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1歲的婦人身體一向健朗,無任何心血管或慢性疾病,但近日偶有頭痛、疲憊等症狀,她以為是壓力所致,因此不以為意。某日午睡後,左半邊肢體突然無力,被同事送至醫院急診;電腦斷層初步檢查,發現她的頭部右側表淺位置(頂葉)有出血的情況。
經由醫生評估,因為病灶位置較特殊,屬於非典型出血性中風,隨即安排腦部血管攝影,確診為先天性顱內動靜脈畸形,並於高階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peration Room,HOR)執行「腦動靜脈畸形」(AVM)清除開顱手術;術中同步完成血管攝影檢查,確認病灶已被完整清除。術後,婦人恢復良好,沒有出現任何後遺症,肢體力量已逐漸恢復。
何謂顱內動靜脈畸形?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徐賢達表示,顱內動靜脈畸形是一種先天性疾病,病灶常見於大腦動脈區域,較常發生在20~30歲年輕族群,男、女患者比例約1:1,好發率約佔全部人口的0.1%,也佔總中風人口的1%~2%。
徐賢達說,正常的腦動脈會先連接到微血管,再接到靜脈,但動脈畸形患者的腦內微血管發育不全,腦部動、靜脈交會處有不正常的畸形組織,使動脈直接注入靜脈,中間無微血管做橋樑,無法供應附近的腦組織氣體與養份,導致患者出現頭痛、頭暈、噁心,甚至癲癇等症狀。
另外,動脈血管壁較厚,能承受壓力較高的血流,靜脈則相反;也因為缺乏微血管做緩衝,靜脈必須直接承受動脈的高流速血流,容易增加血管壁破裂的出血風險,導致出血性中風,嚴重者會危及生命。
執行手術的方式與難度
徐賢達說明,腦動靜脈畸形依病灶大小、病灶是否在運動神經區或感覺神經區等重要功能區,以及動靜脈畸形流出的靜脈位置等條件,可以將手術危險程度分成5級。以上述婦人的情況為例,其病灶為3厘米,且位在腦組織接近表面處,手術風險相對較低。
手術中,會先分離出灌注動脈,將其切除後,再將動靜脈畸形病灶與周圍腦組織分離,最後分離出引流靜脈,予以截斷再取出整個動靜脈畸形。取完的當下,可以直接在複合式手術室中進行腦部血管攝影,確認病灶已被完整夾除。如果病灶大於3厘米,且位於重要功能區,會有較高的風險傷及神經造成癱瘓、語言困難、危及生命徵象等,因此手術困難度相對提高。
介紹兩種另類治療方式
徐賢達補充說,現今還有栓塞和立體定位放射兩種另類治療方式。前者是將金屬線圈或分離式囊球置入病灶區,讓病灶因缺血而萎縮;後者是利用強力的放射線,使畸形血管內皮細胞增生,經過約1年的時間,達到血管萎縮、阻塞的效果。
不過,栓塞方式容易畸形復發,只能當作困難手術時的術前輔助治療;而立體定位放射應用在病灶小於3厘米時,成功機率比較高,但在等待病灶萎縮時,容易畸形出血。
徐賢達提醒民眾,當出現異常頭痛、癲癇、半身無力、言語不清時,千萬不可輕忽,應儘早就醫檢查,以避免憾事發生。◇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