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島坪洲近牛皮廠往東灣方向的一個轉角位,不時有遊人經過時停下來拍照,五彩繽紛的花園設計,將舊物增添顏色,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若一年前來到這裏,沒有人會留意這間殘舊的房屋。三十年未執過畫筆的Helen,在短短幾個月內靈感大爆發,透過環保手作和色彩,給遊人展現一個全新的坪洲「打卡點」。用巧手變廢為寶給Helen帶來的快樂,不能用語言盡錄。

「開心、開心、開心⋯⋯這一年我的開心可以達到起床就笑,都不知道笑甚麼。」談及改造舊屋和做環保升級再造帶給Helen的感受,她連說了三個「開心」,接著便熱心介紹起當中的每一個細節設計,如何用自己的雙手建立一個,實現自己的夢想空間。平日在茶餐廳做兼職的她,一有空閒時間便投入到舊屋的設計中,一手一腳打造出自己的藝術工作室和手作小店。

靈感一夜到來

喜歡隨心而行的Helen,自言藝術靈感一夜之間到來:「很奇特的是,去年二月開始,我突然間很想創作。無意間看到舊雜誌,就想不如試一下折成一個籃子,這個過程越做越有興趣,我的靈感、興趣出來了。三十年沒有執過畫筆,突然間不知道哪裏來的熱忱開始畫畫,突然間創意無限,很想做這件事。」


Helen三十年沒有執過畫筆,突然間不知道哪裏來的熱忱開始畫畫,發揮創意。(陳仲明/大紀元)
Helen三十年沒有執過畫筆,突然間不知道哪裏來的熱忱開始畫畫,發揮創意。(陳仲明/大紀元)

藝術設計為Helen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光彩,居住坪洲十多年,她只是享受著小島平靜的日子,開過時裝店,做過餐廳侍應,大多數時間專注家庭生活的點滴,未曾想過「藝術」跟自己有甚麼關係。直到去年,她才開始找到自己的興趣,將身邊各種各樣的「廢物」變成有生命的物品,並有一個畫畫的空間。她開始渴望有一間自己的工作室,幾個月後她的夢想成真,真的找到了一間適合的吉舖,在去年五月展開了藝術之旅。

帶來希望的角落

1486年,葡萄牙航海家到訪南非時,發現了一片希望的土地,將其名為「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在Helen眼中,這間原本破舊不堪的小屋便是她的「好望角」,也可以重新煥發光芒:「這裏對著東灣,又在一個角落的位置,這是一個有希望的角落。」


這間原本破舊不堪的小屋便是Helen的「好望角」,也可以重新煥發光芒。(陳仲明/大紀元)
這間原本破舊不堪的小屋便是Helen的「好望角」,也可以重新煥發光芒。(陳仲明/大紀元)

「Helen真的很勤力,每次經過看到她都在這裏忙碌。她一個人就拿著把菜刀打磨木頭,這些(強颱風)『山竹』吹斷的木都是她設計成檯檯櫈櫈,又畫得那麼漂亮,好有心的!」街坊經過時,和筆者熱心介紹起Helen來,表示欣賞她的毅力和堅持。


Helen在進行舊屋改造。(受訪者提供)
Helen在進行舊屋改造。(受訪者提供)


Helen對舊屋的每個部份設計都是親力親為。(受訪者提供)
Helen對舊屋的每個部份設計都是親力親為。(受訪者提供)


Helen進行舊屋改造,增添色彩。(受訪者提供)
Helen進行舊屋改造,增添色彩。(受訪者提供)

問Helen之前是否學過木工,她搖搖頭說沒有,對她來說的想法很簡單,只是不想浪費物資,嘗試將原本要進入堆填區的物品升級再造。「剛剛搬來這裏的時候,堆積了很多『山竹』後的樹,我就想怎麼利用樹木去做出實用的物品,就著它的形狀去設計。還有很多棄置的舊櫈沒有爛,只是像生鏽了一樣,我就想怎麼幫它『化妝』,讓它變得漂亮。」

說做就做,Helen憑著一顆熱心,著手打磨樹木,並將舊傢俬粉刷翻新。在室內的每一個角落,從吧檯到閣樓,沒有一件物品是新買的,都由她親手改造設計而成。


廢木變成首飾架。(陳仲明/大紀元)
廢木變成首飾架。(陳仲明/大紀元)


