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在病理上,都不斷的受自然界的影響。

人與天地相對應表現為:「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

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

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聲音;

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臟;

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熱;

天有十曰,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

天有陰陽,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節;

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膕;

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地有泉脈,人有衛氣;

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臥起;

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

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

地有聚邑,人有膕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

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人的肋骨共有二十四根,左邊十二右邊十二,正好與一年的二十四節氣相對應。

人的四肢大節關一共有十二個,每一個關節由兩個關節面組成,合起來是二十四個面。每一個面與一個節氣相應和。每一個肢節有六個六節面,正如對應「六氣為一時」四肢應四時。

關節與節氣相關,與天氣變化相關,臨床上我們會看到,遇過許多有關節痛的人,與天氣的變化有關,有時他們的關節反應往往比氣像預報還要準確,天氣預報沒有雨,他們說有,結果真的下了,為甚麼敢下這一斷言呢?因為他們的關節有反應,這種反應與天氣相對應,一點也不會錯。

天人相對應

天人合一主要表現為天與人的相互作用,天與人的規律相通和天與人的結構類似。再看海與人體的關係:「海有東南西北,命曰四海,人有髓海、血海、氣海、水穀之海,這四海是應大地之海。」

人體與自然相應和:井滎腧經合這五腧穴是五臟六腑經脈,脈氣的發出與轉輸的重要經路,這些穴位按水的流勢被命名為井滎腧經合。井穴在指趾端,為脈氣發出之處,剛發出的脈氣有如泉水自地而出,逐漸由微而盛,而至灌注,而至轉輸,而至流通,最終如山溪到江、河、湖、海。用自然界的江河湖海的含義來引喻人身體的經脈通道,這裏又充份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合一。

人體的十二條經脈,這十二經脈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也是溝通臟腑結構組織的橋樑,故「脈道以通,血氣乃行」。經脈又可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

人體與天地相應和:天的輕清之氣通於肺,地的水谷之氣通於嗌,風木之氣通於肝,雷火之氣通於心,溪谷之氣通於脾,雨水之氣通於腎。

《素問‧離合真邪論》說:「夫聖人之起度數,必應於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它們之間是互相影響的,如天地之氣溫和,則江河之水安靜平和;天寒則地凍,天起風暴雷雨,江河之水也隨之波濤洶湧。反應到人體中也一樣,天氣寒冷,人的氣血運行凝澀不通,天氣暑熱,則使氣血運行加速,人易出汗,所以人與天氣相通。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在病理上,都不斷的受自然界的影響 。

人體陰陽經脈中氣血的運行,如同大地上的江河之水四處奔流;人的肝臟之氣上通到眼睛,和九之數相對應。人與季節相應之,天溫日明,人的氣血平浮氣暢行,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月陰,人的氣血凝而衛氣沉。

地理與人體的關係

由於地理的原因,人們的生活習慣不同,氣候與生活條件的不同,在地理環境的影響下,各自有其體質差異。見《素問‧異法方宜論》。

如東方之人,魚類吃多了可以使人產生內熱,鹹味食多了容易損傷血液。人們的皮膚顏色較黑,肌肉的紋理也比較疏鬆,而且容易發生痛病一類的疾病。

西方之人,不講究衣著,穿的是用毛布或粗布做的衣裳,坐臥的也是草編成的褥席。但是,對於飲食卻很講究味道鮮美,吃的是肉類與脂肪較高的食物,因而人們的形體較肥胖,這種體質對外界的環境適應能力較強,外邪不容易侵入人體,但卻容易使體內產生病邪。

