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北宋時期的熱鬧新年景象在王安石筆下栩栩如生展現,這一場景在今日的香港的鄉村還可以覓得蹤影。
為迎接癸卯兔年,沙頭角梅子林村民和義工齊聚一堂,拜伯公、貼揮春、摘菖蒲葉、做圓籠年糕等賀年美食;沙頭角鎖羅盆村即使已經荒廢,村民也會返村更換舊村屋上的揮春,寄寓萬物更新帶來好意頭;在新界上水圍,早在新年一個多月前,圍村婆婆已經開始準備「炒米餅」年貨,讓子孫後代品嚐到這延續多年的傳統美食⋯⋯每一種習俗的背後都寄託著傳統文化內涵,歷久不衰,代代相傳。
歲末「還神」與「拜伯公」 敬畏天地心存感恩
早前記者走訪香港新界、離島不同的地區,發現許多的村落在過年之前都有「還神」與「拜伯公」(土地神)的習俗,村民會帶上豐厚的祭品前往寺廟和土地社壇上香,以示感恩上天的眷顧,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在沙頭角鎖羅盆村,村民每年都會前往位於荔枝窩的祠堂拜祖先,隨後入村拜伯公、貼揮春,今年也不例外。梅子林村亦然,鄰近歲末,村民都會拜伯公、灶君、前往祠堂祭祖,感恩上天賜福,祖先庇護。
歲末敬土地神、社神的習俗自上古時代起已有。漢代《風俗通義‧祀典》記載:「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廣博,不可徧敬,以為社而祀之,報功也。」(社是土地的主人,感謝廣大土地上的土地神,不要遺漏、不要失敬,所以就作社——土地神壇來祭祀,報告收成,感謝福祐。)昔日天子必在歲末年終之際領著百官祭祀「后土」,在民間各地則祭拜當地的社神,感謝土地之神賜予國邦寧靖、百姓平安。
揮春前身 象徵「驅邪」的「桃符」
最能代表過年的文化象徵,莫過於寫揮春,貼揮春。令筆者最感動的本地鄉村習俗,就是鎖羅盆村村民二十多年來堅持在過年前返村,為村內的祖屋貼上手寫揮春,哪怕村屋已成危樓,也一定要每年鏟去舊揮春,貼上新的揮春。這也成為一年一度凝聚村民的重要活動。
傳說桃木有驅邪的功效,在《後漢書·禮儀志》記錄的「桃符」,是在長六寸、寬三寸的桃木板上書寫降鬼的神明「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人們會將其在新年的時候掛在門上,以保平安。貼揮春的習俗源自五代,人們在桃木上寫上吉祥話語,後蜀的國君孟昶留下的「新年納餘慶 佳節號長春」是有記載的最早門對。到了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頒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把紅紙寫成的揮春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年,這一習俗就這樣發揚光大。
菖蒲沐浴習俗 避體內邪氣
梅子林村長曾玉安分享,在過年前採摘菖蒲葉沐浴是村民多年的習俗,老人家相信,菖蒲有避體內邪氣的功效。菖蒲葉堅挺不曲,古稱「菖蒲劍」,《本草綱目》描述「菖者百草之先生者,感百陰之氣為菖蒲」,可見菖蒲的根性強壯,天生具有至陽之性,百寒不侵。
客家柴火圓籠年糕 圍村炒米餅 農耕時代的人情味
每逢新年前夕,西貢上洋村與鹽田梓村都會製作巨大的「圓籠茶粿」,是多年來流傳的習俗。上洋村村長劉敏財表示,「圓籠茶粿」代表農耕社會感恩豐收、風調雨順、歡欣並珍惜大地所賜之恩物。品嚐那一口甜,彼此可以感受到分享的喜悅。這幾年間,越來越多新界鄉村找回傳統,村民相聚一堂,蒸起失傳多年的圓籠年糕,如沙頭角梅子林村、東涌䃟頭村,去年都是首次恢復蒸糕,今年也繼續進行,製作出更加成功的圓籠年糕。
上水圍出品的賀年小食炒米餅,出自圍頭婆婆之手,步驟繁複,將炒米磨成粉狀,加入花生餡,再填入餅模,婆婆拿著木製槌仔在餅模上敲打,壓實成一個個圓形的炒米餅,最後經柴火高溫焗烤,才完成一片片心意十足的炒米餅。
無論是圓籠年糕還是炒米餅,都是昔日農耕生活的縮影,過去香港鄉村有大片農田,人們種植稻米,「米食文化」成為生活中的重要一環。新年期間慶祝豐收,也感恩上天賜福,風調雨順方可收穫糧食,新年也是闔家團圓、與鄰里分享喜悅的好日子,製作出與人分享的圓籠年糕和炒米餅,盡顯農耕時代的人情味。
*********
散落在香港鄉村的新年習俗,仍有著有心人延續著傳統。維繫著村民的感情,也讓走入鄉村的城市人認識到自己的「根」,了解節日背後的敬天敬祖內涵,心懷善念,平穩度過平安年。◇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