奇趣盆栽。(陳仲明/大紀元)
奇趣盆栽。(陳仲明/大紀元)


工作室的每個角落都精心設計。(陳仲明/大紀元)
工作室的每個角落都精心設計。(陳仲明/大紀元)

Helen從零開始學習升級再造,在她眼中沒有無價值的物品,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心去做,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我每天都沒有停止修理東西,對我來說不會說做不到的,我整天覺得不夠時間,有好多事情做,我不會覺得自己悶的,最大得着都是開心。」

巧手傳播快樂

來到Helen的工作室,訪問當日她剛剛結束了一個小朋友的貝殼設計工作坊。「今天剛好有一些小朋友路過,覺得我的貝殼很有趣,所以就即興開了一個工作坊教他們畫貝殼畫。」


具有小島風情的貝殼作品。(陳仲明/大紀元)
具有小島風情的貝殼作品。(陳仲明/大紀元)

Helen展示著具有小島風情的貝殼作品:「很多事情不是刻意去做的,我覺得畫畫是小朋友可以做的靜態的事情,一心一意專注去做,找到小朋友的天真。其實很多事情都可以很簡單,很多事情你做到可以覺得很快樂,有錢買不到,尤其你自己內心。是用你的雙手製作出來的,做出自己的風格。」


在「好望角」的日子,她的熱情也吸引了一批同樣熱愛手作的朋友,她也常常與人交流,希望將手藝和其他同齡人分享:「我覺得不只是小朋友要教導,有些我這個年齡層的女性,她們都應該有些自己的喜好,生活不只是只有飲食和工作。其實像用舊雜誌編織些籃,不用花金錢去買,自己用身邊的物品就可以製作一些實用的東西,這個概念在家都能做到,花些心思動手做,會有新的發現。」

如今,在「好望角」內也集結了Helen和其他手作人的作品和畫家的創作,Helen也很樂意與好友一起共同在坪洲的小社區推廣環保手作的概念。

在Helen眼中,「好望角」是一個新的世界,可以連繫不同的藝術家,是一個夢想的發源地:「以前我沒接觸過音樂,畫畫,沒有這方面的朋友的,但透過我在這裏認識的朋友,發現原來這個世界有很多熱愛藝術的人,聽下不同人的意見、不同人的心聲,分享大家的創作。這是用錢都買不到的。大家都很開心,為甚麼這三十年我忽略了這件事呢?很奇妙,藝術的東西很奇妙!」

平時Helen在茶餐廳做兼職時,當同事、街坊知道了她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所有的設計都是她親力親為時,都驚訝得不得了:「你是畫家呀!」「你會做木工?」過程中Helen也十分有滿足感:「對他們來說很新奇,師奶怎麼會藝術?很多街坊都很支持我,過來跟我說整得很漂亮、很有心機,他們說很多支持我的話,我也感到有動力。」

*********

Helen發現了自己隱藏的藝術細胞,如今全身心投入到設計創作中,在她的眼中,沒有一件物品是應該丟棄的,只要運用智慧和繪畫的才能,便可以升級再造成有用的物品:「我見到的東西,都想將它變成一個藝術品,給它生命。」她盼望在未來的日子,能繼續進行創作設計,與身邊人分享快樂和環保理念。◇


Helen發現了自己隱藏的藝術細胞,如今全身心投入到設計創作中。(陳仲明/大紀元)
Helen發現了自己隱藏的藝術細胞,如今全身心投入到設計創作中。(陳仲明/大紀元)


Helen嘗試為舊櫈改造。(陳仲明/大紀元)
Helen嘗試為舊櫈改造。(陳仲明/大紀元)


由瓶蓋設計成的藝術品。(陳仲明/大紀元)
由瓶蓋設計成的藝術品。(陳仲明/大紀元)


廢木打造的冰箱貼。(陳仲明/大紀元)
廢木打造的冰箱貼。(陳仲明/大紀元)


溫馨的舊玻璃樽燈箱。(陳仲明/大紀元)
溫馨的舊玻璃樽燈箱。(陳仲明/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