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心肌梗塞是屬於中老年人的疾病,但是近年來,心肌梗塞的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所以在這裏要教導民眾如何預防心肌梗塞,但是首先要知道心肌梗塞形成的原因,再來就是避開危險因子。
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臟血液的動脈,而心肌梗塞指的就是冠狀動脈的某一部份血流不通,造成心臟肌肉壞死。
造成血流不通的主要原因是血管變窄、阻塞,而血管的硬化和狹窄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心肌梗塞的患者以50歲以上的人居多。
下圖中,血管壁上突起的部份是膽固醇累積造成的硬化、纖維化,內部是膽固醇和一些細胞碎片,這些會促使血管變得狹窄,血流不順暢,醫學上稱之為「動脈硬化斑塊」,簡稱「斑塊」。
人的心臟與拳頭差不多大小,而冠狀動脈的粗細和手掌背面的靜脈差不多,管徑只有0.3~0.5厘米,因此很小的斑塊就會造成堵塞。
動脈硬化斑塊有兩種類型
經常有新聞報道,一些平時看似健康的人,突然心肌梗塞發作、猝死,但是有一些老年人心臟不好,心絞痛反覆地發作,休息一下卻又能緩過來,這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動脈硬化斑塊有兩種不同的類型,一種是穩定型,另外一種是不穩定型,在此分別進行介紹。
1. 穩定型
穩定型硬化斑塊,通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斑塊外層有厚實的纖維化、鈣化組織,還有增生的平滑肌細胞,裏面的膽固醇核心相對較小,會阻塞血管,只留下一個狹窄的血流通路,只要心臟負擔加重,比如情緒激動、搬重物、爬樓梯時,血液供應相對不足,造成心肌缺血,就會發生心絞痛。
在休息過後,心臟負擔減少,氧氣需求量和血液的供應量重新達到平衡,就會緩過來。這樣的情況長期發展下去,血管會越來越狹窄,但是在完全被阻塞之前會有徵兆。
2. 不穩定型
不穩定型硬化斑塊的外殼就像一層薄薄的蓋子,內部積攢著「脂肪池」,不會像穩定型硬化斑塊嚴重堵塞血管。
不穩定型動脈硬化斑塊的成份比較複雜,斑塊內部有膽固醇,混合著一些免疫細胞的碎片,周圍積聚著各種免疫細胞、平滑肌細胞和纖維母細胞。
被不穩定型硬化斑塊堵塞的動脈,其中血流的通道通常維持在比較充足的狀態,所以患者平時不會有什麼症狀,運動表現也還可以。
不過,在某個時間點,硬化斑塊會突然破裂,裏面的膽固醇流出來,引發冠狀動脈突然完全阻塞,這種情況就是原本好好的一個人,突然就心肌梗塞發作。
這樣的患者通常年齡不大,平時精力充沛,辦事節奏很快,因為冠狀動脈通道夠寬、彈性足夠,沒有嚴重的鈣化,所以患者進行郊遊、健行、打高爾夫球等活動,不至於會造成心肌血流不足導致的心絞痛。
動脈硬化斑塊的形成過程
動脈硬化斑塊是如何形成的?在人體的血管內部,最靠近血液循環的部份叫做內皮細胞,對於維持血管張力、調節免疫反應,以及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都很重要,它還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形成。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的彈性會變差,如果再加上血壓升高,血管內皮就可能會破損;有一些單核細胞會被吸引至血管內皮破損處,進入動脈壁,轉變為巨噬細胞。
一旦巨噬細胞吞滿膽固醇之後,會變成泡沫細胞,在血管壁中沉積,逐漸累積成膽固醇斑塊,進而引起發炎反應、纖維化和鈣化;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協調性較好時,這些情況就不會惡化。
事實上,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低於45mg/dl時,動脈硬化斑塊會縮小,被稱為「美國現代心臟病學之父」的尤金布勞恩瓦爾德(Eugene Braunwald)也曾說,壞膽固醇最好不要高於50mg/dl。
2017年發表在《世界心血管疾病雜誌》(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當壞膽固醇數值下降到55~70mg/dl時,動脈硬化帶給心血管的負擔會開始下降。
動脈硬化斑塊破裂的原因
