄市幾乎已成了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

我在鳳山溪旁的「龍山寺」下了車。

這古寺座落在鳳山橋西端的中山路上(童年居住過的黃埔新村就在橋東),這座有近兩百年歷史的古寺仍然香火鼎盛,只是鳳山的主街(中山路)街景已完全變了樣,當年大部份是平房的商家,如今四、五層樓以上的建築物比比皆是。

佇立街頭只見車來車往,行人匆匆,昔日的樸實風華不再,頓時讓我這歸鄉遊子有悵然若失之感。

往東步行過鳳山橋時,站在橋上四處張望,只見兩旁高樓林立,鳳山溪也成了一條兩旁有水泥護岸的「人工河道」,一邊還有步道,顯然已被整修成為市民散步休閒的地方,與五、六十年前的鄉野景象迥異。

與鳳山溪相通的「曹公圳」,其灌溉區域在這工業化的時代應該已縮小了許多吧!

那條古樸的東福石橋呢?

那座我攀爬過的「東便門」呢?

它們都不見了,一座仿古的磚砌城牆加上一條鋼製「曲橋」,就這樣將原有的「古貌」徹底摧毀了。 

走過鳳山橋後,黃埔新村的正門口就已清晰可見,我三步併兩步地趕上前,放眼向村裏望去,直覺地感到村中「大道」已不若兒時那麼寬廣,只勉強可讓兩輛小型汽車對開。

其實這應該是我視覺或感官上的錯覺,少小離家,記憶已模糊了!

「西一巷」是黃埔新村的第一條巷子。我興奮地步入巷口,驚見景觀已大變。

原來這眷村也難逃「改建」之命運,巷內的房子已經被拆了不少,我的舊居(四號)已鏟平,成了一堆廢料堆在地上。我紅著眼在老家前佇足長嘆,只好怨自己晚來了一步。

傷感悵惘之際,見瓦礫中有一些碎磚,心想這日式木造屋那兒冒出來的紅磚片,撿起一片來凝視良久,才想起這必定是磚砌圍牆的一部份,我掏出紙巾小心翼翼地將它包好放進口袋中,就這樣萬里迢迢地把它帶回了美國。

前些日子在整理衣物時,這塊殘磚又出現在眼前,茲填詞以記。

〈殘磚〉(如夢令)

眼前殘磚一塊,

引得愁緒滿懷。

兒時成長處,

今已化為塵埃。

傷哉,傷哉,

世事桑田蒼海。◇(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