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手麻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中風、末梢循環不良、糖尿病或是職業傷害等等。然而,如果只有四根手指感到麻木,且甩手後麻木感會舒緩,小心,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
甚麼是腕隧道症候群?
人類的手腕有三條主要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正中神經支配大拇指、食指、中指及一半無名指的感覺和大拇指大魚際肌的動作。正中神經通過手腕時,會穿過由腕骨與橫腕韌帶圍繞構成的「腕隧道」。
腕隧道症候群就是通過腕隧道的正中神經因為受到壓迫、壓力變大等原因受損,使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感到麻木的情況。
腕隧道症候群會找上誰?
長時間使用手腕、從事腕部振動的工作及姿勢不良,都會使腕隧道症候群發生率增加。例如:長時間使用電腦者(因此腕隧道症候群又叫「滑鼠手」)、用電腦姿勢不良者、機械維修員、鋼琴教師、家庭主婦、工地電鑽工人、炒菜師傅等。
其它好發原因還有腕部骨折後的水腫、腱鞘囊腫、脂肪瘤及發炎性關節炎(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
台灣亞東醫院復健科醫師陳冠誠表示,造成腕隧道症候群的原因非常多,但最常見的原因是「不明原因」。他舉例,糖尿病族群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機率比較高,但醫學界還不知道為甚麼。孕婦、更年期前後婦女、甲狀腺功能低下、肥胖、洗腎患者,也屬於「不明原因」裏的好發族群。
「手麻」是典型症狀
陳冠誠指出,腕隧道症候群最常見的典型症狀是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這四根手指頭會有麻木的情形。特別是在夜裏,患者可能因為睡覺姿勢不好,麻的感覺加重,有些人甚至會被麻醒。
腕隧道症候群另一特徵為:手麻時,甩手就可舒緩。而其它病症不容易有這種現象。陳冠誠解釋,神經受傷都會有麻木感、刺痛感、燒灼感和電擊感症狀,只有腕隧道症候群可通過甩手緩解麻木感。
腕隧道症候群的常見症狀
1.初期症狀
以麻木感為主,且麻木的時間長度不定,也不會因為一個動作而立刻感到手麻。
2.嚴重症狀
出現刺痛感、電擊感。手在轉門把、騎電單車時也會麻,難以做扣釦子等精細動作,甚至有手指無力、大魚際肌萎縮等症狀。
腕隧道症候群治療方法 依症狀輕重而定
如果大家發覺前四根手指出現麻木症狀,應儘早就醫治療。臨床上通常用神經傳導(NCV)及肌電圖(EMG)檢查,來區分症狀嚴重程度,再根據症狀輕重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症狀輕微
以復健儀器治療為主。例如,用熱療、蠟療、超音波、電療等儀器止痛、緩解發炎。另外,還會為患者做一個手腕部支架,讓患者在晚上戴著睡覺,以固定手的擺位,幫助手維持在神經壓迫最緩和的姿勢。
症狀嚴重
症狀較嚴重的患者,靠復健儀器還不夠,可能要考慮注射治療。通過超音波導引注射,將藥物注射到神經旁邊,可有效緩解發炎及神經受傷情形。患者若有比較疼痛的狀況,可以服用藥物,藥物合併治療的效果更好。如果症狀嚴重到注射治療仍無法改善,最後會考慮手術。
陳冠誠表示,有很多病人手指出現麻木症狀後,拖延很久才就醫或回診,在家又不戴支架睡覺,結果再次回診後,發現大魚際肌都萎縮了。
大魚際肌萎縮已是腕隧道症候群的重度症狀,萎縮的肌肉通常能再長回來,只是神經受傷程度如果較嚴重,肌肉恢復就比較困難。
患有腕隧道症候群?三動作自我檢測
通過簡單的自我檢測動作,能判斷是否可能患有腕隧道症候群。
1.雙手平舉至胸前,手腕呈90度彎曲,指尖朝下,雙手手背貼緊,維持30秒。檢查前四根手指是否會出現麻木或刺痛感等腕隧道症候群症狀。
2.雙手反折,指尖朝上,手背貼緊,維持30秒。檢查手指是否有麻木感或刺痛感等症狀。
3.手心朝上,輕敲手腕腹面,感受前四根手指是否有麻木感。
日常保養法 緩解腕隧道症候群
日常生活中,腕隧道症候群患者要儘量避免手腕反覆彎曲的動作,或是減少手腕使用頻率。如果因工作關係難以避免使用手腕,工作期間可戴輔具,減少手腕活動、減少壓迫。
同時,要適時讓手腕放鬆、休息,即使只能短暫休息2到3分鐘也比沒有休息要好。
腕隧道症候群患者還可以通過一套簡單的活動手腕動作,來改善手麻等症狀。方法是:手平舉並握拳,拳頭緩慢上、下活動半分鐘。
該動作可讓神經滑動,減少同一位置的神經壓迫,從而緩解麻木感。沒有手麻症狀、但屬於高風險職業族群的人,也可以利用這個動作來預防腕隧道症候群。陳冠誠強調,對腕隧道症候群患者來說,最重要的還是靠復健和配戴手架來治療。◇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