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音樂最早是用來治病的,那時真正好的中醫不用針灸或中藥,而是用音樂。一曲終了,病退人安。

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提出了「五音療疾」的理論,《左傳》中也說,音樂像藥物一樣有味道,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而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抑鬱症就是宮調式音樂治癒的。

案例:宮音治癒抑鬱症

歐陽修在《送楊寘序》寫道: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閒居,不能治也。既而學琴於友人孫道滋,受宮(五音之一,與商、角、徵、羽合稱為五音)聲數引(樂曲的數量單位),久而樂之,不知疾之在其體也。

意思是:我曾經患過憂鬱症,心情不好,回家休養,也不見好轉。後來跟我的朋友孫道滋學彈琴,最初只是學會幾首在宮調上彈的曲子,彈著彈著時間長了,不知不覺病就好了。

他又說:其能聽之以耳,應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郁,寫其幽思,則感人之際,亦有至者。

意思是:如果我們聽琴時細心欣賞,用心學習琴藝,從許多優秀的琴曲中,選出一些平和、恬靜的音樂,來撫慰憂鬱的心緒,抒發自己胸中高遠的理想和情操,如此潛移默化,是可以使一個人的思想、情感、生活意趣、氣質、志操,逐漸昇華,達到極高的境界的。

彈琴可以使一個人的思想、情感、生活意趣、氣質、志操,逐漸昇華,達到極高的境界。圖為古琴。(pixabay.com)
彈琴可以使一個人的思想、情感、生活意趣、氣質、志操,逐漸昇華,達到極高的境界。圖為古琴。(pixabay.com)

宮調式的音樂與養生

那麼甚麼是宮調式?宮調式是以宮音為主音形成的一種調式。宮調式、商調式、角調式、徵調式、羽調式這五種調式合起來稱五聲調式。它是中國民族音樂調式的基礎,有著中華民族獨特的形式與風格。

宮音,居五音之首。在《國語‧周語下》說:「夫宮,音之主也。」

宮,在五行對應土,在五臟上對應脾。脾在腹中,居中土之位,運化四方,有稱其為「後天之本」。人們也稱它為五臟中的後勤部長。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運化,主統血。脾在腑合胃,在體主肌肉,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在志為思,在液為涎。

脾常見不適臨床症狀:脾胃虛弱、噁心嘔吐、腹瀉、飲食不化、腹脹、消瘦乏力、神衰失眠、肺虛氣短、小便短少、便稀、肥胖、口唇潰瘍、面黃、月經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宮下垂、韌帶和肌肉鬆弛、身體水腫等症狀。

宮為長夏音,屬土主化。因此正宮調適能促進全身氣機的穩定,調節脾胃,兼有保肺氣利腎水的作用。

宮調樂音一開始即由塤吹奏出安詳、平穩的音樂。整首樂曲典雅、柔和而流暢,如同大地涵育萬物、包容一切,遼闊而敦厚;如群山連綿起伏、山林繁茂,景色宜人;如辰龍時行,家犬忠誠,牛羊溫順……與脾之氣機相和,可達到調神、穩定心理的良好作用,所以能調和脾胃、平和氣血。

身居喧囂的都市,普遍都承受巨大的生活壓力,往往又工作繁忙,而導致過度緊張,內心不安,焦心憂慮。而聆聽宮調樂音,則可以促使心情歸於平和,調節身心,穩定心理,達到自然放鬆的狀態。進一步也可調和脾胃,有養生保健的作用。

如何辨別宮調式音樂

以宮音作主音構成的調式叫宮調式,就讀台灣中國音樂學系的大四學生曉敏介紹說,很多台灣民謠都是五聲音階,比如《落雨聲》、《雨夜花》、《望春風》等等。

那麼如何確定哪個音樂是宮調式呢?以《望春風》為例,曉敏解釋說,其樂曲是單純的C、D、E、G、A,沒有任何升降,而且結束在宮音「1」(do)。

另外,不同的時間聽音樂,會有不同的效果。最佳時間分別在脾最強時間:9:00~11:00,以及脾最弱時間:19:00~23:00。

在現代,音樂與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喜好許多流行的庸俗音樂,有的會讓人感到刺激興奮,有的會調起人的悲思愛慾,有的在散佈邪思邪見,這些音樂會重傷人的五情,從而傷害到人體身心健康。只有選擇傾聽正聲雅樂,才會令心情愉悅,氣血和平,從而調養身心,具有健康保健的功效。@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