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冬至,第一道曙光照射在紫禁城太和殿正中的匾額上,奏報「一元之始」的訊息,這是元明清三代王室敬仰「初歲」——冬至的勝景,而落實在民間代代相傳的冬至傳統食俗,也映射著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之光。民間傳統冬至吃甚麼和中華文明之光有甚麼關係呢,讓我們來探索吧!
冬至食俗和中華文明
冬至進補與醫聖補帖
冬天「養藏」是中國最古的醫書《黃帝內經》留下來的養生觀,在書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冬天要「去寒就溫」應於養藏之道。養藏合於陰陽五行,是天人合一的養生方法,傳統民俗利用冬至時機進補——補腎藏精。現在大家都熟悉用藥膳「補冬」,那麼最早的「補帖」是怎麼來的呢?傳說那是東漢醫聖張仲景(西元150年—219年)留下來的愛心補帖。
東漢末年世局動亂,瘟疫大流行。張仲景從長沙太守告老還鄉,他回到南陽郡(今河南一帶),日夜為鄉民醫病而忙碌。當地白河邊上貧窮的鄉民,在冷颼颼寒冬裏打顫,兩隻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掛念著他們而研製出一道「安耳朵」藥膳——「祛寒嬌耳湯」。「嬌耳」和「餃兒」諧音,「餃兒」又和耳朵「形似」,這一道「安耳朵」藥膳是用袪寒藥材和羊肉做成的水餃兒。
從冬至日起,張仲景就讓徒弟搭棚子,架上大鍋,從冬至一直到過年,煮「祛寒嬌耳湯」施食給窮人。來的窮人都可以吃一碗嬌耳湯,湯裏有二個大嬌耳。吃過後的人渾身發暖,耳朵也不再受凍爛掉了。就這樣「補冬」的做法也傳了下來。後來民間也吃一些高蛋白質和節令食物的藥膳來「補冬」,例如:羊肉老薑蘿蔔湯、雞鴨藥膳燉湯、排骨藥膳燉湯等等。還有以適合補冬的龍眼做成龍眼糯米糕的甜點等等。
交子吃餃子賀年
餃子是冬至的代表食俗之一,尤其在中國的北方。餃子諧音「交子」,就是交子月了,過年了,冬至吃餃子表現迎新歲的象徵。
黃帝曆和周曆都是以子月——黃曆十一月為正月,冬至為元旦。西漢在改用太初曆之前,也是以冬至為初歲,即歲首。《史記》中稱冬至為「初歲」,就反映了「冬至」為一年之始的曆法和民間的風俗。後代人說「冬至大如年」不是隨隨便便說的俗語,而是從古代的曆法流傳下來的。
漢朝時,冬至日偃兵息鼓,朝廷停止議政,官府不聽事,舉行歲終大祭,地方小吏和民間都放假宴飲送冬。冬至關閉邊關,所以人們要趕在冬至前返鄉。宋朝人是以過年的心情過冬至,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慶賀往來,一如年節。」家家戶戶,即使至貧的人家都拿出積蓄或借貸備辦新衣、飲食,祭祀先祖,聚會玩樂,市況熱鬧無比。
有些歷史悠久的城邑,如蘇州(古稱吳中)一帶還留下了冬至過年的民俗,人們在冬至節穿新衣、戴新帽互相祝賀,宛然就是過新年的景象。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熙朝盛事》記載:「冬至謂之亞歲,官府民間,各相慶賀,一如元日(元旦)之儀。吳中最盛……。」《清嘉錄》也記載了三千年前勾吳國傳下的這種民俗。
《史記‧周本紀》中,記載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即周太王)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和三子季歷;季歷賢能,季歷的兒子昌有聖人的祥瑞之象。
古公亶父想傳位季歷,讓孫子昌能夠繼位。長子太伯和弟仲雍明白父親的心願,於是兩人一起出奔荊蠻(吳中),紋身斷髮,明示自身不可用,以讓位季歷。後來昌繼位即為文王。太伯到荊蠻之地,自號句吳(音勾吳)。荊蠻之人受到太伯義行的感動,從而來歸的有千餘家,擁立其為吳太伯。
