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工作與生活壓力大,不僅三餐不定時、不定量,營養也不均衡,所以身體發出的很多警訊,經常就被忽略掉。不過,有一種既簡單又方便審視身體健康的方式,就是勤量體重,只要經常注意自己的體重變化,不僅可以掌握體態與健康狀況,也可以提早發現一些潛在的慢性疾病,及早就醫治療。
體重減輕的定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顏正中表示,在體重變化的情形當中,以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狀況,最需要特別注意。體重減輕在醫學上的定義為:非自願性的,在6個月內體重減輕至少5%(或4.5公斤以上)。但是體重減輕本身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外顯症狀。
體重減輕的診斷與檢查
顏正中說,對於體重減輕的症狀,醫師會依據不同的個人病史,有不同的診斷。通常醫師詢問的病史內容包括:食慾是增加或減少?體重減輕的實際數字為多少?觀察時間為多久?是否有其它合併症狀,例如:腸胃症狀或感染症狀等?是否有長期用藥的慢性病史,或是最近有換藥?是否有抽菸、飲酒的習慣?精神狀態是否有改變?根據這些病史詢問與進行詳盡的身體檢查後,會再按照推測的疾病,安排合適的檢查,例如:血液、尿液、影像學等檢查。如果檢查結果完全沒有症狀,建議可進行癌症的篩檢。
體重減輕的常見原因
顏正中提出,根據臨床統計顯示,導致體重減輕的常見原因包括惡性腫瘤、內分泌疾病(甲狀腺亢進、糖尿病等)、慢性感染症、腸胃道疾病、老年因素的營養不良等。但是臨床上仍有約1/4的體重減輕者,查不到任何器質性病因,因此仍需要持續監測體重,每3~6個月再次回診追蹤。
體重減輕的案例
顏正中說,曾經在門診遇過一位50多歲的男士,因為體重3個月內減輕5公斤而前來就診。詢問其病史沒有長期用藥,但有吸煙的習慣,平時應酬多數會飲酒,而且經常感覺腹脹與消化不良,導致食慾變差。在安排檢查後發現,糞便有隱血反應,轉診至消化內科安排大腸直腸鏡檢查,發現有約1公分的息肉。切除息肉後,病理報告證實為輕度分化不良的腺瘤性息肉,尚未演變為大腸癌,目前持續在消化內科追蹤。
常量體重保健康
顏正中提醒,體重減輕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身體症狀,卻也是最容易自我檢視身體健康的方式之一。民眾只要能夠多注意自己的飲食均衡,配合適度運動習慣,不吸煙、不酗酒,並且經常量測體重,如果發現有持續體重減輕的狀況,一定要立即就醫,才能早期發現與儘早接受治療。◇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