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一年24個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冬至的日期,每年都在陽曆的12月21日至23日這幾天;皇曆的日期則不太一定,但大抵不超過皇曆的11月。今年12月21日18時2分進入冬至;周朝時,古人就觀察到每年日照長短有固定周期,日影最長的那一天就是冬至,後來就將當日視為迎接陽氣的日子,並且定為「一年之始」,也因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也是冬至堪稱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一天的原因。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充滿著新的希望,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古人看待冬至的重要程度如同現代人過年一樣,《後漢書》就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事,擇吉辰而後省事。」漢朝百官為了慶祝冬至來臨,將這天定為「國定假日」;不僅如此,後代的帝王也會在冬至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
數千年發展 形成獨特節令食文化
而冬至過節則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它有許多有趣的傳說,並且各具民族特色。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祈求平息戰亂及太平日子的到來。因為當時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所以,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餛飩發展至今,製作各異,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雲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告老還鄉後時適酷寒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壞了,心生不忍,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給百姓吃。 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 嬌耳」又稱「餃兒」,也就是現在我們所吃的餃子。傳說吃了冬至餃子,包管耳朵不會凍傷。
「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取圓形象徵天與陽,寓意年終團聚。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湯圓有餡料者用作祭祖,無餡料者用作祀神。沿海地區的百姓更往往把湯圓造成紅色與白色以寓意陰陽交泰。 吃冬至湯圓時入口必須成雙成對,以求吉利。吃到最後只剩兩粒,已婚的人將會萬事如意,剩下一顆,單身未婚者將會凡事順利。
陽氣開始慢慢回升 戰勝陰邪
冬至是每年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夜晚將越來越短、白天會越來越長,因此陽氣開始慢慢回升、戰勝陰邪,人體的陰陽氣血也發生轉變,古人稱之「冬至一陽生」,正因為冬至為整個陰、陽氣轉變最重要的時間點,如果調養正確,將有助於未來一年內的身體調養成效。如罹患慢性肝炎、自體免疫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或慢性腎臟病等疾病患者,若能趁冬至到來時,開始正確的調養,隔年將可明顯感受到身體的復原與改變。
中醫觀點四季各有所主,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又人體的陽氣本就發源於腎,因此保護陽氣的關鍵即是補腎。中醫認為,冬季養腎最為重要,以下的食物都可以達到補腎養生的效果:
‧ 羊肉:屬性溫熱,主治脾腎陽虛諸症,有溫中暖腎、益氣補血的好處。適合怕冷、虛寒瘦弱的人食用。此外,羊肉還可搭配蘿蔔燉煮,中和羊肉熱性。 醫師也提醒,怕熱或大便容易燥結的人不宜多食。
‧ 蘿蔔:秋冬進補多吃肉容易生痰上火,此時搭配蘿蔔能避免上火,同時具有營養滋補的作用。 俗話「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就是指蘿蔔有著散瘀消食等多種食療價值。值得注意的是,蘿蔔屬性偏寒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以免腹瀉;此外蘿蔔有化氣作用,也不宜與人蔘類的溫補藥同食,以免影響補藥效果。
‧ 淮山:被譽為「天然補腎藥」,有著健脾補腎、益腎固精等功效。此外淮山富含糖蛋白質與消化酵素,是能幫助消化的天然食補品。
‧ 烏骨雞:有養肝腎脾、滋陰補陽的好處,同時有蛋白質豐富、脂肪負擔較低的特性,醫師建議,用文火和陶甕慢燉、少許鹽巴提味,不但能幫助吸收營養,還有減輕肝腎負荷的好處。
‧ 堅果:性質溫熱,有助禦寒,且對於健腦補腎也有幫助,但堅果熱量高,要注意攝取量以免發胖。
‧ 茼蒿:營養師認為,茼蒿有寬中理氣、消食開胃、消痰開鬱等好處,能幫助消水腫、促進排便、降低血壓、防治貧血,但注意勿一次吃太多,以免氣濁助火。
‧ 白菜:白菜能滋陰潤燥、潤腸通便,對於減肥、排毒、防癌都有助益,適合搭配羊肉,能提高營養價值。中醫師提到,白菜有抗氧化、促進腸道蠕動的效果,可預防便秘、痔瘡、結腸癌等疾病並可促進蛋白質與鐵質吸收。
‧ 黑米:黑米具有養護心血管、促進兒童大腦骨骼發育、延年益壽、滋陰補腎等好處。營養大多在外皮,因此吃黑米時要避免加工,但因黑米不易煮爛,建議浸泡一夜再煮較佳,消化不良者要少吃。
‧ 雲耳:黑色入腎,為養腎佳品。有促進腸胃蠕動、抗凝血等好處,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與便秘發生,同時具美容養顏、強化免疫能力等功效。
冬至陰極一陽生,正是養生好時節。保健專家提醒說,此時節要潛陽補溫,斂陽護陰。除了多吃補益身體的食物以外,還應添加衣服,注意手腳的保暖;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減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要靜神少慮,保持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強求名利,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
從流傳至今的冬至習俗看,古人的時間制度和觀念,代表著一種文化歸屬。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兩氣變化的關鍵點,這天陰氣雖處於最高值,卻也是陽氣開始生發之始。於是,老百姓在冬至的這個節氣點,在最寒冷的環境中營造著新的期待與憧憬的心境。
黎珂中醫推薦:冬至節氣方
大雪節氣期間,臨床多見燥熱火症如口腔潰瘍,皮膚紅疹瘙癢,大便秘結,頭脹痛,難入睡,早醒等,用清散降洩法難以斷根,究其源頭乃三陰寒毒入營內陷,故治宜溫陽破寒的同時洩營熱、清血熱。凡有此病機端倪者可服用李可中醫藥學術流派國家傳承基地的冬至節氣方調治:桂枝5g,白朮10g,熟附子5g,炙甘草10g,白芍10g,赤芍10g。1劑。用法:每劑加水600ml,一直小火煮60分鐘,煮取45ml,供3人飲用,每人15ml。@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