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廢多年的偏遠沙頭角村落近年來變得熱鬧,梅子林村重新燃起炊煙。村民重新啟用的大灶台柴火飄香,除夕夜的客家菜「大鑊飯」,中國新年蒸巨大的圓籠年糕,端午有傳統灰水糉出爐,大家忙得不亦樂乎。義工和村民們大汗疊細汗辛苦修路、維修舊物,試圖還原昔日村落模樣。在梅子林從事文化復育工作的單位「思網絡」近日出版《梅子林故事——鄉郊文化保育考見記》,將梅子林村的歷史、文化保育者三年來在梅子林的見聞整理成書,為鄉郊保育模式梳理框架。

《梅子林故事——鄉郊文化保育考見記》書影。(曾蓮/大紀元)
《梅子林故事——鄉郊文化保育考見記》書影。(曾蓮/大紀元)

梅子林村的桔樹碩果累累,村民和義工們正在採摘。(受訪者提供)
梅子林村的桔樹碩果累累,村民和義工們正在採摘。(受訪者提供)

梅子林村沿山勢橫列而建的村屋,歷經歲月的洗禮已經殘破不堪,村屋前的大片梯田如今綠意盎然,村民種上的百多棵桔樹令這片荒廢的梯田重新煥發生機。義工們從廢棄的村屋中找到一些殘舊的農具、生活用具等,村民希望可以重新投入使用,延續舊物生命。「慶春約梅子林鄉郊保育及復育之參與式行動研究」項目研究員周穎欣分享:「有的村民掘到一個『茶果轆』(製作茶果的工具)他們說要拿回來用,我不禁問:埋在泥土下這麼久還用?他們說會將牠抹乾淨,然後再用熱水消毒幾次,還說遲些可以用來製作茶果給我們吃。」

茶果轆。(《梅子林故事》紀錄片影片截圖)
茶果轆。(《梅子林故事》紀錄片影片截圖)

《梅子林故事——鄉郊文化保育考見記》作者之一、「思網絡」總監鄭敏華(Patsy)在梅子林村向訪客講解研究成果。(受訪者提供)
《梅子林故事——鄉郊文化保育考見記》作者之一、「思網絡」總監鄭敏華(Patsy)在梅子林村向訪客講解研究成果。(受訪者提供)

考究「順天時」的鄉村生活

文化社企「思網絡」總監鄭敏華(Patsy)自2019年沙頭角慶春約十年一會的打醮盛事開始認識梅子林村,對她來說好像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寶藏。從事文化保育多年的Patsy,從城市文化保育的框框跳出來,用另一個方式和角度去探究鄉村文化,這裏的一切為她打開了一扇特別的窗。

從梅子林村屋內找到的陶瓷水壺和杯子。(受訪者提供)
從梅子林村屋內找到的陶瓷水壺和杯子。(受訪者提供)

Patsy對比過去進行的市區文化保育議題和如今走入鄉村的行動研究不同之處:「在市區的文化保育通常是涉及到重建的議題,歷史方面沒有鄉村那麼長,文獻也相對多。但是落到鄉郊,文獻是少的,只能透過觀察、訪問得到更多資訊,不同人會說不同的話,所以有『瞎子摸象』的感覺,就要花費更多氣力去實驗和求證,透過觀察、比較、推論去核實資料。」

在沙頭角谷埔展出的昔日秧桶,梅子林村過去也曾經使用相似的農具。(受訪者提供)
在沙頭角谷埔展出的昔日秧桶,梅子林村過去也曾經使用相似的農具。(受訪者提供)

她認為在鄉村,土地和家族的聯繫是頗為緊密的,「天」與「人」的關係更為貼近。村民敬神拜祖先,「順天時」耕種,起屋的方位講究風水,起居飲食與大自然息息相關,不同節氣有不同的飲食習俗,這一切與城市文化大不相同。Patsy認為,出《梅子林故事》一書是一個很初步的實驗:「這是我們嘗試記錄的第一步,究竟下一步所謂的復育、活化怎樣走,那個脈絡會是怎樣,保留幾多,都是一個實驗,值得進一步去探究。」

「梅子林鄉郊文化考見展」活動花絮。(受訪者提供)
「梅子林鄉郊文化考見展」活動花絮。(受訪者提供)

村屋拾遺探古 618件生活器物一窺昔日生活

40多名義工不辭辛勞來到梅子林村,在三間廢棄村屋進行舊物撿拾記錄工作。米缸、酒埕、醃製缸、壓菜石、瓦罐、陶盆、水火燈、好立克膠杯⋯⋯經過2個月來的努力,618件被塵封的生活器物重見天日,跨越1900至1970年代,當中有大量盛器、餐具及生活用品、一些工具及農具。義工們還以古法「漆繕」的方式復修破損的器物,即用漆樹的樹脂進行黏貼和加固,修復了部份出土陶器及瓷器。

義工們在梅子林村的三間廢棄村屋進行舊物撿拾記錄工作。(受訪者提供)
義工們在梅子林村的三間廢棄村屋進行舊物撿拾記錄工作。(受訪者提供)

義工們在梅子林村的三間廢棄村屋進行舊物撿拾記錄工作。(受訪者提供)
義工們在梅子林村的三間廢棄村屋進行舊物撿拾記錄工作。(受訪者提供)

