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元盛世到天寶危機,史學家多認為其分界線是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罷相,李林甫當權。李林甫妒嫉賢能,對玄宗一味地阿諛奉承,最大的問題是他建議重用胡人為邊將,終於釀成了為禍八年的「安史之亂」,使大唐不可逆轉地走向衰落。

安祿山,「安史之亂」的主要發動人之一。(公有領域)
安祿山,「安史之亂」的主要發動人之一。(公有領域)

我們前面講過玄宗時期的兵制變化,即從府兵制變為募兵制。接下來我們要再做一點分析,因為如果不理解這個問題,就無法理解「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也無法理解為甚麼「安史之亂」後,大唐一直處於分裂狀態。這種分裂,一直延續到了五代十國。後來北宋和南宋的滅亡,也都和當時唐朝的這個政策有關。宋朝為了糾正唐朝的這個政策,矯枉過正,最後造成了軍事上的衰弱,不斷被外族入侵,直至滅亡。因此我們必須對這個兵制的變化做一點總結。

府兵制對於國家來說,有兩大好處,第一個好處是國家雖然養兵,但卻不需要花錢,因為政府只管徵調府兵,馬匹、錢糧、鎧甲、衣服等都是個人準備;第二大好處是兵將分離,軍隊的訓練和指揮由不同的人負責。平時折衝府的折衝都尉和果毅都尉負責訓練府兵,戰爭時由朝廷任命將軍作為行軍大總管負責指揮作戰。戰爭結束後,兵散於府,將歸於朝。唐朝時將士立功是可以封官的,但是這種官是勳官,就是一種榮譽職務,沒有實權,除非吏部委任他一個有實權的官職。

◎兵制變化生隱患

府兵制在高宗和武則天時代開始廢弛,開元十年(公元722年),張說建議將府兵制改為募兵制,即建立一個職業軍團。理論上講,職業軍團的戰鬥力很強。當時在全國招募了十二萬身強力壯的士兵,稱為長從宿衛,後來又稱為彍騎,負責保衛京師。過去的府兵除了要戍衛京師之外,還要到邊疆戍邊或者打仗,但是長從宿衛從來不到邊疆打仗,所以戰鬥力越來越弱。由於有了長從宿衛,地方的府兵也不用再宿衛京師,所以很多地方的府兵也就不訓練了,地方的武備越來越鬆弛。天寶八年,李林甫建議玄宗徹底廢棄了府兵制。

由於中央募來的士兵只負責宿衛京師,那麼在邊疆打仗時怎麼辦呢?就由邊將來招募職業軍人,在當地既屯田種地打糧食,支持自己的軍費,同時又對外戰爭。這些士兵由於長期戍守邊疆,鎮守邊疆的將帥又不輪換,所以這些邊兵逐漸成為邊將的私人部曲,兵將之間形成了一種隸屬關係,這給後來的邊將叛亂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其實人間因為有相生相剋的理存在,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府兵制兵將分離,但是戰鬥力弱;邊將募兵,戰鬥力強,但是容易造反,這是一個很難平衡的問題。

現代化軍隊(包括西方國家)基本上是兵將分離的,訓練士兵和帶兵打仗的是兩批人,如:美國有不同軍種,海軍歸海軍訓練,陸軍歸陸軍訓練,打仗的時候,從不同的軍種裏抽調一些人,交給戰區司令指揮,戰區司令平時是不帶兵的,他只負責制定作戰計劃,平時舉行軍事演習,讓不同的兵種互相之間配合。

◎奸相固位出昏招

大唐開國之後,在任命邊疆將帥方面是有一些制度和條件的。邊將人選首先得是忠厚的名臣,對朝廷忠心耿耿。有時候也會任命文人做邊將,如果一定要任用武將防衛邊疆,通常要通過一些辦法分權,不會讓他軍、政、財權集於一身,這是對邊將的一種制衡。同時還實行「三不政策」,《資治通鑑》上總結為:不久任、不遙領、不兼統。所謂不久任,就是一個將軍不可以在邊疆任職太久,以避免他和士卒之間建立親密的私人關係;不遙領,就是朝廷命官不能夠遙領邊疆上的節度使,也就是不可以既在朝廷為重臣,同時又在邊疆掌握軍隊;不兼統,就是不能同時任幾個軍區的司令。

在開元時期,時常有一些文臣在邊疆立功後,被調到中央做宰相。李林甫當宰相時,就想避免這樣的事情,因為他想永遠把持相位。有一次,他對玄宗說,我建議邊將最好用胡人。胡人為將有兩大好處,一是胡人作戰非常勇敢,不像文人打仗那麼沒魄力,因此胡人可以更好地保證我們大唐邊疆的安全;二是胡人在朝中無私黨,一般來說朝廷的文官都瞧不起胡人,也不會跟他們混在一起,朝廷內部沒有勢力支持他們,他們也就不易造反。玄宗接納了李林甫的建議,從此以後大唐邊將都是胡人。

「安史之亂」時,叛亂的安祿山和史思明都是胡人,平息「安史之亂」的大部份將軍也都是胡人,如:河東節度使李光弼是契丹人;高仙芝是高麗人;僕固懷恩是鐵勒族人;哥舒翰是突厥人。

李林甫的這個建議給大唐帶來一個嚴重的問題。《資治通鑑》上說:「上悅其言,始用安祿山。至是,諸道節度使盡用胡人,精兵咸戍北邊,卒使祿山傾覆天下,皆出於林甫專寵固位之謀也。」就是說,所有打仗厲害的人都在北邊戍守邊疆,邊疆上的兵力太重了。

當時唐朝很多邊疆的節度使並非一心為朝廷,他們有時故意讓敵人強大起來,以使自己獲得朝廷的倚重。

玄宗時代,契丹再度反叛,經過艱苦的戰爭才打敗了契丹。其後大唐與契丹的交戰不斷發生,玄宗不得不在東北佈置重兵。

營州(今遼寧朝陽)都督張守珪因安祿山作戰勇敢,十分喜歡他,收他為養子,並加以重用。安祿山每次跟契丹打仗,帶幾個騎兵出去,就可以俘虜幾十個契丹人回來。

史書上稱安祿山為「營州雜胡」,雜胡是指他是多種胡人混血的後代。他會說六種不同的少數民族語言。他的母親是個巫女,生了他之後,帶著他改嫁給一個姓安的突厥人,所以他改名安祿山。

安祿山有個朋友叫史思明。這兩個人的生日只差一天,從小就在一起玩,關係很好。史思明作戰也很勇敢,而且十分奸詐。有一次史思明一個人出去,被奚(也稱庫莫奚)族人抓住。史思明就騙他們,不但自己受到了很好的接待,而且誘使奚族的一個名將帶了一些人到大唐的邊界上來,結果這些奚族人全部被唐軍殺死。史思明原名史窣干,由於不斷立功被封為果毅都尉。一次進京有機會和玄宗面談,玄宗很喜歡他,遂賜名史思明。(待續)

編注:本文根據章天亮博士的大型講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之《隋唐盛世》視頻版整理而成。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電視台製作的視頻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隋唐盛世》和《兩宋繁華》四部,第五部《大明王朝》也已於2019年底面世。◇

點播節目視頻和音頻 請訪問《笑談風雲》 官方網站: https://xtfy.ntdtv.com
點播節目視頻和音頻 請訪問《笑談風雲》 官方網站: https://xtfy.ntdtv.com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