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糖尿病患者都是在被診斷的那一刻起,才終於開始正視飲食問題,但不少人對糖友的飲食方式抱有嚴重迷思,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患者必須戒澱粉、戒糖嗎?甚至有人以為不吃糖就不會高血糖?

現代醫學的糖尿病在中醫稱為「消渴」,「消」代表著消耗食物(水穀)及身體越來越消瘦、體重變輕,「渴」就是一直感到口渴、一直喝水,與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狀相互呼應,所謂「三多」分別是多食、多飲、多尿,「一少」則是體重減少。

罹患糖尿病到底能不能吃糖、澱粉?我們先從箇中原理說起,人們在進食之後,食物中的澱粉和蛋白質會轉變為「血糖」,也就是俗稱的「葡萄糖」,是人體細胞補充營養的重要供應來源,並不是甚麼壞東西。每個人在健康的情況下都具有自動調節血糖的機制,當血糖太低時身體就會啟動相關機制,大腦通知身體「該吃飯了」,而血糖過高時則會分泌胰島素來促進細胞對血糖的吸收,進而降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體內組織細胞無法消耗運用血糖,導致細胞處於飢餓狀態,但血液中糖份又消耗不掉,導致血糖過高。一般來說,正常人體腎絲球每天會過濾出葡萄糖,這些葡萄糖會在近端腎小管被吸收,回到血液循環,而腎小管對葡萄糖的吸收是有極限的,我們稱這個極限值為「葡萄糖腎閾值」,正常成年人的葡萄糖腎閾值為180~200mg/dL,只要超過這個閾值,糖份就會隨尿液排出體外形成「糖尿」,這些血管中的糖份長期過高也會破壞細胞膜,導致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等問題,進一步引發脂肪、蛋白質、水份等代謝不良之併發症,這種情形就如同塑膠或橡膠長時間泡在機油當中,導致結構變質變形而崩壞一樣。

因此,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如何控制血糖」是生病後要學習的最大功課,根據我的觀察,血糖失控經常發生在Buffet吃到飽之後,許多人一踏進五星級飯店的自助餐廳,拚搏一圈後就會掉入「肚子是飽的,但眼睛是餓的」美食陷阱,因此我常告訴病人,這種暴飲暴食的不良習慣才是控制糖尿病的最大盲點,只要突然大量進食,體內血糖就會飄升,所以和平時戒糖、戒澱粉並沒有太直接的關聯。

因為糖及澱粉是我們身體所需營養及熱量的來源,所以吃糖、吃澱粉當然會造成短期間血糖上升,但要治療糖尿病也不是一味地降糖就能解決,更應該解決的是糖份吸收這個根本的問題。中醫治療時會藉由調理脾胃,讓消化系統機能恢復正常,讓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再次被人體吸收利用,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糖尿病患者除了切勿暴飲暴食,平時也不能忽略養生之道,少吃油膩、辛辣食物、少飲酒,同時在接受治療前提下透過簡單的食療,都能對病情控制有所幫助。

食療上多吃大豆和薏苡仁或將薏苡仁和淮山以3:2比例混合後磨粉,每餐進食前用水沖泡一大匙飲用;也可以野生番石榴開花所結未成熟的果實,將約拇指大、翠綠色的果實塞入雞腹中燉煮食用;另外,可取新鮮竹葉心加上葫蘆瓜熬煮後當茶喝,或以蓮子、淮淮山、白茯苓、薏仁、綠豆熬湯服用。除此之外,番石榴、山苦瓜、苦瓜都是有益糖尿病友的好食物,建議可多攝取。

科學研究也發現,大約有60%至80%的糖尿患者都有肥胖問題,肥胖也是誘發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體重控制方面同樣重要,只要持之以恒地學習調配飲食、維持適當體重,相信人人都有機會與糖尿病和平共處,要是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人生豈不是太沒樂趣了嗎?

至於病情比較嚴重的民眾,如果服用中藥或西藥都無效,一定要遵照醫師指示直接注射胰島素控制,以免血糖控制不好而產生可怕的併發症,最後走上洗腎、心肌梗塞及視網膜損壞的嚴重後果。#

(網站專文,禁止轉載)

(本文摘編自《你一輩子信以為真的醫學誤解:權威中醫師破除常見陳年健康迷思》,時報出版提供)

.豆類不止逆轉糖尿病 還有3個好處和1個缺點
.6招必學控糖法 中醫控制糖尿病全攻略
.適量生薑可改善2型糖尿病的8項指標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