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也是冬季臨近終點的倒數第二個節氣,「寒」就是此節氣的主要特徵。中原俗諺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短短數語,勾勒出冰封的景象,彷彿天地就是一個大冰櫃。而身處熱帶與副熱帶氣候的台灣,雖在城市鄉村的海拔高度不見冰雪覆蓋,但當東北季風挾帶濕寒之氣直驅而來時,那股沁入骨髓的寒氣,也足以讓人體會小寒的勁道了。

小寒節氣的氣候與物候特徵
小寒節氣到來,以太陽(視運動,從地球看到的太陽軌跡)到達天體黃經285°為標竿,通常是在西曆1月5或6或7日。節氣持續約半個月,直至下一個節氣「大寒」。

小寒物候
《逸周書‧時訓解》記載小寒物候「小寒之日,雁北向」,由此我們看到萬物本性之靈。冬至一陽生,小寒二陽生,生為候鳥之雁早早感受到了,小寒一到,就準時啟程北返了!雁鳥順時而行,毫無安逸之心啊,所以它們將不錯過接下來的生命盛宴的時刻!

風信花
由小寒至穀雨,共四個月八氣二十四候,每候有一花的風信,也稱為「二十四番花信風」。徹骨嚴寒領銜登場的就是「梅花」。冬至後陽氣暗中萌生,梅花最先感得陽氣,領先群花乘寒映雪而開。仙姿高韻的梅花凌越「小寒」的考驗,上天的安排豈不妙哉!南朝宋人陸凱寄摯友范曄一支梅,附詩吟「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這一枝春梅在嚴寒的小寒時節,真是「無價」至寶!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Shutterstock)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Shutterstock)

黃曆十二月辟卦是〈臨卦〉,是小寒、大寒兩個節氣的象徵。〈臨卦〉的卦象二陽升於地,化為春風,是黃曆十二月的天象。從〈臨卦〉中可以見到天人之道的一絲精髓,在人間酷寒考驗中,就將等到春風到來,只要人能安苦而樂道,眼前將是柳暗花明!唐代黃檗山斷際禪師的《宛陵錄》就勉勵人說:「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怎得)梅花撲鼻香。」

(*「辟卦」又稱作「消息」卦,以十二個卦各代表著一年中十二個月的陰陽消長現象。《周易‧彖傳》曰:「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辟卦」特別強調日月的盈(陽)虛(陰),也就是陰陽的消長變化對天地人的影響。)

小寒補冬食俗
俗諺說:「冷在三九」,「三九」是指冬至後的第一十九天到二十七天。正值小寒時節,因此各地常以食補來禦寒、保暖,形成豐富多彩食補文化。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小寒食補民俗:

1.餃子
北方有「三九餃子」的習俗,就是在小寒時節吃餃子。餃子形似「元寶」,寓意財富與團圓。這時節人們通常包餃子,餡料以熱身而滋補的羊肉拌大蔥為主,既能禦寒,又有濃厚的節氣色彩。

2.臘八粥
小寒節氣臨近臘八,或與臘八重疊,因此多地有喝臘八粥的風俗。清朝的臘八粥最享盛名。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中具體記錄了臘八粥的材料和做法:
「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糯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無核葡萄),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元(*龍眼),用則傷味。每至臘七日,則剝果滌器,終夜經營,至天明時則粥熟矣。」

臘八粥材料經過一整夜的準備和熬煮,到了晨曦時分,一大鍋熱騰騰、美滋滋的臘八粥剛好完成了。清朝的臘八粥先用來敬佛,然後分享家人與親族好友,或分享給貧寒之人,最是溫暖寒冬中的身心。

臘八日吃「臘八粥」具有上千年的傳統,展現敬佛和喜捨的情懷。中醫說冬天吃臘八粥,能幫助養生。(shutterstock)
臘八日吃「臘八粥」具有上千年的傳統,展現敬佛和喜捨的情懷。中醫說冬天吃臘八粥,能幫助養生。(shutterstock)

