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進生命劇場

很多關於荷里活電影經驗的書,一本本翻譯、說的盡是故事發想、編劇技巧、導演功課、電影製作,其中編劇書總是賣得最好。而拯救台灣電影的會議總是開不完,也沒有人會否定一部好電影的前提是要有好故事、好劇本,因為這才是最重要的基礎。

但是,想創作的學生還是會不斷地追問:怎麼才能寫出好故事?

心中有滿滿感動的作者,經常理不出頭緒,明明好想寫呀!

戲劇製作會議上,大家也不斷重複著同樣的問題:感情不夠!人物太扁平!主題模糊!……

上編劇課時,更直接的人則會提問:該看的書、該知道的技巧,關於英雄與貓咪的概念我都會背了,怎麼還是寫不出好故事?

要成為一個說故事的人,或要說一個動人的故事,有個非常重要的秘訣,很關鍵,但卻經常被忽略,就是寫故事之前,要先讓自己走進生活現場,在生活中閱讀人性,成為一個人性的觀察者和捕捉者。

一般的編劇技巧和寫作原則,雖然彙整了許多成功的經驗,甚至理出了幾種潛規則和公式,例如,最廣為熟知的荷里活三幕式劇本概念,但許多人就算是熟背了這些武功招式,到了下筆時還是經常卡住!常出現的問題有:人物性格無法建立,行動缺乏動機,對白無法深入,衝突太表面等等。更糟的是,原本想發展的故事早已不知不覺偏離了主題。

探究這些故事觸礁的關鍵因素,缺少的未必是創意,問題多半在於寫故事的人抓到了一個點子或概念後,只想心急著趕快完成故事,反而較少花功夫去觀察和探究故事的角色與背景,因此許多作品雖然有好的概念,人物的刻畫卻總是隔靴搔癢,不但引不起共鳴,故事甚至常常不了了之,抑或出現主題、點子不錯,但過程卻像是空拋拋的棉花糖,最後戛然而止,唐突地結束,留下一臉錯愕的觀眾。

無論是劇情電影、紀錄片、電視劇,或是近年來流行的微電影,大製作、大卡司、大主題,未必是成功的保證。至為關鍵的重點之一,在於故事與角色能不能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而這個共鳴點,依賴的不是劇本公式,不是特效動畫,而是人性,人性之所仰望,人性之所匱乏。人性的同理與共鳴,超越時空、國界,也超越種族、宗教、年齡,一如愛情經典劇中莎翁的《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或是李奧納多主演的《鐵達尼號》(Titanic)。

多少觀眾都為這些愛情故事心碎落淚,雖非劇中人,卻能同理那份悲傷與悵然。全因相愛不能長相廝守的痛徹心扉,不只在戲劇裏讓人痛苦,在現實世界裏也折磨著成千上萬的戀人。

說故事的人能夠體察到這幽微的哀傷、細如髮絲的情愫是如何在人身上洩露了痕跡嗎?兩性關係中的拉扯,哪一味兒最讓人心疼、心痛呢?

(未完,下周二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