太伯死後無子,弟仲雍成為句吳的第二任君主。太伯世家在吳傳到了第五世周章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周章已是吳君,因而封周章於吳。(《史記‧吳太伯世家》)自然周代的曆法也用於吳中,吳中蘇州以冬至為新年的風俗也代代流傳下來。
冬至一陽生 吃湯圓迎新春
除了吃餃子,湯圓和餛飩也是冬至夜代表性的食物,普遍於南北各地。
湯圓這種來自糯米原料的食物自古以來就受華夏之人喜愛。漢宮少府中有供膳食的官員「湯官」,專司糕餅(餅餌)和果乾等美食。(《前漢‧百官表》《通典》)上溯到周朝有「籩人」官職,提供祭祀與宴賓客的糕餅美食,其中有一大類就是用米或麵的粉屑做成糕餅蒸煮,加入紅豆、棗子等等調味做成的甜糕點,屬性實與「湯圓」相同。
湯圓又叫湯糰、糰子、圓子、丸子,團圓子。圓圓滿滿的圓子象徵天、一陽生與團圓。冬至「一陽生」,最長的冬夜到此為止,隆冬中陽氣已經從地底萌動,新一輪的春天就將來臨,所以家家吃湯圓慶賀,同時寓意年終團圓。
據《福建志書》記載冬至風俗,建安縣「用糯米粉為圓,或曰天圓也,陽也。取其圓,以達陽氣。祀先饋遺(祭祀祖先,饋贈鄉里親朋),俗謂團圓子」;福清縣「是日,具牲醴祭祖,先以粉米為丸(以米粉做成圓子),取團圓之義」;漳浦縣風俗「人家作米丸(圓子),家人團圞而食,謂之添歲」;福建府也一樣以湯圓祭祀祖先,又把湯圓「粘門楹間,取其圓,以達陽氣」。
乾隆帝的《元宵聯句》提及湯圓「道古傳荊楚,而今滿市城」,就說民間吃湯圓的風俗早在南北朝時的荊楚一帶(長江中下游)就有。那時楚人過冬至也有吃紅豆粥攘除疾疫的風俗。《荊楚歲時記》記錄:「冬至日,量日影,作赤豆粥以禳疫。按共工氏有不才之子,以冬至死,為疫鬼,畏赤豆。故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之。」《河南志書》記載陳州風俗:「冬至,俗煮赤小豆食之,以湯灑地,曰辟瘟。」冬至過節有湯圓又有紅豆,就是一碗紅豆湯圓了。
南方沿海地區的人,喜歡來碗紅、白湯圓,紅湯圓代表陽,白湯圓代表陰,一碗中紅白湯圓同在,象徵陰陽交泰,萬物欣欣向榮。
吃餛飩祝賀新生
宋朝人在元宵時吃湯圓(周必大有詩描述「元宵煮浮圓子」),在過冬至時則以吃餛飩為主。南宋《武林舊事》提到冬至時京都人最重一陽賀冬(賀冬至一陽生)。冬至祭祀以餛飩祭祀祖先,民間有「冬餛飩,年餺飥(音同伯托,也作餺飩、拉麵)」的諺語,富貴之家求新奇,一食器中盛著十多種顏色的餛飩,稱「百味餛飩」。
清初張自烈《正字通》提到「餛飩即餃餌別名,俗屑米麫為末,空中裹餡,類彈丸形,大小不一,籠蒸啖之。」這個類似彈丸形又以蒸籠蒸來吃的餛飩,就像是現在的燒賣。也是餛飩的一種樣貌。
吃餛飩具有形音義三層的內涵。「餛飩」一詞和「混沌」諧音,而餛飩薄薄的白麵皮包著一團餡兒,形似天地渾沌之象。人們傳說冬至吃餛飩的意義是紀念中華始祖盤古在「混沌」中誕生,也有祝賀新歲的意義。《直隸志書》中記載寶豐縣的風俗:「冬至……以餛飩為祭,即以為食,蓋取開闢混沌之意也。」
其實在曆法上,「冬至」是曆書的「曆元」,即上古曆法以黃曆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為曆法周期的起點。(《四書章句集注》云:「造曆者以上古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為曆元也。」)從這層意義上來講,冬至吃餛飩紀念了中華文化的曆書文明將人類從「混沌」中帶向文明新頁,意義深遠。
從冬至的代表食俗中,我們看到了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與人文精神內涵,能不讚歎神傳文化帶給中華民族的光華與深厚內涵嗎?!#
──看更多【節氣與生活】文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