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內掀起香港翻天巨浪的特首林鄭月娥,民望跌至歷任特首最低。曾在競選行政長官時明言「如果香港人主流民意令我無法再任特首,我會辭職」,任期尚餘最後十多日,如無意外可以任滿。她在近日總結任期時稱,5年來「無一刻後悔接受任命,無一刻想過辭職」,並拒絕向香港人道歉。林鄭在卸任前接受傳媒訪問的回應,以及發表言論中,被批是對前任及候任特首的「不滿」。

林鄭月娥昨(17日)下午臨時召開記者會,講述第五波疫情反彈,呼籲減少跨家庭聚會及非必要飲宴。林鄭稱自己「以身作則」悉數取消自己卸任前的餞別宴會。當中提及原訂下周二舉行的立法會餞別午宴亦要取消,稱已經出席任內立法會最後一次答問大會,「我並無特別說話要同立法會議員講」。

稱從無想過要辭職 否定反送中期間流出錄音

林鄭月娥上周四出席答問大會時,表示已交出一張無愧於自己的成績表,「為我42年公務生涯劃上一個完整的句號」。面對議員一連串回顧任期的問題時,最初表示「講自己功績沒什麼意思」,但隨後則稱2019年能熬過反送中政治風暴,是因自己性格,稱有人形容過自己「遇到愈困難的事就愈興奮」,支撐自己的元素包括中央支持、個人承擔及家人支持。她又表示,5年來「無一刻後悔接受任命,無一刻想過要辭職,做人要有始有終」。

但是,2019年路透社取得一段林鄭月娥與商界閉門會面的錄音,她在錄音中說,政治危機為香港帶來浩劫是不可原諒,「如果可以選擇,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辭職,能表達深刻歉意的就是下台」。社會學者鍾劍華在專欄文章評論認為,林鄭月娥現時講無想過要辭職的舉動,是明目張膽的歪曲 (Distortion)、自我否定 (Denial)、及心理抵消 (Undoing)。

不點名批評過往特首

林鄭月娥在行將卸任時接受多個傳媒訪問,當中不點名批評過往特首及自己的官員的處事手法。

她在11日出席港台節目訪問時,談到「一場修例風波顯示事實並不簡單,表面上的和諧沒有意思,由2003年的反《基本法》23條立法,到2014年『佔中』、2016年旺角暴亂,跡象已經全都出來,問題是在位的人願不願意去處理。」被指一次批評了兩名時任特首董建華和梁振英及現任「國家領導人」。

同樣被認為針對董建華和梁振英的言論,還包括她在翌日出席商台節目訪問時,被問到卸任後去向時,林鄭表示自己一定不會籌組智庫,認為此等於干預,甚至影響當屆政府工作。翻查資料,董建華在2014年成立「團結香港基金」並任主席,梁振英則在去年成立大灣區智庫組織「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並任董事局主席。

林鄭亦提到不認為政府推動修訂逃犯條例有錯失,稱「我們的主事官員沒有認真解釋、甚至沒出過清晰的Q&A(問答)、簡單的文件」,被指矛頭對準時任保安局長、現時的候任特首李家超及時任律政司長鄭若驊。候任特首辦回覆《明報》表示,修例風波涉及多方元素,歷史自有公論。

林鄭月娥翌日出席商台節目訪問時,明言現時感覺有點如釋重負,7月1日之後香港發生的事與她無關,更寄語下屆政府要有大局觀及不畏鬥爭的精神,形容有時「不鬥不得」。

直至周二(14日),她接受《彭博》專訪,談到自己任內最大遺憾,為第五波疫情政府抗疫政策未達標。「回首過去,如果政府在疫情初期採取更積極的手段去保護長者,特別是安老院的長者,或者可以減低死亡數字。」即使如此,被問到會否為任內發生的事向香港人致歉時,林鄭月娥明確說「不」。「我想向我丈夫、兒子道歉,感謝他們為支持我服務香港人,及將香港建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而作出的犧牲。」報道形容她「以不接受批評的方式結束她的領導」。(refused to apologize in a defiant close to her leadership)

她在訪問中亦表示,2020年8月遭美國制裁,之後仍然因此以現金獲發薪。其約滿酬金約625萬元,亦要以現金支付,即等於6,250張1,000元紙幣。至於會否尋求取消制裁,她回答:「我為什麼要?我不熱衷於去美國。我在美國沒有資產。我希望有一天,美國當局會意識到他們做錯了什麼,並應該糾正自己的錯誤(they should rectify their own mistake)。」@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