Patsy談及啟動舊物撿拾記錄項目的起因:「今次梅子林村都有很多項目進行中,其中有維修村屋的工作,需要清理現場,我們就覺得,其實村中有好多舊物散落一地,如果清理處理掉其實都好可惜、會浪費好多資源,我們不如拾起進行整理,可以從器物入手重塑村中的歷史和過往生活。」香港《古物及古蹟條例》規定需要有持牌人才能進行考古工作,但梅子林村的村屋是屬私人持有的老房子,清理與撿拾塌方泥土下和地台上的舊物並不觸犯法律。於是團隊就建立了一套系統的撿拾記錄的方法,對發掘出來的舊物進行登記整理,並考證其用途。

從村屋中撿拾的各類盛器,包括米缸、酒埕、醃製缸等等。(受訪者提供)
從村屋中撿拾的各類盛器,包括米缸、酒埕、醃製缸等等。(受訪者提供)

《梅子林故事》詳細解說梅子林村昔日生活盛器的特色。(曾蓮/大紀元)
《梅子林故事》詳細解說梅子林村昔日生活盛器的特色。(曾蓮/大紀元)

雖然疲累,但Patsy十分享受這個過程,從中她還了解到很多昔日的生活智慧。她以發掘出來的不同生活器皿為例:「我們從村民口中學會了分辨米缸、酒埕、醃製缸,原來開口的大小可以直接影響到它的用途。例如米缸底小口大,酒埕是細口尖底的,原來埕口細小,可以減低空氣進入酒埕的機會,避免外來細菌進入,影響發酵。醃製缸的缸口就不能太細小,蔬菜拌入鹽後,還要在菜面上放上壓菜石,將蔬菜壓得更緊,加快擠出裡面的水分,以吸收更多鹽分。我們現代人未必會留意到農家社會這些經驗,就透過這些對比可以找回前人經驗累積得出來的生活方法。」

《梅子林故事——鄉郊文化保育考見記》書影。(受訪者提供)
《梅子林故事——鄉郊文化保育考見記》書影。(受訪者提供)

Patsy樂於與現場參觀生活器物展的訪客交流,介紹每一件發掘出來的物件的用途和背後的故事,尤其鼓勵小朋友提問,她覺得教育是頗為重要的一件事:「現在的孩子覺得所有東西都是電子化的,撳個掣就有了,但是過去不是這樣,他們也沒有見過這些器皿,不知道要靠雙手去創造生活的條件。所以解釋給他們聽非常有必要。」

圓籠年糕製作以竹編圓籠為盛器,墊上柊葉及八角楓。(受訪者提供)
圓籠年糕製作以竹編圓籠為盛器,墊上柊葉及八角楓。(受訪者提供)

跟隨「四時節令」深入體驗鄉村生活

去年的黃曆新年,Patsy聯同一眾義工與村民親身參與了客家傳統「圓籠年糕」的製作,這個需蒸煮10小時的柴火年糕頗費心機,一切都是用最原始的材料。拾獲樹枝作為燃料,以竹編圓籠為盛器,墊上柊葉及八角楓,今日購買糯米粉、粘米粉已經便捷很多,但過去的村民會用自家種的糯米、粘米磨成粉加上蔗糖做成粉漿,做成的年糕更添一分心意。

逢新年製作的客家特色圓籠年糕,需要蒸煮10小時。(受訪者提供)
逢新年製作的客家特色圓籠年糕,需要蒸煮10小時。(受訪者提供)

製作圓籠年糕的過程需要不時攪拌,頗費氣力。(受訪者提供)
製作圓籠年糕的過程需要不時攪拌,頗費氣力。(受訪者提供)

蒸好的圓籠年糕。(受訪者提供)
蒸好的圓籠年糕。(受訪者提供)

端午節製作的灰水糉也是讓Patsy印象深刻的傳統美食,她解釋,灰水糉是沒有餡料的糯米糰,而浸泡糯米所用的「灰水」,是村民利用柴灰製成。進入端午炎夏,有俗諺言曰:「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梅子林村民認為,灰水性涼,做糉可解熱,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用柊葉和糯米做糉。村民慶芬嫂還分享村中流傳的說法,昔日灰水糉若短時間內吃不完,會將糉切片曬乾,若村民吃了油膩食物而導致腹瀉,可以將灰水糉乾放水翻煮,加上蜜糖食用,是土法止瀉之方。

端午節製作的灰水糉。(受訪者提供)
端午節製作的灰水糉。(受訪者提供)

灰水糉製作流程。(受訪者提供)
灰水糉製作流程。(受訪者提供)

村民晾曬柊葉為灰水糉工作坊準備。(受訪者提供)
村民晾曬柊葉為灰水糉工作坊準備。(受訪者提供)

端午灰水糉工作坊。(受訪者提供)
端午灰水糉工作坊。(受訪者提供)

《梅子林故事》在「梅子林村誌」中詳述四時節令回憶,初步將村中流傳的習俗和節慶整理出來,有留傳下來的器物,加上村民憑著回憶重新演繹昔日的文化習俗,Patsy相信這才是真正的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過去看『非物質文化遺產』,孤立的去講茶果、糉,抽離了相關的器物和材料,但是如今我們可以有這樣真實的文化體驗,會得到較為立體多元的文化經驗。這些都是生活的智慧!」

*********

雖然由社企「暖窩」主辦、「思網絡」承辦的「梅子林鄉郊保育及復育參與式行動研究」兩年計劃如今已結束,但Patsy相信鄉郊文化景觀的研究才剛剛起步:「這本書我們嘗試構建一個架構,以梅子林為例進行探討,也是對未來其它村落的研究帶來借鑒,談及未來的保育,可以有個方向和架構,大家可以參照去梳理,更加系統了解村落的價值。」◇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