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專欄,我略略探討了6個「融入圓餅圖」入面的「計劃投入」,說明了計劃和回顧移民行動的重要性。今次,我們就講一講第二個因素:德文水平。

德文水平 來自對生活想像

作為一個生活在德國的香港人和德文教師,相信很多人都會估計,「來德國生活,必須學好德文!」會是一句我常掛在嘴邊的說話吧!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我從來沒有講過這樣的說話。

我的講法是:每個人首先需要定義自己對德國生活的想像。

「一樣米養百樣人」,「生活」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人人追求都不同,如果你在德國並不追求融入,只要吃吃喝喝過過日子,不求與德國人深入溝通的話,要過這種近乎「生存」的生活,甚至連口都不用開,「手指指」便可以了,自然不用費神學德文。

這是一個自由的選擇,自己清楚,誠實接受就可以,我不會有任何批判。

可惜,我曾經看過不少外國人(不限香港人),經常認為自己在德國是「二等公民」,或者認為德國人始終會歧視外國人,但是他們的德語水平卻十分低下(未能達到B1,或未能在日常生活用德語跟其他人溝通),導致諸事不順,反倒怪責德國人「不肯」接受外國人,這可說是最可悲的情況!

誠然,現代的德國社會已經非常多元化,許多人都能夠講英語(想不想跟你講是另一回事),所以並非所有的場合都需要德語。而香港的英語教育十分普及,自身的英語水平往往足夠讓香港人在德國生活,在德國的大城市尤甚。

我常笑說,在柏林,分分鐘學好英語比學好德語更重要。

但如果追求融入的話…

但我仍想強調,德國人「應該」,但並沒有「義務」去遷就外國人,既然要人家接受你,你又希望達成「融入」的目標,而成為德國人的客觀門檻是最少要有B1*的話,那麼學習德文就必定是融入評價方面一個極重要的因素。

*註:根據CEFR,全稱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設有A1,A2,B1,B2,C1,C2六個水平。B1大概是中級水平,所需學習時數大約為600小時

想要開放自己心扉,了解並接受德國文化,口說「我想」是不足夠的。在就業、學習、處理官方事務,日常生活中,語言能力始終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希望在德國建立深厚的人際關係,參與社區活動,甚至在專業領域裏取得成功,那麼學習德語肯定是條件之一。

所以,學德文永遠沒有「夠用」的一刻!雖然我已經取得C2水平,被視為擁有近乎母語級的德語能力,甚至已經取得官方的德語教學認證,但在日常生活仍然沒有一種可以「引而為傲」的感覺,反而就是因為有了一定的認識,才明白自己的不足,反而要常常警惕自己,學習德文是終生事業,永遠不能停止提升溝通質素的步伐!◇

註:感謝《大紀元時報》授權轉載本文到:
http://www.stegermatt.de/blog-epochtimes-integration-score3/ 
有意見?對某個德國主題特別感興趣?歡迎聯絡作者:
mailto:stegermatt@stegermatt.de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