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立讓自己心動的人脈,關鍵在於知道自己喜歡何種關係。例如,有些人喜歡被朋友圍繞,一群人熱鬧地聚在一起;有些只喜歡跟少數人建立深厚的關係。我就屬於後者。我很不擅長跟人保持聯繫,跟少數人建立關係比較自在。

不過,後來我辭掉上班族的工作,開始當全職的整理顧問之後,因為想要向人介紹我的工作,便投注了很多心力去拓展人脈。我參加了研討會,和不同業界的人聚會,跟很多人交換名片。然而,我漸漸發現有甚麼不太對勁。

認識愈多人,我收到的活動和聚會邀約就愈多,行事曆也塞得更滿。最後再也沒有時間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我被信件淹沒,為了回信忙得不可開交。看著筆記本上的人名時,我想不起長相的人越來越多。

像這樣被訊息淹沒的感覺並不好。而且我也懷疑,跟我甚至想不起來的人保持聯絡是否很像詐欺。人脈愈廣,我變得更加不安,於是我決定重整我的人脈。

我利用麻理惠的整理法,看著每個名字,只留下自己心動的人。我的通訊錄和應用程式上的人名大幅減少,最後除了家人和工作上的必要聯絡人之外,只剩下十個人。

老實說,刪了那麼多名字,連我自己都很吃驚,但後來心情輕鬆多了,更能好好維持選擇留下來的關係。

因為有了更多時間和餘裕,我跟家人更常聯絡,也可以真誠地感謝朋友,即使是小事也一樣。我也比以前更加感激決定繼續保持關係的珍貴友誼。

自從重整人脈之後,我養成了定期檢視及珍惜人際關係的習慣。我寫下目前跟我互動往來的人,並記下我對他們的感謝。我因此更加珍惜他們,跟他們的互動也更溫暖貼心。這種方法正適合我,因為我只要一頭栽進工作,就常忘了替身旁的人著想。

就像為自己打造怦然心動的生活方式,選擇讓你怦然心動的人,然後細心呵護選擇留下的人,兩者都對建立心動的人脈不可或缺。當你覺得人脈有點不對勁時,把這視為一種跡象。要相信一件事:對你建立的關係感到自在,生命才會更充實,也能對其他人的生命有更多貢獻。

接著,心懷感激跟不再需要的關係說再見,用心培養決定留下來的關係。

評估聯絡人:找出讓你心動的關係

你可能在很多地方都有聯絡人名單,例如 LinkedIn、Facebook和其他社群媒體,還有智能手機和電子信箱上的通訊錄。之前麻理惠已經教過我們整理名片的方法,但把不同地方的聯絡人名單堆在一起,可能太過耗時。整理人脈時,一個平台一個平台地進行無妨。

用類似的方法整理所有平台上的聯絡人名單,先從想像理想的職場生活開始,你希望身邊圍繞著哪些人、和甚麼樣的人?你想跟哪些人往來?一一想著每個人,然後問自己:工作上我需要跟哪些人聯繫?跟同事或生意夥伴保持聯絡,有時是工作的一部份。

接下來問自己:哪些聯繫有助於實現理想的工作—生活?這些聯繫為你帶來怦然心動的未來,例如新(更好)的工作機會、寶貴的資訊或洞察,比方銷售線索或有用的建議。

最後問自己:哪些關係讓我心動?例如,想到這個人我會開心嗎?我會期待很快看到他嗎?有些人可能是因為跟你建立了有意義的關係而讓你心動,有些人可能是你喜歡幫助或指導的對象,或是你喜歡跟他們相處的朋友。

如果一個人以上三種都不符合,就把他從聯絡人中刪除,停止追蹤他們,或關閉他們在社群媒體上的通知。很多社群媒體都可以刪除聯絡人或停止追蹤而不讓對方知道。

之後,允許自己選擇真正想留下的聯絡人。以前我都會一律答應 LinkedIn 或Facebook上的交友邀請,因為多增加一個「朋友」當下很有快感。後來發現這不是真正在建立人脈,只是在累積泛泛之交。

另外,也不要覺得自己有必要接受所有見面的邀約,或是出席自身領域的所有社交活動。這聽起來或許很難做到,但這樣反而有時間投入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人際關係。#

(點閱【Joy at Work】系列文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