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冬至,第一道曙光將照射在紫禁城太和殿大殿正中的匾額上,奏報「一元之始」的訊息,這是元明清三代敬仰的「初歲」勝景,蘊藏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之光。

「冬至」的內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盤點冬至的一些重要的文化光彩與典故。

「冬至」一詞具有哪些涵義呢?

古書說冬至有三個意思:「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冬至也。」都指出「冬至」這一天,遠離北半球的太陽開始回歸了,此時也是天地間陰氣消、陽氣長的轉捩點。

為甚麼說「冬至大如年」?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其實最早的曆法中,冬至即新年元旦。上古曆法以「(黃曆)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為曆元(曆法周期的起點)」,起初的曆法就是以冬至日為元旦制定的。到了周朝、秦朝,也是以冬至那個月份為正月。後來漢武帝改太初曆之後,以寅月為正月,然而某些歷史悠久的城邑還留下了這種冬至過年的民俗。

漢朝時,冬至日偃兵息鼓,朝廷停止議政,官府不聽事,舉行歲終大祭,地方小吏和民間都放假宴飲送冬。冬至關邊關,所以人們要趕在冬至前返鄉。宋朝人是以過年的心情過冬至,他們家家戶戶都拿出積蓄備辦新衣新帽,互相祝賀,聚會玩樂,市場熱鬧無比。這樣的習俗流傳到明清,蘇州(吳中)一帶還保有這種民俗。

《史記》中稱冬至為「初歲」,也反映了上古以「冬至」為一年之始的曆法和民間的風俗。

冬至、過年辦年貨祭神、祭拜祖先。(新唐人電視台)
冬至、過年辦年貨祭神、祭拜祖先。(新唐人電視台)

「冬至一陽生」是甚麼意思?

《大戴禮記‧夏小正》記載「日冬至,陽氣至,始動」,即夏朝時人已經觀察到了冬至陽氣生的現象。

「日冬至,陽氣至」是一種玄虛的概念嗎?不是的,這是一種可以觀察到的,甚至可以「捕捉到」的節氣現象。那麼古人怎樣掌握冬至的「一陽之氣」?有一種具體的做法稱為「候氣」。

候氣之法,是在三層牆圍的密室內,用律呂管添上極為輕盈的蘆葦灰來感應天地四時之氣。《後漢書》說「律氣(*節氣)應則灰除」。《朱子語類》說:「今治曆家用律呂候氣,其法最精。氣之至也,分寸不差,便是這氣都在地中透上來。如十一月冬至,黃鐘管距地九寸,以葭灰(蘆葦灰)實其中,(冬)至之日,氣至灰去,晷刻不差。」就是說,以候氣法測得地下陽氣衝出黃鐘管內的蘆葦灰之時,就是精準的冬至時分。

冬至「一元復始」象徵甚麼意義?

冬至日南至離北半球最遠,然後開始往北回歸。圖為台灣東海岸北迴歸線地標。(東管處提供)
冬至日南至離北半球最遠,然後開始往北回歸。圖為台灣東海岸北迴歸線地標。(東管處提供)

《易經》以冬至為「一元復始」的標誌。冬至月對應〈復〉卦,卦象為坤上雷下,雷藏地下之象。〈復〉卦六爻中,一陽爻在下,五陰爻在上,為冬至「一陽生」的現象,此後,陽氣將日漸回復,陰氣則日漸消退,這就是〈復〉卦所顯現的「一元復始」的含意。

《漢書‧五行志下之下》說:「冬至陽爻起初,故曰復。」冬至日陰陽循環返回起點,寓意天地間又到了萬象更新的起點,故而說「一元復始」,應合上古曆法以冬至為新年的人文意義,彰顯天人合一之象。

為甚麼在冬至祭祖?

冬至祭神祭祖源遠流長。在三千年前,周公測得日影最長的日子是冬至日、最短是夏至日。冬至時,天子率百官舉行大祭,祭祀天神、地神、祖先和八神(稱八蜡、八臘),隆重盛大。《周禮‧春官‧大司樂》記載當時的禮儀「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隆重盛大的歌舞儀典,祭祀天神賜予人們的庇祐。歷朝歷代都敬慎地承襲著這種禮制。

北京天壇,歷代天子敬天拜祭之所。(Feng Li/Getty Images)
北京天壇,歷代天子敬天拜祭之所。(Feng Li/Getty Images)

地方官則祭祀土地神社,家家戶戶祭神、祭祖。冬至一早,先在大廳敬神明、拜祖先。供上甜湯圓、鹹年糕等,並配上其它豐盛的菜餚。普天下懷著敬畏感恩之心,舉行隆重的祭祀過冬至,迎接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新年。

為何在冬至夜「補冬」?

