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李東陽‧ 〈寄彭民望〉

斫地哀歌興未闌,歸來長鋏尚須彈。

秋風布褐衣猶短,夜雨江湖夢亦寒。

木葉下時驚歲晚,人情閱盡見交難。

長安旅食淹留地,慚愧先生苜蓿盤! 

李東陽(一四四七~一五一六),字賓之,號西涯,湖南茶陵人。明代英宗天順進士,官至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他認為詩既要有台閣氣,也要有山林氣,欲以雄渾之體改變當時台閣體委靡之習,提倡出入宋元,溯源唐代。以他為首的茶陵派詩人,講究真趣韻味,格律森嚴。著有《懷麓堂集》。

彭民望:彭澤,字民望、攸人。景泰舉人,官應天通判。以詩名。著有《老葵集》。

「歸來」句:《戰國策•齊策》記載:馮諼投奔孟嘗君,孟嘗君安置他在下等門客中。馮諼彈鋏(劍柄)歌云:「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滿足了他。他又歌:「…出無車」、「無以為家」,孟嘗君一一為他置辦。後來,馮諼為孟嘗君屢出奇計,脫危解難。

苜蓿盤:唐代的薛令之,官職為左庶子,俸祿微薄,遂作詩云:「朝旭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見《唐摭言》。後世多用此典,指小官員清貧的生活。

詩人寫這首詩時,他的朋友彭民望,已經回湖南老家去了,但彭民望拔劍砍地、昂首高歌的那種卓爾不群的英姿,仍然浮現在他眼前。他感嘆,如此一位傑出英才,卻難免潦倒窮愁、寄人籬下,如馮諼一樣,彈鋏悲歌,但不如馮諼幸運,這世上沒有孟嘗君那樣的賢明之人賞識他。遙望南天,他想到,秋風蕭瑟,彭民望一定是布衣短褐,落落無偶;在夜雨中,夢裏回想當年飄泊江湖之事,定然猶帶寒意。洞庭葉落,繁華消歇,轉眼又將歲暮,不由人不引起陣陣愁思,而人也和時節一樣,歷盡了世情冷暖,知心朋友,寥寥無幾。物傷同類,李夢陽不禁又想到,彭民望的遭際,也許正是自己異日的下場,可惜自己為衣食計,滯留京師,難以抽身,小官微薄的俸祿與低卑的身份,無法對彭民望支助援引。更何況當年十分清苦的你,還很熱情的款待了我啊!世態炎涼,知交難得。朋友之間,本應該互相關切!

詩注意景語與情語的交替,通過用典及環境的烘托,自然誠摯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起句(斫地哀歌興未闌)平地拔起,氣勢磅礡,化用杜甫〈短歌行贈王郎司直〉的詩句,把彭民望的魄力、才氣及英雄失落的悲壯點染無遺。中間的兩聯,即三四句和五六句,對仗極工穩,是傳頌的名句。據《麓堂詩話》記載:彭民望起初對李東陽的詩,未深作讚許,但得讀此詩後,潸然淚下,為之悲歌數十遍而不休。對其詩,極為折服。

世態炎涼,知交難得。朋友之間,確實應該互相關切!◇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