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坪洲永興街的一角,三十歲的阿逸租下了一個小小的舖位,重新開始自己的咖啡生涯。從搬來坪洲居住,到現在落地生根將事業都移入坪洲,對他來說這是一個新的起步。他形容自己的而立之年期望「洗淨鉛華」——回顧自己在咖啡路上的十年,他已經歷過起落時刻,做過學徒,做過老闆,視咖啡為事業打拼,如今他只想做一名安靜的「咖啡佬」,在坪洲小島上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招牌「坪洲製造」冷萃咖啡。(陳仲明/大紀元)
招牌「坪洲製造」冷萃咖啡。(陳仲明/大紀元)


伴隨著陣陣咖啡的香氣,感覺生活的腳步一下子慢了下來。阿逸希望藉一杯咖啡拉近與客人的距離。(陳仲明/大紀元)
伴隨著陣陣咖啡的香氣,感覺生活的腳步一下子慢了下來。阿逸希望藉一杯咖啡拉近與客人的距離。(陳仲明/大紀元)

一架古舊的鳳凰牌單車停泊在小店前,這裏是「騎住鳳凰沖咖啡」小店。伴隨著陣陣咖啡的香氣,感覺生活的腳步一下子慢了下來。一杯手沖咖啡,一下子拉近了客人和「咖啡佬」阿逸的關係。藉著一杯咖啡談人生,談理想,談現實:「每個客人對我來說,都是很獨特的存在。我很有興趣了解客人,或者透過這杯咖啡認識他。」阿逸在坪洲一轉眼就住了三年多,起初他只是享受坪洲的居住環境,如今當他決定在此開舖後,坪洲對他來說是生活,也是自己的未來。


阿逸在坪洲一轉眼就住了三年多,起初他只是享受坪洲的居住環境,如今當他決定在此開舖後,坪洲對他來說是生活,也是自己的未來。(陳仲明/大紀元)
阿逸在坪洲一轉眼就住了三年多,起初他只是享受坪洲的居住環境,如今當他決定在此開舖後,坪洲對他來說是生活,也是自己的未來。(陳仲明/大紀元)

憑著衝勁實現創業夢

時光回到十年前,阿逸已不想再繼續讀大學。外出找工作時,無意找到了一份咖啡學徒的工作,在咖啡店打工的日子讓他慢慢愛上咖啡,自己的手藝也不斷進步。天份加上努力,在打工的階段一步步升遷,當他身處高位時離職,又是一個新的挑戰。


阿逸從咖啡學徒到某知名咖啡品牌的首席咖啡師,離不開天份加上努力。(陳仲明/大紀元)
阿逸從咖啡學徒到某知名咖啡品牌的首席咖啡師,離不開天份加上努力。(陳仲明/大紀元)

家人曾經勸他放棄,希望他趁自己還年輕時讀大學,做一些踏實的工作,如找一份政府工等等。這些建議都不能動搖他想創業的方向,阿逸說:「我想做咖啡,我想繼續走下去。」在別人眼中越是覺得不可能的事情,他越想嘗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證明自己。他這樣形容自己:「我自己的特點是不甘心,不想認輸。別人小看我,覺得做不到。我就要發掘自己的能力,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的,『不可能』只是自己框死了自己。所以開舖、做市場啊,當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我可以做哪些方面的研究,哪些產品可以改善,就這樣一步步做到。」

他逐漸清晰了自己的路向,萌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還很年輕,也有夢想,總是想找些事情做,很想有一間自己的咖啡店,就開始探索開店需要甚麼,要哪些知識技能。」

在阿逸25歲那年,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自己當起了老闆,在上環和朋友合夥一間咖啡店,經營起來有聲有色,他享受著客人的讚美,賺錢的快感。


咖啡店從上環到坪洲,阿逸認為是一個新的開始。(陳仲明/大紀元)
咖啡店從上環到坪洲,阿逸認為是一個新的開始。(陳仲明/大紀元)

