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香港市場面臨大洗牌,持續結業潮與大陸品牌積極擴展。零售及餐飲業數十個品牌結業,主因高租金、勞工短缺及消費力疲弱。疫情後復甦未如預期。本港小店在熟客支持下勉力維持,但多數業者對未來悲觀,預計困境將延續至2025年。
大陸廉價品牌湧入香港
大陸廉價品牌積極擴展,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近兩年,63個大陸品牌共開設179間店舖,多數為茶飲店及中餐館,並以低價吸引顧客。然而,大陸品牌湧入也推高租金和營運成本,壓縮本地小店生存空間。
茶飲店成為大陸品牌競爭的主戰場,蜜雪冰城、林香檸、LINLEE、啊一檸檬茶等在旺區開店,並以低價策略吸引顧客。例如,蜜雪冰城的凍檸水售9元,珍珠奶茶16元,快樂番薯則提供20元兩杯「老紅糖珍珠奶茶」。
將軍澳的「小深圳」區吸引新餐飲品牌如「農耕記湖南土菜」和「西塔老太太烤肉拌飯」,以及「檸季」和「fufuland」,同時大陸品牌如「好特賣Hot Maxx」超市和「魅KTV」也進駐,以低價商品吸引消費者。
相關報道:
【談股論金】Bubble!!! Tea經濟泡沫
大陸品牌接連進駐沙田 市民:變得同深圳一模一樣
本港原有品牌撤出
通關後,市民消費意欲低迷,加上北上消費增加,令連鎖品牌難以承受高租金,導致多家連鎖食店、超市、電影院及街市小店結業。
|
店舖名
|
結業日期
|
上半年 |
凱施餅店
|
1月29日
|
大昌食品
|
3月15日
|
|
甘饕
|
3月20日
|
|
別府拉麵
|
3月24日
|
|
加藤屋
|
3月28日
|
|
嘉禾啟德
|
4月2日
|
|
老三陽
|
4月17日
|
|
總統戲院
|
4月30日
|
|
大渣哥
|
6月12日
|
|
魚米家
|
6月23日
|
|
道頓堀御好燒專門店
|
6月30日
|
|
九展
|
6月30日
|
|
Holly Brown
|
6月30日
|
|
星影匯
|
6月30日
|
|
下半年 |
MCL海怡戲院
|
8月1日
|
華輝小廚餐廳
|
8月3日
|
|
甘永泰魚蛋
|
8月15日
|
|
日昇玩具
|
8月18日
|
|
九龍成影藝戲院
|
8月26日
|
|
舒適堡
|
9月6日
|
|
華潤堂
|
11月8日
|
|
板長壽司
|
12月1日
|
|
龍寶酒家
|
12月1日
|
|
鴻運冰廳餅店
|
12月25日
|
|
明年
|
壽司之神
|
2025年3月(預告)
|
-
壽司之神
元朗日本餐廳「壽司之神」宣布將於2025年3月租約期滿後結業,結束11年的營業歷史。餐廳因其創新定價和高質Omakase菜式,曾以350元一位的價格打破高昂消費形象,並獲得「元朗Omakase始祖」的稱號。結業消息引發不少街坊和網民的不捨留言,部份人詢問是否會重新開設新址,店方表示暫無計劃。(另見:結業潮|元朗「壽司之神」宣布明年3月結業 街坊不捨留言致謝)
-
鴻運冰廳餅店
老字號冰室「鴻運冰廳餅店」宣布將於12月結業,該店擁有50年歷史,以獨特氛圍和經典港式小吃著稱,吸引眾多食客光顧。值得一提的是,店舖曾是周星馳電影《行運一條龍》和《黑社會2以和為貴》的取景地。(另見:【康港劉影】《行運一條龍》取景地 50年鴻運冰廳餅店聖誕道別)
-
龍寶酒家
擁有超過60年歷史的龍寶酒家,因經營困境宣布將於12月1日結束觀塘分店營業。公告中提到,儘管艱苦經營五年,仍未走出困境,前景渺茫。該酒樓以龍蝦、燒乳鴿等招牌菜著稱,引發網民在社交媒體上對這家老字號酒樓結業的惋惜。
-
板長壽司
「板長壽司」自2007年創立,曾是香港日式料理的佼佼者,並推動了當地日式料理的普及。全盛時期擁有27間分店,然而在創辦人鄭威濤於今年四月去世後,品牌逐漸衰退,沙田和旺角分店相繼結業,僅剩銅鑼灣一間分店。最終,這間最後的分店也於12月結業,標誌著板長壽司的結束,並感嘆這是香港日式壽司時代的終結。(另見:板長壽司創辦人鄭威濤病逝 終年57歲)
-
日昇玩具