3.糯米菜飯
小寒時,老南京人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用南京的著名特產矮腳黃青菜、鹹肉、香腸或板鴨切片、切丁,再撒上一些剁碎的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非常鮮香可口,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獨具南京風味。

4. 藥膳煲湯
在華南地區,小寒時節流行喝滋補湯品,如羊肉藥膳湯、四物雞湯、當歸生薑鱔魚湯等,添加紅棗、枸杞、黨參等藥材。這些湯品不僅保暖,還有補氣養血的作用,適合冬季進補。

四物湯、四君子湯、八珍湯和十全大補湯,哪種適合你?示意圖。(shutterstock)
四物湯、四君子湯、八珍湯和十全大補湯,哪種適合你?示意圖。(shutterstock)

5. 臘味
湖南、廣東等地的小寒飲食中,臘味是一大特色。廣州傳統習俗,小寒早上吃糯米飯驅寒;糯米飯暖胃,小寒吃糯米飯,從年頭到年尾暖乎乎。臘味糯米飯,在中醫看來既能暖脾胃,也可補益中氣。

臘味是湖南特產,湖南人吃起臘味來一點都不含糊。湖南臘味主要有豬、牛、雞、魚、鴨等品種,將三種臘味一同蒸熟即為「臘味合蒸」,臘香濃重,鹹甜交揉、柔韌不膩,色澤紅亮引人食指大動。

臘味煲仔飯。(簡然/大紀元)
臘味煲仔飯。(簡然/大紀元)

6. 糯米粥飯、糯米酒釀湯圓
江南地區在小寒時節喜食糯米相關食品,如甜糯米粥飯、糯米酒釀湯圓等。孫思邈說︰「糯米味甘,脾之穀也,脾病宜食之。」李時珍說:「糯米性溫,釀酒則熱,熬餳(麥芽糖)尤甚,故脾肺虛寒者宜之。」(《本草綱目》)所以小寒時節吃熬麥芽糖的甜糯米粥、糯米酒釀湯圓對脾肺虛寒者具有補冬驅寒的藥膳功能。

龍眼糯米粥。(劉宸豪/大紀元)
龍眼糯米粥。(劉宸豪/大紀元)

7. 糖炒栗子
寒風乍起,街頭巷尾糖炒栗子美味處處飄香;栗子補精益氣正適合補冬。

古來栗子就列名五果名榜(見《黃帝內經‧素問》),五果就是栗、李、杏、桃、棗,是五行養生的代表名物,五果的味道、顏色對應五臟,栗屬水補腎,腎主排便功能,栗能通腎,是寒冷時節補精益氣的好食物。(《本草綱目》)

栗屬水補腎,糖炒栗子也是補冬的好食物,但忌一次食過度。圖為「皇甘栗」。(宋碧龍/大紀元)
栗屬水補腎,糖炒栗子也是補冬的好食物,但忌一次食過度。圖為「皇甘栗」。(宋碧龍/大紀元)

8. 涮羊肉
涮羊肉是一種流行於蒙古、北京及其周邊地區的傳統羊肉火鍋,又稱為「涮鍋子」,冬天一到,涮羊肉就成了一道溫暖的風物詩,到了寒氣凜凜的小寒節氣更是處處興旺暖人身心。

涮羊肉的銅鍋。(Shutterstock)
涮羊肉的銅鍋。(Shutterstock)

《本草綱目》中提到:「羊肉有形之物,能補有形肌肉之氣」,又舉出羊肉具有壯陽益腎、補益虛寒、壯胃健脾等等諸多功能。醫聖張仲景用當歸生薑羊肉湯給人食補治療脾胃虛寒的急性腹痛,一服見效。

小寒節氣,「當歸生薑羊肉湯」是治療脾胃虛寒的好藥膳。詢問醫生適合個人體質加減方。(江柏逸/大紀元)
小寒節氣,「當歸生薑羊肉湯」是治療脾胃虛寒的好藥膳。詢問醫生適合個人體質加減方。(江柏逸/大紀元)

文末,以一首詩伴您一起過小寒: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哪)用愁。春風來不逺,只在屋東頭。——明‧于謙《除夜太原寒甚》
#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