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屆通識科考試於4月27日開考,三十年的通識教育正式落幕。建制派自然鬆一口氣,十多年來對通識科的批鬥和抹黑終於修成正果。公共空間對最後一份通識考卷沒有太多討論,更沒有(或不敢)表露出甚麼婉惜之情,部份原因是考評局「賣大包」,題材和考題大路,考生不需遠征甚麼人的IG戶口。
然而,在考評局工作廿年、一直管理通識課程的盧家耀,在個人IG戶口評論本屆考試時說,今年考卷「夠hea」,「題目出到咁淺」,問題空泛,「乜答案都接受」;不能甄別考生能力,符合「開心香港」精神。「通識科的靈魂係『獨立專題探究』,但在2021年起已無咗,學、教、考都只得返個軀殼,再加上多角度思考、批判思維和爭議性議題探究都難以在課堂和考試體現,所以通識科是否存在已不重要!」
的確,通識教育係一種改革精神,自80年代末開始蘊釀。當時的預科課程文理商分,公開試考生對課程以外的知識一無所知,因此當局推行預科改革,在高級程度科目外另設高級補充程度科目,讓學生有機會選讀更多不同性質的學科,以收通識之效。當中一科就是叫通識教育,當時設六個單元(香港研究;環境教育;人際關係;現代世界;科學、技術與社會;今日中國),選讀兩個。
從單元的名稱可知,通識嘗試做到文理兼備的效果,框架與今天文憑試的一致,而且奠定了通識精神。課程序言說,其宗旨是「幫助學生學習一些有學養的人應具備的技能」,題材內容只是達到此目的的工具,「並非本科的最終目的。」只是當年政府未能成功游說各大學將之列為大學入學必修科。
終於,以批判思考、多角度思維為目的的通識科在新高中改革成為必修科。當時的諮詢文件說新高中通識科是「高級補充程度通識教育科的修訂與延伸」。可是,2012年之後的教育環境,與之前的判若天淵。第一屆考試之後不久即發生了國教事件,之後又有雨傘運動、魚蛋革命、反送中運動。既然建制派不會正視施政失敗,政府自己一手推出的教改火車頭,便成為了代罪羔羊。建制派妄言「沒有通識科,就沒有黃之鋒」;葉劉迫令教育局將全球華人通用的「批判思考」改為「明辨思考」,以免讓人覺得香港教育教導學生政治批判。
結果,國安法來臨,政權要在教育界「刮骨療毒」,通識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其生其滅,反映了一個時代的開始和終結:對左中右的包容、對思想的培育與啟發,變成了只許染紅、只許跟黨走。說好的五十年不變,變了大笑話。
上月香港基本法基金會舉辦的「講好基本法」演講比賽,參賽者雖然穿着整齊校服,但聽其言論,你會發現他們的腦袋和頸項已戴上了一條無形的紅領巾。
幾代人的努力,通識由人人害怕變成受人重視;幾年的功夫,獨立思考的學習文化灰飛煙滅。那條無形的紅領巾,與落日下染紅的香江,互相輝映;暮色蒼茫的靜謐,港口的天空只剩五顆星星。◇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