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洲東灣碧海藍天,海浪輕輕拍打著沙灘,清風拂面而來,陽光為沙灘鍍上了一層金色。Vincent嫻熟地拿起畫筆,將東灣的美景記錄下來。速寫畫家Vincent Wong,在他的不惑之年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辭去多年的全職行政工作,搬入坪洲居住,做一名全職畫家。他說:「我想將我人生一段寶貴的時間,放在我喜歡的事情上。」再移步坪洲天后廟起稿,這將是他的另一幅作品,畫歷史建築是他的擅長。Vincent即將展開離島區繪畫之旅,坪洲便是一個起步點。


Vincent細緻地畫出建築物的一磚一石,感覺自己如同這座歷史建築物的建造者一樣,慢慢堆砌。(陳仲明/大紀元)
Vincent細緻地畫出建築物的一磚一石,感覺自己如同這座歷史建築物的建造者一樣,慢慢堆砌。(陳仲明/大紀元)


Vincent在坪洲東灣寫生,他即將展開離島區繪畫之旅,坪洲便是一個起步點。(陳仲明/大紀元)
Vincent在坪洲東灣寫生,他即將展開離島區繪畫之旅,坪洲便是一個起步點。(陳仲明/大紀元)

曾於香港藝術學院進修繪畫及藝術歷史的Vincent,過去曾經主要畫油畫,近年參與多個本地寫生團體後,深深愛上了戶外寫生的繪畫方式。他漸漸找到了自己畫畫的方向,甚至透過畫畫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及處事態度。五年來Vincent的畫作曾在全港不同地區展出,他也定期參與本地寫生組織「畫下嘢」的各類活動,推廣城市寫生文化,與他人交流自己繪畫的心得和樂趣。

從室內到戶外 感受歷史建築與人的連結

過去主要在室內作畫的Vincent,在幾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本地寫生團體「Urban Sketchers Hong Kong」和「事吉茶記」,參與了多次速寫活動後,發現繪畫的模式其實可以很多元,與畫友們交流後,也提升自己的繪畫技巧,他十分享受這一個過程。在2016年,另一個本地寫生團體「畫下嘢」誕生,Vincent也成為了創會成員之一。


在2016年,另一個本地寫生團體「畫下嘢」誕生,Vincent也成為了創會成員之一。圖為「畫下嘢」的核心成員。(受訪者提供)
在2016年,另一個本地寫生團體「畫下嘢」誕生,Vincent也成為了創會成員之一。圖為「畫下嘢」的核心成員。(受訪者提供)


Vincent也定期參與本地寫生組織「畫下嘢」的各類活動,推廣城市寫生文化,與他人交流自己繪畫的心得和樂趣。(陳仲明/大紀元)
Vincent也定期參與本地寫生組織「畫下嘢」的各類活動,推廣城市寫生文化,與他人交流自己繪畫的心得和樂趣。(陳仲明/大紀元)


「畫下嘢」沙頭角荔枝窩鄉郊寫生活動。(受訪者提供)
「畫下嘢」沙頭角荔枝窩鄉郊寫生活動。(受訪者提供)

參與本地寫生的過程中,Vincent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喜歡在現場速寫香港的歷史建築。港島半山堅道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上環荷李活道的文武廟、上環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灣仔隆安街的北帝廟⋯⋯這些近百年甚至過百年的歷史建築,在Vincent筆下細膩地表現出來。


Vincent作品:上環香港醫學博物館。(受訪者提供)
Vincent作品:上環香港醫學博物館。(受訪者提供)


Vincent作品: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上環必列者士街會所。(受訪者提供)
Vincent作品: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上環必列者士街會所。(受訪者提供)

他認為這些建築物是港人非常重要的歷史見證:「這些建築物可能有一百年歷史或者超過一百年歷史,其實它跟香港歷史發展息息相關,一路這樣走來走到現在,到今天就好像一個活的紀錄。那座教堂和廟宇在那裏,其實回看建築物,可以知道過去的一百年,香港發生了甚麼。」

在表現手法方面,Vincent主要畫歷史建築本身的外貌,並不特別畫出建築物所在的周邊環境,他認為平日人們用眼看實際的建築物時,往往容易被周邊的環境干擾,從而很少能夠專心去欣賞建築物本身的一磚一瓦,因此他想在畫作中展示建築物本身的特點,期盼觀眾能更為仔細地去觀察、感受建築美學,體會其跨時代的意義。


在表現手法方面,Vincent主要畫歷史建築本身的外貌,並不特別畫出建築物所在的周邊環境。圖為Vincent作品灣仔北帝廟。(陳仲明/大紀元)
在表現手法方面,Vincent主要畫歷史建築本身的外貌,並不特別畫出建築物所在的周邊環境。圖為Vincent作品灣仔北帝廟。(陳仲明/大紀元)

勾勒一磚一瓦 與建造者感同身受

翻開Vincent的速寫畫冊,發現有不同尺寸的作品,其中較為大型的作品便是A3速寫本中所畫的各類歷史建築。Vincent展示其中一幅作品,所描繪的是座落於尖沙咀柏麗大道對面的聖安德烈堂(St. Andrew's Church),由紅磚砌成的百年教堂有一種莊嚴肅穆之感。與一般的速寫畫家只是描繪輪廓不同,Vincent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將建築物的紅磚一塊一塊細緻地畫出,令觀眾無論是遠觀還是細看,都能夠欣賞到建築物本身的美感。


