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您有這樣一種經驗嗎?心情不好的時候想找朋友談一談,結果對方的態度不但讓你心情沒有緩解,反而覺得世界上沒有人懂你!也或許你遇到了一個對的人,他靜靜聽你說了一堆事,最後你不藥而癒了!為甚麼有這樣的反差呢?以下將由南韓著名心理諮商師指出避免8種聆聽習慣,會讓你成為有同理心,朋友眼中溫暖的「療癒大師」。

同理聆聽VS慣性聆聽 

當你聽到朋友說這樣的話,會如何反應呢? 

「他們好像在孤立我,在利用我。」 

我們經常會做的慣性聆聽可分為以下8種,這些方式都不是應該完全專注於對方內心的「同理聆聽」。 

6 建議 

「就只是個性不同而已,互相尊重不就沒事了。」 

「不要誤會了,在我看來……」 

當我們顯然比對方更具經驗、知道更多好方法時,建議會成為非常有用的溝通工具。但是對方還必須願意聆聽,建議才會有效。想要聽取建議的說話者通常會發出信號:「我真的不知道。如果是你,會怎麼做呢?」或者,在聆聽過程中,聽話者可以先詢問:「剛才聽你說,我突然想起以前也有過這種經驗,你想聽聽我的做法嗎?」建議可能有效,但與同理聆聽的過程還是有所區別。 

7 談論自己 

「我的同學更倒楣,每次見面都聽他在訴苦。」 

「仔細想想也不是甚麼特別的事,但對我的成長確實有些幫助。」 

在聆聽上,這種方式最不具效果,因為對話的觀點完全從對方轉向自己。既然要同理聆聽,我們的意識就應該專注在對方的想法、對方的情緒、對方的需要和對方盼望的行為上。然而,談論自己,意味著不再聆聽對方說的話,只講自己想要說的話,這是最以自我為中心的聆聽方式。(待續)

本文摘自:《為甚麼愈溝通愈受傷:告別情緒崩壞,擺脫慣性溝通,解開扭曲關係的51個對話練習》,漫遊者文化提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