從「咖啡師」變成「咖啡佬」

直到2020年,疫情影響下銷售額減少,上環小店的租約期將至,面臨結業的危機。他開始探索新的可能,並重新開始思考生活和未來:「過去為了租金,所有的工作模式都是為了賺錢。我試過一些追逐名利錢財的生活,現在當一切靜下來,甚至和過去的生活模式完全調轉。覺得所有事情都做過的時候,就想不如試下另一個模式。」

在當老闆期間,阿逸搬入坪洲居住,對他來說只是換了一個比較舒適的居住環境,但也只是視其為自己居住的地點,與事業無關。當面對市區的工作變動時,他要重新開始考慮另一種生活模式。他開始只是推著單車賣咖啡,玩些新創意,慢慢他發現跳出賺錢的框框,咖啡的世界可以變得更大。自己一手一腳建立的咖啡店結業固然不捨,與此同時他決定換一個方式重新起步:「我覺得,路是人走出來的,我可以繼續出去搏殺,繼續出去做事,始終在別人的框架底下。不如靜下來,專心做單車咖啡,在島上變成一個講故事的人,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騎住鳳凰沖咖啡」起初只是一個理念,如今阿逸將其變成實體店舖。(陳仲明/大紀元)
「騎住鳳凰沖咖啡」起初只是一個理念,如今阿逸將其變成實體店舖。(陳仲明/大紀元)


咖啡玻璃樽上的改編詩句,代表著阿逸的生活態度。(陳仲明/大紀元)
咖啡玻璃樽上的改編詩句,代表著阿逸的生活態度。(陳仲明/大紀元)


小店售賣自家炒的咖啡豆和咖啡掛耳包。(陳仲明/大紀元)
小店售賣自家炒的咖啡豆和咖啡掛耳包。(陳仲明/大紀元)

在轉型的日子裏,他嘗試和其它小店合作,如到大坑的小店「靜月」擺檔,賣自己的手沖咖啡,並寄賣冷萃咖啡和自家炒的咖啡豆。在大坑這個小社區,他同樣感受到和坪洲相似的人情味:「當我第一次擺檔,認識了一對年老些的夫婦,後來他們專程來坪洲找我,我特別感動。原來因緣際會,可以有那麼多東西可以連結在一起。」


阿逸開始放下「咖啡師」這個名銜,寧可用較為俗氣的「咖啡佬」自稱,他覺得這個稱號有一種親切感。(陳仲明/大紀元)
阿逸開始放下「咖啡師」這個名銜,寧可用較為俗氣的「咖啡佬」自稱,他覺得這個稱號有一種親切感。(陳仲明/大紀元)

阿逸開始放下「咖啡師」這個名銜,寧可用較為俗氣的「咖啡佬」自稱,他覺得這個稱號有一種親切感,也是一種謙虛的表現。問及他在咖啡領域的專長,他表示自己這些年來,心態也有所轉變:「其實以前我會想自己擁有專長,比如拉花、做各類產品等,現在反而我覺得,我的專長是無專長!」他解釋,咖啡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自認為專長做某項工作的時候,就會忽視了其它細節,所以他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專注做好每一件事,而非沉醉於自己認為的「專長」之中。另外一方面則是每個人對咖啡的理解不同,他不能用自己的觀念去代表他人,身為服務行業,他希望盡可能帶給客人喜歡的口味:「我不會要求人喝某類的產品,有些人要果味重的,有的要咖啡加奶的,這些口味個個不同,不能夠將自己認為對的東西強加於人。你喜歡甚麼,我就符合你的需求,這是做咖啡的概念。」


身為服務行業,阿逸希望盡可能帶給客人喜歡的咖啡口味。(陳仲明/大紀元)
身為服務行業,阿逸希望盡可能帶給客人喜歡的咖啡口味。(陳仲明/大紀元)

*********

談起在坪洲趣味的生活,阿逸興奮地分享起自己參與盂蘭節的經歷,在這裏住得越久,越欣賞這裏的文化:「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小島,來到這裏也想把這些傳統文化承傳下去。很多人知道就算了,不會在意,我就在想,在這裏生活,為甚麼不試著去融入坪洲的當地文化?以前對我來說,這裏只是一個住的地方,但決定了在這裏開舖的時候,就要融入坪洲這個島。」◇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