不同尺寸的速寫本。(陳仲明/大紀元)
不同尺寸的速寫本。(陳仲明/大紀元)

對Vincent自身而言,他更享受畫歷史建築物的過程:「當我一筆一筆畫的時候,我好像這個歷史建築物的建造者一樣,他們都是一磚一石慢慢堆砌,因為幾十年前、一百年前,科技沒有那麼進步,他們可能真是一塊石、一塊磚,抬起它,搭起它。我用這樣的方法去畫的時候,好像有少少跟他們致敬,也都可以在畫的過程中,所有事情都不是說得來那麼輕易,都是要慢慢很努力,由小去砌成。」


Vincent作品:尖沙咀聖安德烈堂。(陳仲明/大紀元)
Vincent作品:尖沙咀聖安德烈堂。(陳仲明/大紀元)

這幅聖安德烈堂的寫生作品,是Vincent繪畫的一個里程碑,自此之後,他繼續尋覓更多的石磚歷史建築,畫了一系列較為大型的作品。

Vincent說:「我每次去畫這些歷史建築物,或者教堂,廟宇的時候,我都可以得到一種安靜的感覺。畫的過程中,我也可以好好思考,畫一些自己的東西,或者專心畫一畫見到的畫面,以及思考一下這個歷史建築物跟我們香港社會有甚麼關係。」

喜歡探究歷史故事的Vincent,也會藉著繪畫的機會了解更多的建築物背後的故事。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將自己的作品整理出書,與更多人分享歷史建築背後的意義。

繪畫與品格

談及繪畫對自己的改變,Vincent分享:「其實我以前都不是一個那麼有耐性的人,我也不是那麼喜歡在戶外,在街頭周圍走。但是自從畫了這種方式的城市寫生之外,我覺得訓練到自己這種專心,以及這種耐性,以及令自己謙卑了。」

他以畫歷史建築物為例分析:「因為當你去到一些那麼有歷史的建築物面前,你認真去思考它存在的原因,或者它存在的方式,你會覺得人很渺小,自己所謂知道,或者認識的東西,可能不是那麼重要。慢慢你抱著一種很謙卑的心去學習,想知道多些事情,知道這個歷史是怎麼發生的,知道身邊的社會有不同的情況出現,你慢慢會覺得透過這種寫生繪畫的方式,令到自己更有畫畫的精神。」

他也認為,藝術和生活要有所聯絡:「我想,不是純粹為藝術而藝術,我們的藝術在生活裏面滋長,我們自己的人生,也會在藝術和生活裏面,慢慢有個成長。」

*********

自從當愛上城市寫生後,Vincent的足跡範圍拓寬了,一改過往安靜、喜歡在家的生活,將自己業餘時間全部放在了繪畫上。由於對繪畫的興趣日益增長,他萌生了做全職畫家的願望,希望足跡能夠跳出城市,探索離島更加豐富的題材。今年朋友推介了坪洲的一處居所,Vincent一看便愛上,並決定抓緊時間,在人生的黃金階段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辭去全職工作後,他有更多的時間畫畫,希望坪洲的新居成為自己的工作室,在未來除了自己創作外,還能夠與志同道合者一起進一步交流,共同進步。◇


Vincent在坪洲天后廟前寫生。(陳仲明/大紀元)
Vincent在坪洲天后廟前寫生。(陳仲明/大紀元)


Vincent在坪洲天后廟起稿,這將是他的另一幅作品,畫歷史建築是他的擅長。(陳仲明/大紀元)
Vincent在坪洲天后廟起稿,這將是他的另一幅作品,畫歷史建築是他的擅長。(陳仲明/大紀元)


Vincent在坪洲天后廟起稿,這將是他的另一幅作品,畫歷史建築是他的擅長。(陳仲明/大紀元)
Vincent在坪洲天后廟起稿,這將是他的另一幅作品,畫歷史建築是他的擅長。(陳仲明/大紀元)


Vincent在西環高街寫生。(受訪者提供)
Vincent在西環高街寫生。(受訪者提供)


Vincent在屯門青山龍窯寫生。(受訪者提供)
Vincent在屯門青山龍窯寫生。(受訪者提供)


Vincent近期在沙螺灣的寫生作品。(受訪者提供)
Vincent近期在沙螺灣的寫生作品。(受訪者提供)


「畫下嘢」鰂魚涌城市寫生活動。(受訪者提供)
「畫下嘢」鰂魚涌城市寫生活動。(受訪者提供)


坪洲東灣碧海藍天,海浪輕輕拍打著沙灘,清風拂面而來,陽光為沙灘鍍上了一層金色。Vincent嫻熟地拿起畫筆,將東灣的美景記錄下來。(陳仲明/大紀元)
坪洲東灣碧海藍天,海浪輕輕拍打著沙灘,清風拂面而來,陽光為沙灘鍍上了一層金色。Vincent嫻熟地拿起畫筆,將東灣的美景記錄下來。(陳仲明/大紀元)


Vincent即將展開離島區繪畫之旅,坪洲便是一個起步點。(陳仲明/大紀元)
Vincent即將展開離島區繪畫之旅,坪洲便是一個起步點。(陳仲明/大紀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