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鍋菜可以作成充滿細節的豐盛大餐,也可以是簡單混合食材放入焗爐後就等著吃的偷懶菜。但不管怎樣,使用下列技巧烹飪,砂鍋菜會更美味。

1. 使用合適的烤盤

任何烤盤都可以用來烹飪砂鍋菜(casserole)。如果趕時間,建議選擇金屬和玻璃材質的烤盤,它們比陶瓷盤熱得快,但是陶瓷烤盤保溫更持久。分成多個小烤盤同時烘烤,也能節省時間,並且迷你份量的砂鍋菜很受聚會歡迎。

在烤盤形狀方面,淺烤盤的烘烤速度快得多,能使菜餚產生很棒的焦香風味。此外,使用錫箔紙烤盤將幫你剩去清潔餐具的步驟。

砂鍋菜中的意粉常常有煮過頭的問題。(Shutterstock)
砂鍋菜中的意粉常常有煮過頭的問題。(Shutterstock)

2. 預煮意粉

用常規煮法,意粉很容易煮出勁道口感,但以意粉為基底的砂鍋菜中,意粉質地就常常過於軟爛。其原因是麵條在加入砂鍋前就已經熟透,而熟透的麵條在焗爐加熱過程中會吸收其它食材的水份繼續糊化。所以要把意粉作得恰到好處,正確做法是比說明書指導的煮麵時間減少兩三分鐘,當麵條還很有嚼勁的時候就加入砂鍋。

3. 冷凍蔬菜控水

除了意粉,蔬菜熟過頭更常見,原因之一是使用了冷凍蔬菜。冷凍蔬菜讓烹飪變得輕鬆,但它們會隨著受熱釋出更多水份,增加菜餚整體溼度。

要減少砂鍋菜中的水份,在使用罐頭或冷凍蔬菜前,最好將之放入濾篩中瀝去多餘水份。(Shutterstock)
要減少砂鍋菜中的水份,在使用罐頭或冷凍蔬菜前,最好將之放入濾篩中瀝去多餘水份。(Shutterstock)

要解決冷凍蔬菜釋放多餘水份的問題,像粟米、紅蘿蔔和豆子類的硬質蔬菜,在下鍋前放入漏勺中解凍以瀝除多餘水份。菠菜類水份多的菜可以解凍後壓出水份再加入砂鍋。

此外,有些新鮮蔬菜也可以採用預煮的方法減少水份。比如蘑菇和瑞士甜菜可先焯水再加入砂鍋。

4. 預煮肉類

幾乎任何肉類都可以加入砂鍋菜,如雞肉、牛肉、香腸、煙肉等,但是要在添加之前先煮熟它們。這樣做能確保食用到完全煮熟的肉類,減少健康風險,例如沒熟透的雞肉可能含有致病菌。另外,像煙肉這類油脂多的肉類,先煸出多餘油脂再放入砂鍋,可避免攝入過多油脂,而煮熟的肉類也宜瀝乾水份再用。

在砂鍋菜上面加入鬆脆的薯片可增加口感層次。(Shutterstock)
在砂鍋菜上面加入鬆脆的薯片可增加口感層次。(Shutterstock)

5. 加入鬆脆食材

希望改變砂鍋菜綿軟的質地,添加鬆脆的碎煙肉、法式炸洋蔥、冷凍熟馬鈴薯、黃油麵包屑和餅乾碎,甚至粟米脆片、薯片和烤堅果都是很好的嘗試。

圖為使用格呂耶爾芝士作為澆頭的砂鍋菜。(Shutterstock)
圖為使用格呂耶爾芝士作為澆頭的砂鍋菜。(Shutterstock)

6. 搭配芝士

芝士是砂鍋菜的明星食材。然而芝士的種類很多,有的不易融化但風味濃郁,有的融化後延展性很好……不妨在烹飪前多了解各種芝士特點,芝士搭配好了,菜餚的風味層次也會豐富。例如,切達、科爾比(Colby)、馬蘇里拉是受歡迎的融化芝士;羊奶(Feta)和藍紋芝士風味濃郁、融化性不佳,但適合與融化效果好的切達和格呂耶爾(Gruyere)組合用。

7. 烤盤使用技巧

烤製期間,烤盤中的食材會釋放一些水份。因此在將食材裝入烤盤時,最好至少留出四分之一的空間以避免菜汁溢出烤盤。更保險的做法,可在烤盤下面加墊一個托盤。食材總體較乾的話,則加蓋錫箔紙烤製以鎖住水份。在高溫中、長時間烤製時,加蓋烘烤還能阻止食材表面過快變焦。

8. 冷凍砂鍋菜

想吃得豐盛又沒時間煮?如果你常常有這樣的經歷,可以考慮提前製作一批砂鍋菜冷凍起來,吃的時候用微波爐加熱。若不想使用微波爐,僅用焗爐加熱的話,最好將砂鍋解凍後再送入焗爐,以確保受熱均勻。

冷凍砂鍋菜時,別忘了在包裝外面貼上標籤,並且將砂鍋菜分成小份冷凍。這樣方便日後解凍和加熱。

9. 出爐靜置

牛排煎好後靜置幾分鐘,汁液能較好的保存在肉中。砂鍋菜同理,出爐後靜置15分鐘讓沸騰的汁液沉澱,味道會更均衡。

罐頭食品通常含有一定鹽份,用在砂鍋菜中要注意整體含鹽量。(Shutterstock)
罐頭食品通常含有一定鹽份,用在砂鍋菜中要注意整體含鹽量。(Shutterstock)

10. 罐頭食品的鹽份

罐頭食品通常都含有一定鹽份,所以在砂鍋菜中使用罐頭食品,如罐頭雞湯、蘑菇濃湯、蔬菜等,就要注意減少放鹽。#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