那麽,動脈硬化斑塊在甚麼情況下會突然破裂,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呢?人體血液流動的力量平行於血管的內壁,稱為「剪力」,而一般測量到的血壓,則是血液流動的力量垂直作用於血管壁的「壓力」。
剪力和壓力都有可能觸發動脈硬化斑塊破裂,常見突然使勁、猛烈運動、氣溫冷熱變化、情緒激動等情況,會引起血流速度增快、壓力上升,就可能促使動脈硬化斑塊破裂。
當動脈硬化斑塊的外層破裂時,裏面包藏的膽固醇、細胞碎片和發炎細胞就會跑出來,與血液中的紅血球和血小板發生凝集反應,將破裂的斑塊凝固成一大塊,完全阻塞血管,就會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以及心肌細胞死亡。
此外,因為有很多免疫細胞參與動脈硬化斑塊的生成,所以發炎、蛋白酶從內部降解斑塊外殼等因素,都與動脈硬化斑塊的破裂有關聯。
也就是說,不同的因素會把動脈硬化斑塊導向堅固的穩定型或脆弱的不穩定型,而身體免疫系統的諧調性變差,會促使斑塊變得脆弱、不穩定,除了常見的吸煙、糖尿病等影響因素之外,精神和心理的壓力,以及情緒的變化,都與年輕人突發心肌梗塞有關。
防範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
簡單來說,造成動脈硬化斑塊累積,以及不穩定、破裂的因素,都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所以要預防心肌梗塞,應該從防範下列這些危險因子開始。
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年齡、性別(男性風險比較高)、家族病史等。
可以控制的危險因子:血壓、膽固醇、體重、煙、精神壓力、運動、飲食、腎功能等。
要有效防範這些危險因子,建議適當調整飲食和運動習慣,再加上平衡身心;其實在保護冠狀動脈的同時,也能保護全身的血管,並且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和新陳代謝的能力,還有助於遠離腦血管疾病、腎臟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
不過,有一些高齡患者因為體重的問題,促使腰和膝蓋退化,抑制了運動能力,而且長期養成的飲食習慣很難改變,所以這樣的患者就需要服用降血壓、控制血糖和膽固醇的藥物,以及阿斯匹靈,才能降低發生心肌梗塞、中風的風險。
很多人在四、五十歲時,通常出現的健康問題比較輕微,或許沒有很強的動機來改變生活習慣;到了五、六十歲時,有一些人就會開始思考保養身體的問題,如果在體力和精神都還能負荷的階段,只要把握機會,還是能將身體調養好。
年輕人如何預防心肌梗塞?
雖然目前年輕人心肌梗塞發病率佔少數,但是已經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臨床上還發現,動脈硬化斑塊開始累積的時間提早,甚至發生在8~9歲的兒童身上,而且累積的速度有加快,這或許與經常攝取含有反式脂肪的加工飲食,以及愈發緊張、高壓的生活習慣有關。
那麼,對於年輕人而言,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是否有不同呢?《美國醫學會期刊》近日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18歲〜55歲的青壯年,罹患心肌梗塞的7大危險因子是:糖尿病、憂鬱症、高血壓、吸煙、早發性心肌梗塞家族史、家庭收入低和高膽固醇,而且這些危險因素涵蓋約85%的患者。
研究中還發現,憂鬱症和家庭收入低這2個風險因子,對於年輕的心肌梗塞患者影響更大,這表示心理和社會壓力對冠狀動脈的健康有明顯影響。
此外,對女性而言,最大的危險因素是糖尿病和吸煙;對男性而言,則是吸煙和早發性心肌梗塞家族史,因此針對先天不良的早發性心肌梗塞家族史,就需要更加注意保重身體。
在1970年代,美國興起長跑運動,當時有一位知名的長跑運動推廣者吉姆菲克斯(Jim Fixx),他曾經寫了一本推廣長跑好處的書,卻在52歲突然死於心肌梗塞,因此引起很大的爭議。
後來調查發現,菲克斯的心臟有先天性異常擴大,有一段時間工作壓力很大,每天吸2包煙,而他的父親則是在35歲就因心臟病猝死。
當時的人認為,長跑對菲克斯的身體健康有幫助,否則他可能會更早死於心臟病。然而,現今有許多醫學研究證明,過度的運動反而會傷害心臟的細胞,而現實生活中,確實也有許多運動員英年早逝的案例。
由此可印證「過猶不及」的說法,所以保護身體健康一定要取得一個平衡點,才能得到好的效果。◇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