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只能夠解渴,還可幫助身體代謝毒素,控制體重。最新研究亦發現,補充水份可能是長壽、抗衰老的關鍵!若水份補充不足,血鈉太高,則恐增腦中風、心臟衰竭、認知障礙症等慢性疾病風險。那麼甚麼樣的水對身體是最好的,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正確飲水才有利於健康呢?
在現代醫學看來,人體有60%是水。吃下食物後,其中的維他命、礦物質等許多營養,都要溶於水,才能在血液裏運行,到達五臟六腑。水更能改善身體新陳代謝,沖走體內廢物。
不過,缺水與脫水引起的問題卻不只是口渴而已,還會感覺疲累、焦慮憂鬱、注意力差、睡不安穩、呼吸不順。亦會誘發許多疾病的產生:慢性發炎,慢性疼痛,便秘、高血壓、糖尿病等。甚至於過食造成的肥胖,都可能與身體脫水有關。對於一些病人來說,紓解之道就是多喝水,疾病自然會好轉。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最新研究亦發現,多補充水份,讓血鈉維持正常可能是長壽、抗老的關鍵!若血鈉太高,則恐增多種慢性疾病風險。
該研究對11,000多人追蹤近30年,並將因肥胖、服藥等因素導致血液中鹽份濃度過高的參與者排除在外。研究發現,即使血鈉在正常數值範圍(135~146 milliequivalents per liter, mEq/L),但數值較高參與者的身體年齡會比實際年齡更高,更容易生病。
若血鈉濃度超過142 mEq/L,與正常血鈉濃度相比,罹患心臟衰竭、中風、心房顫動、周邊動脈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認知障礙症等慢性疾病的風險會增加64%。
水是「百藥之王」 多喝水不易生病
中國古人亦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補」,水為「百藥之王」。在中國古代,幾乎所有的本草醫書中都把「水」放在藥物的第一位。比如《本草綱目》,第一個介紹的藥物就是水;清朝大醫家王士雄所寫的一本非常有名的食療著作《隨息居飲食譜》中,第一個寫的也是水。這說明了水在古代醫者眼裏之重要。
李時珍說,「水為萬化之源,土為萬物之母」。雨水、露水、甘露、冬霜、臘雪、井水等超過四十種水,都有各自的療效。不同的水,溫熱涼寒性質不同,能治療不同的病。
喝水注意4件事才養生
一般人喝水都不夠。因為現代人喝較多的牛奶、果汁、含糖飲料,這些飲料在身體的功能運作和水是不一樣的,無法取代水,不能算有效補充水份。有些人喜歡喝咖啡、茶、酒來代替喝水,但由於它們的利尿能力很強,反而會帶走更多的水份,造成身體缺水。
喝白水,才是最好的。喝水養生,也有講究:
1. 水溫
水的溫度,應該大約是體溫的溫度。經常喝太燙口的水,會傷喉嚨,甚至引起口腔癌。太涼、太冰的水,會影響血液循環。
2. 喝水時間
每天下午3點~5點多喝水。此時是膀胱經循行時間,身體能利用水份幫助新陳代謝、排毒。
晚上睡覺得2小時前,喝一杯水。因為在睡眠的6、7個小時之中,身體都不會補充水份。睡前補水,可以避免夜裏和早晨血液黏稠,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有些人習慣早上喝一大杯水,不過,脾虛的人不適合這樣做。水是陰柔的,脾虛者早上喝水太多,容易傷脾胃的陽氣。如果要早上空腹喝水,喝50cc來滋潤身體就好。
3. 煮水
生水不能喝,會讓身體變寒,容易生病。必須煮沸再飲。
水用不同的容器來煮,喝起來口感不同。在不鏽鋼壺、鑄鐵壺、陶壺之中,用陶壺煮出來的水最好喝,口感溫潤柔順。
4. 喝水的量
不是每個人都要鐵板釘釘的喝8大杯水。每天應該喝多少水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氣候溫度、代謝率、性別、年齡、食物的量、工作種類、身體狀況等。一般建議是6~10杯水(每杯水約250c.c.),約1,500~2,500c.c.。
身體無法正常排尿的病人,例如:心臟病人、腎臟病人和水腫患者,必須遵照醫生的指導,不可任意喝大量的水。
自然水好過科技水 只需2道過濾程序
如今,市面上出現了許多「科技水」。許多廠商標榜自己賣的水有多道淨化程序,喝了有各種醫療上的效果;民眾購買時也難以決斷。其實,科技水並不一定比自然水好。
以「鹼性離子水」來說,雖然微鹼性的水對人體有好處,但長期飲用過鹼性的水則不利健康。以我個人的身體感覺來說,鹼性離子水偏寒性,身體燥熱、火氣大的人飲用會覺得舒服,但對於體質虛寒的人,反而會加重病情。
另一種流行的「逆滲透水」,是通過逆滲透(RO)的技術,提取出純水,它會把水中的礦物質抽走。人們有一個普遍錯誤的觀念:身體每天所需要補充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應該來自食物而非飲用水。事實是,每天的飲用水提供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佔了20%。真正的「純水」進入身體後,會把體內或來自骨骼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溶入水中,反而慢慢造成體內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形成中醫所謂的腎虛症狀。
在飲用這類科技水時,必須隨時檢視是否真正對身體有益,而不是迷信於銷售者的宣傳效果。一般來說,所有非自然狀態存在的飲用水,長期來看,都不利人體健康。
歸根結底,喝家裏的水就足矣。喝之前,只需要兩道簡單的過濾程序:第一,用活性碳除臭味、雜質;第二,過濾有毒的物質、細菌。
簡單和自然的,才是符合人體需求的。@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