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唯德行動天,沒有德也動天。善,則降下祥瑞;不善,則降下災禍。」 明成祖朱棣得天下後,善待功臣及追隨者。並欽選一批親信大臣(殿閣大學士)入內閣參與機要……

一天,明成祖朱棣來到武英殿瀏覽《存心錄》,他對翰林侍臣說:

「剛才看(南燕)慕容超在郊祭時,有異獸出現在壇的一側;隋煬帝在圜丘祭祀時遇到暴風,儀式沒有完成就結束了,後來兩個人很快就死了。古人說唯德行動天,沒有德也動天。善則降下祥瑞,不善則降下災禍。」

又說:「祭祀時固然當誠敬,但一定要平素積累善行才可獲福。若平日所行反道、背德,而只是在祭祀時表示虔恭,這怎麼可能有獲福的道理呢?」

永樂十四年夏,禮部祠祭司郎中周訥上書請封禪。尚書呂震請成祖接受這個建議。成祖對呂震說:

「今天下雖無事,然水旱、疾疫間或有之。朕每次聽聞郡縣上奏,內心未嘗不惶恐,怎麼敢自己說是太平之世?況且唐太宗亦不曾封禪,魏徵每以堯、舜之聖來看太宗。你們想讓朕處於太宗之下,還是像魏徵一樣愛君王!你們當以古人自勉,才能不負身上所肩負的責任。」

成祖得天下後,選拔了一批親信大臣「並職文淵閣,預機務。」對待功臣和追隨自己的,他採取與明太祖不同的做法,即善待他們,並且只要是自己選中的就用人不疑。他曾對群臣說:

「君臣不能保全者,常始於不相信。苟不相信,即父子將為秦越,況君臣乎!吾於諸功臣,報之厚而待之誠,常見其善,不見其不善,唯其才而任之,保功用人,可以兩得。」

如御史曾彈劾西寧侯宋晟專權,不經報告就處理事情,成祖就對御史說:

「任人不專能辦成事情嗎?況且一個大將遠在邊關,怎麼能要求他事事都根據朝廷的旨意呢?」

為此,成祖還特意下了一道敕令,讓宋晟便宜行事。

對於一起出生入死的將士和輔佐自己的功臣,成祖也是論功封賞。如其藩邸舊屬丘福,在戰爭中都衝在最前面,屢立戰功,但卻從不爭功。朱棣即位後,丘福列功臣第一,封淇國公;朱棣手下的另一員猛將朱能,封為成國公……除了封官加爵外,還賞賜銀兩等。

功勞非常大的道衍,成祖授之以「僧錄司左善世」之職。永樂二年,又授其資善大夫、太子少師。成祖和他談話時,不直接叫他的名字,而是稱呼「少師」。不過,道衍最終沒有還俗,而是在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時選擇隱退,永樂十六年圓寂。

重用舊臣

當時朝廷中還有一些建文帝時的舊臣,他們雖然歸順了成祖,但做事戰戰兢兢,顧慮重重。為了打消他們的顧慮,成祖讓解縉等人整理建文帝時期諸臣奏章時,只留下有關國計民生的章則,其餘的全部銷毀,並說:

「……我不是討厭那些盡心於建文的人,只是討厭那些誘導建文變壞祖宗規法的人。以前你們是他的大臣,就應該忠於他,今天事我,就應該忠於我,不必曲自隱蔽。」

一些能幹的建文帝舊臣還受到了重用,除了解縉,還有蹇義和夏原吉等人。

蹇義因大膽直言,被官升左侍郎,後進尚書。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明成祖巡狩北京時,讓他輔皇太子監國。當時,因他諳熟朝廷典章制度,通達禮儀,故國家軍政大事均倚辦於他。因為很得成祖的信任,成祖數度命他兼理其它部事,雖職務眾多,亦能應付自如。

夏原吉也是一位為政事盡心盡力,大公無私之人,也受到了重用。

曾有人說黃福乃是建文時舊臣,不宜重用,成祖卻說:

「君臣相處,在於以誠相待,不可存疑。帝王能以誠相待則臣者樂於盡力,如果存疑則為臣者力圖免責,誰肯盡心?」

人盡其才

成祖還三令五申地告誡吏部(任免官吏的機構)官員,要把有才能的人選拔上來。並且指示吏部官員要做到「人盡其才」,即充份發揮每一個人的特有才能,不能大材小用,也不能小材大用。此外,還要重視人的德行。成祖曾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

「君子敢直言,不怕丟官、丟命,因為他是為國家著想;小人阿諛奉承,只想升官發財,因為他是為一己私利著想。」

為了把各地有才能的人選拔上來,朱棣詔令全國各州縣對官吏進行考核,九年為滿考核期限。在滿考核期限中政績卓著的官吏除給予嘉獎之外,盡留在京城六部中任職。

在明成祖成功的吏治下,各級官員基本都能各司其職,勤於政事,行政效率也比較高,並且出現了一批治國能臣和廉潔的官吏。圖為南京江南科舉中心。(Shutterstock)
在明成祖成功的吏治下,各級官員基本都能各司其職,勤於政事,行政效率也比較高,並且出現了一批治國能臣和廉潔的官吏。圖為南京江南科舉中心。(Shutterstock)

禮遇大臣

成祖還時常禮遇大臣。一次,翰林院侍讀學士武周文外放,就職前來辭行,成祖賜坐,與他交談很長時間,還賜予酒饌和行資。

侍讀胡廣說:「陛下對待儒臣,進退之際,恩、禮兼備,儒道感到非常光榮。」

成祖笑著說:「朕用儒道治天下,怎麼能不禮遇儒者?致遠必重良馬,粒食必重良農,亦各資其用耳。」

此外,北方冬天嚴寒,為了不讓北京行宮內的群臣受凍,永樂七年,成祖巡視北京時,決定早朝完畢,大臣們可以待在右順門內的便殿,有事奏報的官員可以依次入奏,無事者可以自去處理政務。

寬嚴相濟

而對於一些官員的錯誤和罪行,成祖也非常寬宏大量。如對官吏文書中出現的文字錯誤,成祖認為人的精力有限,案牘煩勞,有過錯是難免的,只要不是欺瞞,就可以不追究。

再如都督程達犯了罪,成祖讓其隨西平侯沐晟立功自贖。他對侍臣說:

「君子的處理之道是對於罪大惡極的絕不寬恕,對於小善也絕不忽視。作為人,誰能無過呢?重視小過而忽視大善,那會使善良的人懈怠。重視小的才能而免除大的罪惡,那會使惡人更加放縱。因此對於惡之難容者,要不考慮其才能;有可使用的,可以忽略其過錯。這樣做的話,善惡都不會偏離。」

成祖還曾經與侍臣談論刑賞,侍臣說:「古人認為賞人以官,不如賞人以財。」成祖卻認為,這兩種作法都沒有盡善。如果君王一心愛民,則二者都要重視。要知道財物來自老百姓的辛勞,一定不肯輕易給予;知道官吏是老百姓所養,一定不肯輕易授予。

在明成祖成功的吏治下,各級官員基本都能各司其職,勤於政事,行政效率也比較高,並且出現了一批治國能臣和廉潔的官吏,而這也是明成祖實現其文治武功,帶來太平盛世的重要原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