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的影響,民眾居家的時間變長,日常移動的距離變短,活動量、運動量隨之大幅降低,也因為外出機會變少,身體少了太陽日照補充維他命D,使得肌肉、骨骼正在悄悄流失。醫生提醒,居家防疫雖然可以減少感染機率,但是可別輕忽肌少症、骨質疏鬆會在此時上身。
防疫帶來肌肉、骨骼問題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生沈彥君說,民眾因為防疫的關係,造成採購不便,飲食上多以便利性為優先,容易造成營養攝取不均。這樣的狀況,除了造成最明顯的肥胖問題,還要小心肌肉流失、骨骼加速退化,更要注意的是可能會增加未來髖關節或脊椎骨折的風險。
肌肉、骨骼與年齡的關係
沈彥君指出,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量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骨骼流失速度會加快。年過30歲,肌肉每年會自然流失約0.5%~1%;在40歲之後,肌肉質量平均每10年減少8%;等到70歲時,流失速度會再加快,每10年減少15%。
一般來說,肌少症是指伴隨著老化所引起的肌肉質與量減少的現象,但是現在這已經不再是專屬於老年人的健康問題。 近年來,年輕族群因為肥胖率提升,再加上運動量普遍不足,導致肌肉力量未能支撐和保護骨骼,只要一跌倒就很容易骨折。
肌肉、骨骼質量流失案例
沈彥君分享,有一位年僅30歲的上班族女性,從事設計工作,長時間在辦公室久坐,有背痛的問題;經常沒食慾,食量小又挑食,營養攝取不足。不愛運動的她,休假時間就只想待在家,或是躺著好好休息。
某次她通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檢查,肌肉量明顯比同年齡層少,骨質密度也低於標準值;安排零輻射全脊椎磁振造影檢查(MRI)發現,腰椎有椎弓骨折合併脊椎滑脫,腰椎椎體第一節也因陳舊性損傷導致呈現楔形狀。當下得知她在23歲時,曾經發生意外跌倒,因而把脊椎摔裂了。
於是立刻提醒她,不可以繼續放任自己的肌肉和骨骼質量流失問題,因為除了會造成骨折機率提升之外,骨折後引發的疼痛不適、行動困難,還可能造成長期殘疾,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是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大約21~25%的乳癌和大腸癌,27%的糖尿病、30%的缺血性心臟病,都與身體活動量不足相關。
沈彥君補充說,通過健康檢查可以精準掌握骨骼肌肉狀態,DXA在檢測時會發出2種不同低能量的X光,利用這2種X光射束穿透身體測得X光射束減弱的幅度,再經過電腦運算,可以分析骨質密度,也可以用來分析身體組成,包括肌肉、脂肪的重量,以及在身體不同部位的比例,是目前廣泛用於骨質密度和肌少症的檢測工具。
搶先存好肌肉量和骨本
沈彥君提醒民眾,雖然無法避免老化造成的肌肉量流失,但是通過正確的預防措施或適當的治療,就能延緩或改變其對健康的影響。此外,通過健檢完整瞭解自己的身體組成也相當重要,並搭配適當的運動和飲食,在肌少症發生、骨質嚴重流失之前,搶先一步為自己存好肌肉量和骨本,營造未來更好的生活品質。◇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