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生活

隨著很多華人父母來到西方工作生活,他們的子女也需要儘快地融入當地的校園生活。除了要克服語言障礙,還要了解西方的教育方式。那麼華人子女怎麼能更好地融入呢?不妨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亦凡是1996年就來到西方的「老華僑」,那年她才9歲,在中國上到小學三年級。如今,作為園藝工程師的她,已經在一家大型傳媒公司擔任部門經理。她以自己的經歷向面臨融入問題的華人學生提供一些建議。

動力是克服語言障礙的法寶

亦凡初來乍到,外語可謂是零基礎。「一開始我甚麼都聽不懂,一句話也不會說。但在學校學習一年以後,語言的問題基本就克服了。」

亦凡認為,學習外語的動力很重要,她建議:「剛來的小朋友一定要跟當地孩子接觸,這樣語言進步就快。當你有那種渴望,努力想聽明白別人講的是甚麼,努力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就有了一種動力。」她把這種學習叫作潛移默化,在跟其它小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在互相比手劃腳的溝通中,語言水平就在不斷地提高。

亦凡也建議孩子們多看喜歡的外語動畫片:「當你喜歡動畫片的人物和情節時,就想努力明白裏面的對話,這也是一種學習的動力。」

除此之外,她還到圖書館看書、看漫畫,在家裏看學習外語的書籍,做練習題。

亦凡就讀的小學專門請了一名老師,給她和另一個外國小孩兒補習外語,回想起那位老師豐富的表情和努力讓他們明白的各種比劃,亦凡不禁笑了起來:「老師們做很多努力讓我儘快融入。」

老師的建議

Caroline是外語補習班的老師,學生都是剛來西方不到一年的小孩子。她建議他們對於生活當中見到的詞彙留心記下來。

她還建議華人小孩兒多與同學用外語交談,主動問問題,多參加一些俱樂部和夏令營活動,創造更多的語言學習環境。父母也應該多帶孩子去圖書館看適合他們年齡的書籍,去博物館多了解當地文化。

她強調:「有很強的意願要學習,才會提高得更快。」

學校教思維方式

亦凡覺得,融入西方的校園生活,也要適應西方的教育方式。學校除了教授知識以外,還注重教育學生思維的方式:「給你一個訊息後,你一定要想,這是真還是假,我怎麼樣去找別的訊息來確定這個訊息,不是說教你甚麼就信甚麼。」在西方,從中學到大學都強調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

學校裏都有公民意識教育,「告訴你國家的形成,政府的組成,選舉是怎麼進行的,投票不只是權利也是義務,作為公民不僅有權利還有義務等等。」

歷史課「不僅教你歷史事件,也教你事件的經過,讓你明白為甚麼發生,甚麼人起了甚麼作用,還將現實與歷史做比較,找出相似之處。」 

哲學課,也是為了建立學生的獨立思想。「甚麼是哲學?分析它的詞根,就是喜歡智慧,要會思考這個智慧從哪來的。」學生一方面學習哲學家的理論,另一方面通過回答哲學問題,練習面對一個問題時,應該如何組織自己的理論。

學校很強調尊重,要尊重老師,同學間要互相尊重。此外,在大學裏還培養學生團隊的工作能力。

在西方生活的幸福和困難

「生活在西方感到幸福的就是,經過中國國內那種非常不自由的社會,在這裏享受到自由,知道自由的價值。」

但同時,在這裏長大的華人,也要適應這種自由。「沒人教你怎麼說怎麼做,需要你自己思考,這是要過的很大的一關:在自由中保持自律,學習獨立思考。」

對於遇到的困難,亦凡表示,在很多方面都要靠自己:「在學習、選學校、找工作上,很快我的父母就幫不了我了,這不是一個他們有經驗應對的社會。從初中開始就需要靠自己了,這是比較困難的。」第二代中國移民,外語比父母好,對西方社會了解得比父母多,往往需要他們來幫助父母。

對於文化的歸屬感,亦凡也時常有些困惑:「具有西方和中國兩方面的文化,我不像中國人那麼拘謹,也不像西方人那麼放任。覺得自己有點四不像,像『一棵移植過來的植物』。」

不過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傳統意識的保留還是讓她感到很幸福:「我們中國人更有孝心,更有家庭觀念和集體合作意識,我們的內心更祥和,這些也是西方人很喜歡亞洲人的地方。」她認為繼續學中文很重要,和父母說中文,看中文書,與中國的家人通信,都可以學習中文。 ◇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