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大家好!石賈墨有幸得到《大紀元時報》邀稿,開設新專欄「杉下說德文」!
首先,我要感謝《大紀元時報》在專欄選題方面,給予我極大的自由度,讓我可以完全自行決定專欄的方向。
自從眾新聞停止營運後,以往「逸議漫漫」的專欄也隨之消失,雖然偶爾仍會在自己的博客上寫三兩篇雜談,但沒有了定期出稿的良性壓力,很多思緒一霎就消逝,疏於執筆記錄,實是可惜。
但我想,第一次在此跟各位讀者見面,還是要講一講專欄的名稱:「杉下說德文」。
《大紀元》負責專欄的記者與我溝通之時,看到我建議的專欄名稱,有所思疑,畢竟在香港通曉德文或有意學德文的讀者實在不多,專欄只「說德文」,恐怕只有少量讀者有共鳴。
然而,「德文」二字,其實甚有意思。廣東話地道講法,一國之語文,都是叫「文」,白讀,是第二聲(同新聞)。例如「學英文」,「講中文」;白話則多叫「語」,例如「英語」,「法語」。
要講一個國家而不談及其文字和語文,難免只能管中窺豹;加上我現在已經離開工程界,創立了一所網上德語補習社,日思夜想,都是如何教導香港人學好德文的法門,要我在專欄完全避而不談語文,恐怕難過登天。
但我清楚,我寫的不是教育專欄,所以我就跟記者解釋道:如果把「文」讀成第四聲的話,則可當成是「文化」,「文明」中的「文」。這樣來看,德文一詞有兩個讀音和意思,除了講語文,用香港人的語言和角度來講德國文化,亦是我的目標之一。
至於「杉下」,知悉我背景的讀者,估計會比較容易猜到。我現居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城市「奧芬堡」(Offenburg),此城鄰近法國,亦座落在黑森林邊緣。
德國西南部的黑森林,舉世聞名,其名字來自拉丁文「Silva Nigra」,意思就是「黑色的森林」。相傳中古世紀的羅馬人看見高聳入雲的冷杉和銀松遮天蔽日,走入林中黑暗無光,便為此地區冠上此名。
還記得十年前初探黑森林風光,驅車進入森林之間的山谷,炎夏一陣吹過山頭的風,竟然清涼無比。就是樹下的空氣不受陽光照射,時刻保持低溫所致。
黑森林由延綿不斷,拔地而起的杉樹和松樹所組成,筆直的樹幹,整齊的樹冠,綠油油的針葉,漫山的大樹,構成獨特的風光。
我來德十年,當中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都是在奧芬堡這個位處黑森林邊緣的小城中渡過。尤其在一八年建成自己的安樂窩之後,從家中一扇窗往外望去,就會看到一段黑森林的風景。
蘇軾講過,「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我生性喜竹,無奈在德國要種的話,十分麻煩,杉樹和松樹相近,後者跟竹都是歲寒三友,只好移情別戀,閒時走入黑森林,欣賞杉樹散發出點點沉實穩重,柔中帶剛的氣質,也和南方德國人的性情有幾分相通。
要知德國早已成為我的第二個家鄉,當然對杉樹樹影懷有特別的情感。
還望「杉下說德文」,能夠為讀者帶來一個獨特的角度來看看德國!◇
註:感謝《大紀元時報》授權轉載本文到:www.stegermatt.de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