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經理、前中學教師楊穎宇早前在其Facebook,引述考評局評核發展部高級經理(通識)盧家耀,回顧中學文憑試(DSE)取得英國UCAS(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大學和學院招生服務中心)認證,源於必修的通識科要求學生完成一份3,000字的獨立專題探究(IES)報告,使DSE能夠說服英國方面,達到大學入學水平。
楊穎宇進一步質疑,通識科被取消,換成「公社科」,令當年取得UCAS認證所承諾的學術基礎,已大打折扣,擔心DSE將來的國際認可度。
楊16日在網上節目「堅離地政經」指出,DSE是「很貪心的課程」,橫跨會考及高考兩個程度。其尋求國際認證的過程中,以英文科尋求英國認可為例,因為英文科考試沒要求考生寫長文,作文部份只要求寫600字,取得英國認證的關鍵是通識科中,一份3,000字的獨立專題探究(IES)的報告,「它代表一種香港很嶄新,但在外國很尋常的課程,重視分析、重視高階思維運用,是西方社會要求現代公民的技巧」,使英國方面認為,此可以令學生達到語文及技巧的水平,「幫補到英文科不足」,順利通過認證。
暫停IES、SBA影響學生發揮能力
楊穎宇又表示,2014年雨傘運動後,通識科尤其是IES,成為教育局的「眼中釘」,因為考生會觸及社會議題,局方認為保留IES是鼓勵學生作反建制行為,當時已經有意廢除。最終在疫情期間,指為減輕考生壓力暫停IES,直到通識科被廢除,「考生的高階能力表現不到出來」。
他說,獨立專題探究作為校本評核(SBA)的一種方式,涵蓋蒐集資料、寫長文申論,補充知識為基礎的課程及考試的不足,「沒有了SBA的話,令整個課程,尤其是文科課程有很多的目標做不到,當你的目標做不到,就要問你聲稱(DSE)是等同大學入學試的水平,但沒有SBA後,還可不可以達到英國A Level的大學入學基本要求」。
認證「食老本」
楊穎宇解釋,DSE實行後,每一年英國均會審核部份科目,但相關報告不會公開,並不知道是否已經被發現有問題,但香港當局能夠「捱過」,或者是香港方面交上理科或經濟科這些轉變沒有那麼大的科目審核。
不過他認為,「當DSE出現系統性問題,沒有了SBA,沒有了探究性元素,回復以前CE(會考)為主knowlwgde-based(知識為基礎)的情況,加上教改『龍頭』LS(通識科)沒有了,變成洗腦的公社科的時候,DSE還可不可以告訴人,是創造21世紀的專才、多元智能、高階思維能力,行不行?」,他更說「不是說現在沒有人揭穿你,就得過且過,食老本用2012年時的認證永續下去,情況不應是這樣」。
DSE國際認證 視乎外國是否認真研究其是否變質
楊穎宇指出,「一旦當大家都知道系統發生問題,這個消息廣為流傳後,大家對DSE的印象會否停留在原有水平?」如果有大學開始採取行動,「大家會信外國大學多點,還是信中國香港的考評局多點?」考評局的認證,並非同考生人數相關,而是關乎是否有機會予考生應用不同能力及知識,並非「背書」。
他認為,當局將公社科分為「達標」與「不達標」,是明知考評上完全無學術價值,「出去(尋求)認證實『死硬』,不如做得核突點,話『達標』算了」。
楊又批評,2020年起香港當局「政治就是一切」,取消通識科並無問過港人同意,當局決定後就實行,加上公社科的樣本試卷公開後,坊間發現與通識分別很大,認為現時已經亮起「黃燈」,「等緊紅燈發生」。
但是楊估計最差的情況不會一時三刻發生,因為外國不會研究每一年的DSE考試會差到甚麼程度,但是如果有機構認真研究,相信問題就會很快浮現。他呼籲考評局「收手」,將高階思維及探究空間還予各科,回復2020年前的專業。@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