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偏頭痛患者在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期間,每月平均偏頭痛的天數、頻率和嚴重程度,都比疫情爆發前增加,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然而,有甚麼方法可以改善呢?

疫情導致偏頭痛病情惡化

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陳韋達說,中共病毒(武漢肺炎、新冠病毒)肆虐造成民眾的身心壓力和生活巨大改變,也導致偏頭痛患者病情惡化。

一篇刊登在《頭痛與疼痛期刊》(The 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的研究顯示,中共病毒肆虐期間,偏頭痛患者每月平均偏頭痛天數,由疫情前的5.7天提升至8天,增加40%,相當於四分之一的時間都在頭痛。

而且不只偏頭痛時間增加,頻率和嚴重程度也加劇。59.6%患者偏頭痛發作頻率增加,64%患者偏頭痛嚴重度增加,還有10%患者更惡化為一個月發作逾15次的慢性偏頭痛。

此外,58.7%患者過度使用止痛藥,導致頭痛惡化;22%患者痛到掛急診;58.3%患者吃不下;78.1%患者睡不好,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陳韋達分析,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民眾在家防疫,情緒容易隨著疫情起伏而吃不下、睡不好,再加上長時間盯著電子產品,活動空間和運動量也不足,這些都是誘發偏頭痛的原因,長時間下來就陷入惡性循環。

偏頭痛是疾病而非症狀

台灣頭痛學會秘書長王嚴鋒提出,學會近期進行的民眾偏頭痛認知問卷大調查發現,將近70%的民眾誤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45%不知道過度使用止痛藥恐造成頭痛更加惡化。還有許多民眾的觀念還停留在偏頭痛只能吃止痛藥,尤其是非醫藥相關背景的受訪者,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知道偏頭痛可以用預防性藥物治療。

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偏頭痛認知不足,除了患者沒有妥善控制偏頭痛之外,更導致社會普遍不理解患者面臨的痛苦。

王嚴鋒說明,其實偏頭痛是一種「疾病」,而非「症狀」,只要頭痛反覆發生,每次持續4~72小時,伴隨噁心、嘔吐、畏光、怕吵等症狀,即符合偏頭痛的定義。

臨床上的偏頭痛患者以20~50歲女性居多,誘發因素包含壓力、遺傳、飲食、睡眠、環境等,嚴重會影響生活和工作。

偏頭痛發作時猶如大象在腦中奔跑,或是遭尖銳物反覆穿刺,痛到想撞牆、剖開腦袋。還有一些患者因偏頭痛需要請假時,擔心遭同儕、同事誤會裝病偷懶,承受著生理與心理的壓力,陷入偏頭痛加重的循環。

王嚴鋒分享,曾經有一位偏頭痛長達30年的女性患者,嚴重時幾乎每天發作,經常想吐卻只是乾嘔,怕光又怕吵,連眼窩都在抽痛。後來她因為偏頭痛,被迫放棄工作,痛到一度被診斷為憂鬱症,甚至因為長期吃止痛藥,擔心影響下一代而不敢生育。直到她知道可以用預防性藥物來治療,藉由肉毒桿菌素治療改善後,偏頭痛發作頻率大幅降到每周只發作一次,疾病疼痛感也大幅改善。

三個方式預防偏頭痛

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

台灣頭痛學會偏頭痛認知調查顯示,55%的民眾不知道偏頭痛可採取預防性治療,來降低發作頻率。劉子洋說,有一些民眾在偏頭痛發作時,忽略尋求正規醫療的重要性,自行購買止痛藥,卻輕忽過度服用止痛藥,除了傷肝、傷腎之外,更可能導致成癮,惡化頭痛症狀。

事實上,現今有多種預防性藥物,比如有療效可持續一個月的CGRP單株抗體,以及療效長達3個月的肉毒桿菌素,能減少回診頻率,適合不宜頻繁回診的疫情時期,也可減少請假就醫次數。此外,預防性藥物的療效明顯,副作用也低,以肉毒桿菌素來說,經由試驗發現,使用6個月後,半數患者每月頭痛次數可減半。

劉子洋補充說,偏頭痛是可以積極預防與治療的疾病,為了幫助民眾正確認識偏頭痛,並遠離偏頭痛,學會發布「偏頭痛超前部署123懶人包」,即是每周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止痛藥每周吃超過「2」天恐讓頭痛惡化,預防偏頭痛靠這「3」招: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期望藉由簡單易記口訣,讓民眾謹記偏頭痛必知的守則。◇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