冬天「養藏」是中國最古的醫書《黃帝內經》留下來的,合於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養生方法。現在大家都熟悉用藥膳「補冬」,那麼最早的「補帖」是怎麼來的呢?傳說那是東漢時,醫聖張仲景(西元150年─219年)留下來的「處方」。

東漢末年世局非常動亂,瘟疫大流行。張仲景從朝廷告老還鄉回到河南,日夜忙於為鄉民醫病。他憐憫貧窮的鄉民挺不住寒冬,兩隻耳朵都凍爛了,於是研製出了一道藥膳——「祛寒嬌耳湯」,幫他們「安耳朵」。「嬌耳」是包著袪寒藥材和羊肉的「餃兒」。從冬至日到過年期間,他讓徒弟搭了棚子,架上大鍋煮「祛寒嬌耳湯」施食給窮人,留下了「補冬」的一種做法。

冬至的代表食俗是甚麼?

冬至進補常用的藥膳雞湯。(Shutterstock)
冬至進補常用的藥膳雞湯。(Shutterstock)

人們會在冬至夜吃一些高蛋白質的雞鴨藥膳燉湯、龍眼甜米糕等來「補冬」。冬至夜吃湯圓,吃水餃和餛飩都是普遍的食俗。南方的冬至飲食習俗以湯圓為代表。類似湯圓這種糯米作食物自古以來就受人喜愛。《清稗類鈔》一書中,華夏古人早就知道湯圓的美味,一年不分春夏秋冬四季都要吃。乾隆帝的《元宵聯句》提及湯圓「道古傳荊楚,而今滿市城」,就說民間吃湯圓的風俗早在南北朝時的荊楚一帶就有。

湯圓又叫湯糰、糰子、浮圓子、丸子,古稱牢丸、牢九等等。不管哪種稱法,湯圓都是圓圓滿滿的,象徵天與太陽。冬至一元復始,陽氣生,所以吃湯圓慶賀,同時寓意年終團聚。南方沿海地區的人,喜歡來碗紅、白湯圓,象徵陰陽交泰,萬物欣欣向榮。

宋朝人在元宵吃湯圓(周必大有詩描述「元宵煮浮圓子」),在過冬至時則多食餛飩。南宋陳元靚的《歲時廣記》提及冬至節俗:「京師人家,冬至多食餛飩。」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也提到:祭祀以餛飩祭祀祖先。吃餛飩表示祝賀初生、新生的意義,取用形音義三層的內涵。「餛飩」一詞和「混沌」諧音,而餛飩以薄薄的白麵皮包著一團餡,形像天地渾沌之象。傳說冬至吃餛飩的意義是紀念中華始祖盤古在「混沌」中誕生,也祝賀新歲的開始。

吃餛飩迎接新歲。(彩霞/大紀元)
吃餛飩迎接新歲。(彩霞/大紀元)

北方冬至的食俗是吃餃子。餃子在明代之前也稱為「餛」,而且餛飩和餃子的材料和做法都很類似。所以,冬至吃餛飩、餃子,可能有著同樣的來源,民俗因時因地而有異。「餃子」又與「交子(月)」諧音,冬至吃餃子表現迎新歲的象徵。

為何俗諺說「吃過冬至圓長一歲」?

俗諺說「吃了冬至圓長一歲」。(Shutterstock)
俗諺說「吃了冬至圓長一歲」。(Shutterstock)

一般公認吃過年夜飯過了年才長一歲。為何「吃過冬至圓長一歲」的這種說法在民間流傳久遠?其實關鍵就在於星移歲轉,時間改變了「年」的「定位」。

本文前部已經提到,上古的曆法制定之初是以冬至為新歲的起點。所以冬至夜「吃過冬至圓長一歲」就是順理成章的說法。到了漢武帝時,沿用的曆法已經和天象出現了明顯的誤差,於是校正曆法,在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時頒布太初曆。太初曆以寅月(立春之月)為正月,冬至則成了冬至節、亞歲、冬節。這時說「吃過冬至圓長一歲」,反映了歷史變遷,也反映了一個不變的事實——冬至日始終是天地間陰陽循環「一元復始」的起點。

冬至除了食俗還有甚麼特色民俗?

冬至有個很暖心的民俗——為翁姑「獻襪履」。媳婦們在冬至送鞋送襪給公公婆婆(舅姑、翁姑),祝頌長輩冬至迎福納祥,長命百歲,對應冬至時陽光達極致的意義。送的鞋襪是媳婦親手繡製的,不僅講究實用保暖,還講究造型和圖案花樣美觀,鞋面宛若一幅賞心悅目的刺繡畫。媳婦一手好手藝、一顆體貼的心帶給家中長輩溫暖的慰藉。

繡花鞋,示意圖。(shutterstock)
繡花鞋,示意圖。(shutterstock)

中華民族的先哲們體悟到天人合一的精神,開啟了中華文化的先河。他們不僅僅記載冬至節氣的物候,而且深入觀天象,應合人事,留給後代豐厚的文化養份和精神啟發。今天的我們,若能闡揚古人傚法天地自然和崇敬神佛的精神,當也能讓生活漸漸回歸正道。#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