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是一種眾多人喜愛的食物,也因為有豐富的營養,有一些人就會吃大量的水果,認為這樣的做法很養生。水果確實很好,但是錯誤的吃水果習慣反而會傷害身體,引起胃痛、體寒等問題。所以吃水果應該要注意哪些事項?如何正確吃水果?

水果吃多不見得好

台灣國民健康署飲食指南建議,一天至少應攝取2份水果,1份大約1個拳頭大;切塊的水果則約半碗至1碗的份量。不過,有一些人無法抗拒水果的美味,一不小心就會吃過量。

因為吃水果比吃蔬菜方便,口感酸甜滋味好,所以有一些人不喜歡吃蔬菜,卻很喜歡吃水果;也有一些人認為水果營養、熱量少而大量食用。但這都可能導致食用過量,攝取過多果糖,就會造成高血糖。

還有一些家庭習慣喜歡在飯後切一大盤水果上桌,也有一些人為了瘦身就不吃飯,只吃水果,但是水果其實有大量果糖,而果糖是單醣類的一種,會堆積在肝臟裡變成三酸甘油脂,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腹部肥胖,也容易產生脂肪肝。

《黃帝內經》記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也就是說五穀才是養生的根本,水果只是來幫助消化五穀,所以排在第2位。但是現在的人卻反其道而行,把水果當飯吃,把飯當水果吃。所以真正懂得養生的人,不會食用太多水果。

3種體質吃水果要留意

在中醫的角度來看,吃錯水果會使身體變寒,引起胃痛、怕冷,而且會傷身體的陽氣。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婦科醫師王嘉涵說,水果大部份都屬於寒涼性,常見如柑橘、蓮霧、香蕉、奇異果、梨、西柚、火龍果、瓜果類等水果;只有蘋果、芭樂等少數水果為平性,龍眼、荔枝、榴槤等水果為溫性。

蓮霧屬寒涼性水果,不宜食用過多。(Shutterstock)
蓮霧屬寒涼性水果,不宜食用過多。(Shutterstock)

過多寒涼的水果進入體內,會使陽氣減弱,進而影響五臟六腑的正常運作,除非是身體很強壯的人;但是多數人的體質都有一些偏頗,特別是下列3種體質的人,在吃水果前更應該留意。

氣虛體質

氣虛體質者的症狀是容易疲勞、滿身大汗、易喘、精神不振。寒涼水果會消耗能量,因此氣力不足、能量虛弱的氣虛體質者不宜吃過多。

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者的症狀是容易怕冷、怕風吹,而且經常手腳冰冷,會有腹瀉與水腫的情況。寒涼水果會影響陽氣,陽虛體質者就不能多吃。

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者的體型偏胖、腹部比較容易囤積油脂,口腔會感覺黏黏的,或是喉嚨多痰。寒涼水果會影響消化系統,使水份無法正常代謝,痰濕體質者吃太多會使身體累積更多水份。

如果女性吃太多水果,會發生經痛、經期拉長、經血顏色變暗、經血量少等情況;青春期少女則會感到體力與精神變差;孕齡期女性會有難受孕的問題;更年期女性會有頻尿、夜尿多的問題。

正確吃水果的方法

將水果煮成水果茶,或是蒸熟、燉湯來吃,可以降低寒性。但是在蒸煮的過程中,建議不加糖或少加糖,以免增加身體負擔。

喜歡生吃水果的人,可以依照個人食用後的身體反應來調整食用量。王嘉涵表示,每個人都是不同個體,有一些人吃橘子會拉肚子,有一些人則不會,所以可以先吃吃看,再觀察有甚麼不舒服的情況。

常見生吃水果出現的「不適應」症狀如:胃痛、胃痙攣、拉肚子、痰變多、肌肉痠痛、怕冷、怕風吹、手腳冰冷等;如果有出現這些情況,就要找出自己適合食用的水果份量與時間。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調整食用的份量

舉例來說,原本每次吃1顆橘子,改成只吃半顆,並觀察看看,如果仍然出現不適應症狀就再減半,沒有不適應症狀則可微增量至三分之二顆。

調整食用的時間

食用水果的時間調整為白天,晚上不吃,或是只吃平性的蘋果、芭樂。中午是一日之中陽氣最旺的時刻,寒涼的水果應在中午前食用。

有一些女性喜歡將水果當宵夜,但這對身體並不好,食用太寒涼的水果容易造成晚上多次起來小便或是腹瀉、肚痛,會直接影響到睡眠品質。

王嘉涵補充說,至於其它不宜吃寒涼水果的情況是:女性經期時不要吃瓜果類水果,正在感冒、腹瀉者,也應暫時避免食用寒涼水果。◇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