北方之人,喜歡居住在野外的帳蓬裏,並且經常遷移住所。吃的多是牛、馬、羊等動物的乳汁。因此,內臟就容易受寒,發生脘腹脹滿一類的疾病。

南方之人,喜歡吃酸味和經過發酵製作的豉酢曲醬食品,他們的皮膚以及肌肉紋理疏鬆,而面色較紅。由於那裏的濕熱之氣過勝,所以發生的疾病,適宜用針刺的方法。

中央之人,由於人們體力活動較少,因而氣血運行不夠流暢,所以容易產生四肢運動無力的「痿」病,以及手足或者「冷」,或者熱的「厥」病。

《內經》將不同的地理環境條件下,由於受不同水土性質、氣候類型、生活條件、生活習慣的影響,在生理上形成了某些特殊的體質。

一般來說,北方人喜食麵,而南方喜食米,北方人怕熱,南方人怕冷。北方人身材相對高大,南方身材相對矮小。

所以,當人們一旦南北易居,常常不能適應新的地理環境與氣候,由於過冷或過熱,會產生水土不服之症狀。從這裏可以看出,古代醫家對因異地而居所發生的「不伏(服)水土」之症已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

《內經》還認為,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對人的壽命也有一定的影響。

古人還談到地理環境與人的智慧、德行的關係。

「太平之人仁,東方也;丹穴之人智,南方也;太蒙之人信,西方也;崆峒之人武,北方也。此四方地氣形之不同也。」這種東人多仁,南人多智,西人多信,北人多武的記載,即是前人實際的觀察結果,又是對《內經》「因地異質」思想的豐富和發展。

人體與季節的關係

人的五臟與季節的對應:人體的臟腑與四季相通,如心與夏季相應,主陽氣旺長;脾與長夏通應,與土盛長萬物相應,肺與秋季通應,主陽氣肅降;腎與冬季通應,主陰氣旺盛。通過與季節的對應來確實五臟的特性。

人體與時間的關係

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在脾;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

《內經》說:必須觀察日月星辰盈虧消長及四時八正之氣候,方可運用針刺方法。所以氣候溫和,日色晴朗時,則人的血液流行滑潤,而衛氣浮於表,血容易瀉,氣容易行;氣候寒冷,天氣陰霾,則人的血行也滯澀不暢,而衛氣沉於裏。月亮初生的時候,血氣開始流利,衛氣開始暢行;月正圓的時候,則人體血氣充實,肌肉堅實;月黑無光的時候,肌肉減弱,經絡空虛,衛氣衰減,形體獨居。所以要順著天時而調血氣。

月亮與人體的關係

月亮與人體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廓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臨床診治疾病或判斷預後時,應該結合天時月像。

 人體的氣血的盛衰可以根據月亮的盈虧消長而變化,這種規律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為基礎的。

月亮初生的時候,血氣開始流利,衛氣開始暢行;月正圓的時候,則人體血氣充實,肌肉堅實;月黑無光的時候,肌肉減弱,經絡空虛,衛氣衰減,形體獨居。所以要順著天時而調血氣。

所以氣候溫和,日色晴朗時,則人的血液流行滑潤,而衛氣浮於表,血容易瀉,氣容易行;氣候寒冷,天氣陰霾,則人的血行也滯澀不暢,而衛氣沉於裏。」

天人可知 天人相應

把天地人作為一個整體,把人放到天地、自然、社會之中看談人的生命健康的觀點。

人的身體是由氣、氣機的運動來維持生命的。人體氣機的正常運動是升降出入,氣機的正常的運行就是正常的人體。所謂陰平陽秘就是指正常的運行活動。

人體是個機體,與天地之間的陰陽五行相對應,天與人相互作用,天與人的規律相通,天與人的結構相似。

人的臟腑組織生理活動與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規律相應通。或者說人體的構成與生命活動其實是自然的一部份,人與天地陰陽四時的變化是以氣相通的,相合相應,息息相關的,自然界陰陽的變化規律也是人體生命變化的基本法則。這裏體現了「天人相應」的基本含義。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主要表現在天與人的規律相通,人與天的結構相似,天地陰陽與人體陰陽的相對應。

天地人是一體,天人合一,人自己就是一個小宇宙,小天體。

古人研究人體的方法,是直接把人體與宇宙結合在一起,人與天地為一體,人是宇宙的一部份。所以,它站在一個極高的基礎上,「大道至簡至易」。◇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