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青編》,養生著作。二卷。
又名《壽世編》。清.尤乘輯。刊於1667年。
心是一切事物的源頭,一身的主宰,生死的根本,善惡的根源,可與天地相通,是神明的主宰,也與是否生病相關。
心中萌生一念
意識流轉於外
因為心中萌生一念,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等六識就會流轉於外,若不趨向好的一面,那麼五臟六腑的氣血就會顛倒混亂,大病纏身。但是通達之士則不是如此,只要一念純淨、清晰,所有的禍亂都能消除。
老子說:「人的心神喜好清淨,但心卻常擾動它,人的心喜好寧靜,卻讓慾望牽動它。若能時常排除慾望,那麼心自然能平靜;內心清澈透明,那麼心神自然清淨。如此眼(見慾,貪美色奇物)、耳(聽慾,貪美音讚言)、鼻(香慾,貪香味)、舌(味慾,貪美食口快)、身(觸慾,貪舒適享受)、意(意慾,貪聲色、名利、恩愛)等六慾自然不生,貪、嗔(發怒、生氣)、癡等三種毒禍自然消滅。」
孟子說:「養心的方法,最重要的在於減少慾望。」所以一旦得了妄想病,連神仙也無法醫治。心念純正的人,連鬼神都會畏懼。眼不亂看,耳不亂聽,口不亂言,心不亂動。所有的貪、嗔、癡、愛及人我之間的是非,一切都放下。未來未發生的事不可過度設想,遇到事情不可過度困擾,已經過去的事不可留住不放。聽從它自然來,用自然的態度面對它,任它自然而去。怒忿、恐懼、好樂、憂患等不好的情緒,都能擺正它,這就是養心的方法。
心念純正 清淨寡慾
古人養生、治病,特別強調心念純正、清淨、寡慾的重要性,並認為心為全身生命活動的主宰,人的一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也由心來主管,是一身之主,關係到疾病的產生與否。如果心萌生邪念則疾病由生,如果澄湛清澈則疾病不生。現代的文明生活,物質誘惑享樂很多,足以迷亂人的心智。所以養心是現代人養生首要之事。如能做到眼不亂看、耳不亂聽、口不亂言、心不亂動,無論過去、現在或未來要發生的事,都能以順其自然的心態面對,並戒除所有的貪婪、怒忿、癡迷等不好之心,減少慾望,自然就能減少疾病。
原文賞析
「夫心者,萬法之宗,一身之主,生死之本,善惡之源,與天地而可通,為神明之主宰,而病否之所由繫也。蓋一念萌動於中,六識流轉於外,不趨乎善,則五內顛倒,大疾纏身。若夫達士則不然,一真澄湛,萬禍消除。……老子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所以妄想一病,神仙莫醫。正心之人,鬼神亦憚,養與不養故也。目無妄視,耳無妄聽,口無妄言,心無妄動。貪嗔癡愛,是非人我,一切放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擾,既事不可留住。聽其自來,應以自然,任其自去,忿疐恐懼,好樂憂患,皆得其正,此養之法也。」◇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