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的代謝異常疾病,在疫情期間,糖尿病增加了染疫人士出現嚴重病情的機率。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網站的資料,每10名死於中共病毒(COVID-19)的成年病人當中,就有約4人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更會增加死亡風險,到底導致糖尿病的成因有哪些呢?

2012年發表在Diabetes Technology & Therapeutics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較大的血糖變化可能與較低的生活質量和消極情緒有關。研究人員讓23名患有2型糖尿病的女性,在72小時中佩戴連續血糖監測系統,之後請她們完成一系列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患有糖尿病和共病抑鬱症的女性,比沒有抑鬱症的女性更焦慮、更憤怒、生活質量更低。此外,焦慮水平較高的受試者,會有更劇烈的血糖波動。

壓力也是導致人出現病理狀況的重要因素。一項2012年發表在Science Signaling期刊上的研究綜述指出,急性壓力(Acute stress)對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維持血糖濃度有負面影響。壓力還可以通過促進肥胖和代謝綜合症,間接影響2型糖尿病的發展。

台灣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國斌對大紀元表示,精神緊張、情緒激動以及各種應急狀態,使交感神經興奮,會造成升高血糖的激素大量分泌,包括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島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導致血糖增高。

吳國斌說,一個人的情緒容易起波動,表示這個人的內在能量系統不穩,這時血糖一定會跟著波動。

此外,當身體出現急性或慢性感染的時候,也會影響身體的血糖水平。吳國斌說,他接收過的一位病人就有這種情況,那位病人突然感染了某種疾病,身體出現發炎,病人的血糖非常高,而這是因為身體要自救,所以會分泌比較多糖。

吳國斌指出,導致血糖不正常的其它原因還包括過勞,當勞累過度時身體能量代謝會失衡。此外,月經不調的女性,也容易有血糖問題。另外,任何一種身體疼痛,例如骨折,或者是肌肉特別僵硬、痠痛、麻痛等,也會造成血糖高的情況。

胖人易患糖尿病

深入研究糖尿病問題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醫內科學家仝小林,在其撰寫的《仝小林談糖尿病中醫調治》一書中提到,他發現約八成糖尿病人都是過胖,通常伴隨著有睡眠質量不好的情況。糖尿病人可能也會有便秘的情況,還有一些病人有情緒波動,或者身體有炎症等,這些不同的身體情況都指向一個問題:就是這些情況的出現會影響到血糖的高低,而血糖高的人,他身體的循環代謝都不好。

吳國斌結合自身的臨床觀察,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他說,瘦的人也有可能有糖尿病,一般只佔兩成。現在糖尿病患者以肥胖的人居多,而肥胖是因為身體的代謝不好,這樣的體質容易有血糖過高的潛在危險,這是從外觀上可以觀察得到的一種特徵。

除了病人的體型之外,病人的睡眠情況也是重要的線索。吳國斌說,血糖高的人經常有睡眠障礙,失眠的症狀沒有解決的話,血糖就降不下來。吳國斌解釋說,不易入睡的人不一定會有糖尿病,「但我們可以肯定,睡眠不好的人,又合併有血糖高的問題的人,他的血糖就不容易降下來!」

吳國斌表示,身體有一個自動修復系統,通過睡覺可以讓身體的血糖、血脂、血壓、荷爾蒙、神經系統,達到調整和修復的效果,從而令整個系統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如果不易入睡的話,身體的代謝修復當然不好,這時身體會呈現慢性發炎的狀態,血糖就會比較高而降不下來。

吳國斌說,一些血糖高的人和患糖尿病的人檢查出糖尿病,其實他已經患糖尿病很久,問題得不到處理,長期累積的後果就是身體代謝會變得很糟糕。也就是說,身體會產生「鬱」,會出現血鬱、血瘀,很多地方都不會循環,會塞住。所以為甚麼血糖高的人到後期嚴重時會眼睛看不見,眼睛的末梢會有障礙,甚至手腳出問題?就是因為身體系統循環不好!

打坐可打通血管淤塞

吳國斌說,有血糖的問題的人,應該吃一些促進循環的食物或藥,因為要預防狀況惡化。糖尿病致命的地方在於血液中的糖份過高導致身體的循環出現障礙,循環障礙引起很多慢性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最後導致死亡。

除了遵循醫師針對不同病人的身體狀況、病情等開出的藥方之外,吳國斌與仝小林都推薦一種不用吃藥就能改善身體系統循環的方法:打坐!

仝小林指出,要去改善糖尿病末期的症狀,例如腳麻得厲害,其實用藥的效果不一定那麼好,但是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打坐。打坐的時候,腿會盤起來,這時腳的末梢循環是不好的,但是打坐完之後,腳一鬆開,血液就會瞬間快速沖刷,可以幫助把淤塞打通。

吳國斌說:「除了以上相關的對血糖干擾的因素必須解決以外,病人的生活、飲食、情緒壓力等各方面都要一起調整,這是病人自己要努力的地方,如果只期待靠簡單方便的吃一些降血糖的中西藥來治病,而不改變自己,我想不只糖尿病,所有的疾病都很難根治痊癒。」@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