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79.95,按周下跌0.75%。分區指數除九龍區上升0.97%外,港島、新界東及新界西分別下跌3.46%、0.11%及0.58%。其餘領先指數全線偏軟,大型單位、中小型單位及大型屋苑分別下跌0.96%、0.71%及0.75%。中原經紀人指數(CSI)最新報69.58,按周下跌1.31個百分點。

官員問責已成為歷史

受個別屋苑成交價回落影響,港島區指數急跌3.46%,兼創30周低位,拖累整體二手樓價指數下跌。七大指數調整,只有九龍區上升。樓市進入消化期,成交縮減。發展商求價不求量,正等待時機開售,一手成交量下跌。二手業主縮窄議價空間甚至反價,成交放緩。之前一批「白居二」行使權即將到期,加上五月份將有大批新「白居二」推出市場,且入息上限大幅提升,不少買家搶先入市免得越買越貴,以至資助房屋火熱,且頻頻錄得高價成交。另外,沙中線建築工程醜聞大幅延誤超支,最終不了了之,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批評政府無人問責,更揚言以後同樣項目要她同意撥款「over my dead body!」,意思即是「唔使指擬!」。可能是葉劉與梁錦松是唯一兩個問責下台的官員,心有不甘才出此言。事實上,政府自03年起再沒有高官因政策失誤而問責,反而越失誤卻越加官晉爵,林鄭就是表表者。當年作為發展局局長放軟手腳造地,導致土地荒困擾至今。之後晉昇政務司司長掌管扶貧政策及推動政改,結果貧窮人口創新高,特區兩成人口在貧窮線之下,政改推銷失敗被立法會否決,她卻再升官特首。承諾聆聽市民聲音修補行政立法關係,又說無法反映市民意願會辭職,結果她不理民意硬推反送中條例,立法會變成一言堂,民望破紀錄新低卻戀棧權位。中共管治下特區行政高高在上,立法司法只有配合角色。梁君彥指建制派議員與政府仍有很多火花。若沒有實質改變政府政策,火花純屬同台演戲而已。問責令政府尷尬,影響管治威信。特區政府假借中共令箭,在中共設計的所謂選舉制度下,一班立法會議員最終實現自我審查,成為「忠誠的廢物」,大眾很快就看到這班欽點的議員身體有多誠實。一個有錯從不承認責任的政府,會將這個城市帶進甚麼境地?

政府撤回草案鼓勵囤貨

政府19年10月向立法會提交《2019年差餉修訂條例草案》,原先目的是以額外差餉鼓勵一手私人住宅單位盡早推出市場。20年6月共黨安全法實施,DQ立法會議員,立法會被建制派操控,條例草案已垂手可得,誰知政府主動撤回草案,理據是市場意見兩極,社會有強烈不同聲音,並考慮到最新的經濟情況認為並非適合時機推出一手空置稅云云。事隔不足半年,特區政府即打倒昨日的我。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在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上表示,政府現時非常關注樓宇空置情況,又掌握更多有關一手空置的資料包括單位大小等,並關注發展商屯積居奇的銷售手法,不排除重推一手樓空置稅云云。現時一手空置單位升至1.2萬個,較一年前上升兩成多,發展商囤貨絕不是今天的事。政府主動方放棄調控手段,可以預期空置單位數目必會再升,原因明顯不過。今明兩年屬私樓高峰期,空自單位自然增多。政府將完全到手的條例主動放棄,訊號非常清晰,就是政府根本無意改動現時機制,只是擺擺姿態,如此「正面」訊息,發展商當然「響應」,選擇較佳時機賣樓。未來供應長期緊張,有樓「唔憂賣」,發展商沒有理由急於出貨。經濟又正在復甦,市場壓倒性預期摟價穩步向好,越遲賣賺得越多,發展商有十足誘因將單位空置延遲推售。未來供應七成資助三成私樓,五年後的每年平均更只有6千伙「麵粉」越來越少,不拖慢發展及囤貨,將來黃金時期缺貨供應阻失良機。市場累積大量大陸客購買力,今天未通關已急於利用受權人或殻公司入貨,未來政府不會一下子全開,發展商當然希望預留單位給這些超高購買力的買家順應市場需求。囤貨之利遠多於弊,發展商怎不多謝政府?

議員官員齊齊演戲

政府短時間內重提一手空置稅更突顯其無能與政治掛帥。先前筆者早已提出,調控措施應有前瞻性。即使認為收取空置稅不是時機,亦應讓法例通過,然後收取零稅率,這樣不但向市場釋出清晰訊號,而且發展商自然收斂囤積行為,避免政府出手。空置稅便可既不實行又可有效調控,一舉兩得,還可適時按市況修改稅率調控市場。政府卻偏偏選擇撤回的下下策,居心叵測。立法會會期只剩下數月,又被政治條例騎劫,若政府認為有迫切性重推,單是立法隨時再拖一兩年,坐失時機。政府一直被人詬病「堅離地」,政府聲稱掌握更詳細空置資訊才重提一手空置稅,即證明之前連需要甚麼詳細資訊亦未想清楚,推行欠數基楚,更遑論精準調控。先前未掌握市況,撤回時並非基於掌握市場的實際情況,即屬長官個人意志。事件還帶出政府邏輯完全破產,甚麼市場聲音兩極,社會強烈不同聲音,幾乎所有政策皆有之。莫非重推市場聲音就會一致?社會就沒有強烈不同聲音?這些所謂理據根本不能成為上次撤回草案的理由。更荒唐的是政府說民生無小事,民生問題就利用社會沒有共識推搪拖延,反送中等政治性的條例卻一意孤行,不理社會強烈反對聲音,不管意見兩極。政府根本完全不講邏輯,不講理據,只看政治需要,往後施政無法服眾,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更深層次問題是問責制早已形同虛設。庸官鼠目寸光,浪費議會畤間及資源,坐失時機,撤了又重提,做成雙重浪費,卻毫無後果,不用問責。議會制衡亦已失效。面對這些官員,一班所謂議員沒有針對要害提問,未有找出根本問題,沒有嚴厲譴責,讓官員輕鬆過關,不是一起演戲又是甚麼?

一手空置稅政府剛撤回又考慮重推,官員自打嘴巴邏輯破產,根本不把議會放在眼內,更何況是沒有選舉權的市民。中共閹割選舉制度,負予這班高官更大權力,支配可觀數目的選委,未來政府更加為所欲為,議員是籠裏雀。政策再荒謬,執行再差勁,偶爾會有議員像葉劉般無關痛癢地叫囂兩下,但最終還是按照政權編好的劇本演出,維護政權管治威信,這就是極權下的「新香港」。◇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