位於灣仔太原街經營逾30年的老店「日昇玩具」於8月18日結業,最後營業日店內顧客絡繹不絕,許多熟客特意前往道別。負責人表示,許多熟客不捨,並擔心店鋪是否會重開,王女士回應無此計劃。她最不捨的是與街坊的情誼,並感慨自己像是「讀完書畢業」。
-
舒適堡
舒適堡於9月初全線「暫時結業」,灣仔分店隨後改名為「Healthy」,現再次改名為「perFIT」。新品牌「perFIT」接手了舒適堡的兩間分店,並提供舒適堡舊會員免費使用已付款的私人教練課堂及健身設施,最多提供36個月健身會籍服務。客戶需簽署同意書,並在3至5日內完成資料確認,隨後與perFIT簽署協議。perFIT強調與舒適堡無關,目標是打造全新品牌和消費模式。(另見:舒適堡結業|舒適堡涉拖欠強積金 積金局入稟追討337萬元)
-
甘永泰魚蛋
屹立48年的「甘永泰魚蛋」,以每日新鮮手打門鱔魚蛋和炸蝦丸聞名,並被香港旅遊發展局介紹為長洲必食名物。然而,該店於8月宣布結業,結束多年來的經營。(另見:長洲老店「甘永泰魚蛋」8.15結業)
-
華輝小廚餐廳
以自家製蘋果批聞名的華輝小廚餐廳,經營43年後,於今年8月突宣布結業,門外張貼停業告示,內部傢具及設備被拍賣。該餐廳自1981年開業,曾獲米芝蓮推介,並為2014年電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取景地。
-
魚米家
「魚米家魚湯米線」自2000年創立,曾在港九新界擁有多間分店,並以傳統順德魚湯米線著稱。高峰時期,該品牌以其新鮮熬製的魚湯和彈牙魚腐深受食客喜愛。然而,隨著經營環境變化,最近只剩下大角咀的最後一家分店,並將於6月底結業。結業原因主要是租金上漲無法負擔。儘管過去成功,近年餐廳衛生和服務質素下滑,最終未能扭轉困境,走向結束。(另見:魚米家魚湯米線大王最後分店經營至6.23)
-
渣哥茶記/渣哥一九九六
前港姐譚小環與丈夫蔡強榮創立的大渣哥茶記及渣哥一九九六,今年5月宣布全線結業。品牌曾因明星效應人氣高漲,但後期因輿論風波及欠租問題終告結束。9月,二人移居多倫多另起爐灶,開設小環茶座。(另見:大渣哥公布全線結業 德福店營業至7月8日)
-
老三陽
開業逾40年的「老三陽」,專售大閘蟹及嘉湖糉等傳統上海南貨,於今年4月宣布結業並進入清貨階段。董事總經理祁玉鳳表示,結業並非因為經濟環境差,而是自己想退休,笑言「60歲還不退休啊?」他形容「老三陽」的結業是「光榮結業、風光大葬」,並對得起父親祁廣楠。結業消息一傳出,吸引不少市民前來購買產品,並表示對這家懷舊老店結束營業感到惋惜。(另見:40年老店「老三陽」光榮結業 掌舵人:今生無悔)
-
大昌食品
經營39年的大昌食品市場於今年3月全面結業,關閉旗下28間食品零售分店,影響近百名員工。該市場隸屬於中信集團旗下的大昌行,成立於1979年,曾在2000年代擁有超過50間分店,提供肉類、海鮮、水果及日常食品。(另見:傳大昌食品市場將結業 大昌行:關閉28間零售店舖)
-
別府九州拉麵
別府拉麵自1996年成立,擁有28年歷史,曾在香港多區設有分店,首店位於尖沙咀,並以九州豬骨湯拉麵及招牌「地獄拉麵」吸引食客。隨著分店的擴展,別府品牌在香港一度風靡。然而,近年僅剩青衣的「別府駅前料理」分店,該店於今年3月24日結業。
-
加藤屋
日式牛丼專門店加藤屋經營3間分店,主打平價日式快餐,於今年3月全線結業。荃灣店2月底率先結業,太子及深水埗店隨後於3月17日停業,最終荃灣店也於3月28日正式落幕。(另見:結業潮|別府九州拉麵、加藤屋將全線結業)
-
甘饕
由鏞記第三代傳人甘崇軒於2019年創立的甘饕燒鵝,吸引不少名人及旅客支持,並成功捱過疫情最艱難時期。老闆娘早年曾考慮結業,但為顧及員工生計而堅持經營。於今年3月17日宣布結業,有消息指計劃北上尋找新商機。(另見:銅鑼灣甘饕燒鵝本月20日結業)
-
凱施餅店
凱施餅店自1980年成立,曾擁有超過50間分店,深受市民喜愛。然而,近年因財困爆發,涉及欠薪欠租及數間分店停業,老闆蕭偉堅亦因涉嫌詐騙被捕。2024年初,因欠租超過1,000萬,凱施餅店遭高院清盤,並於7月23日宣佈蕭偉堅破產,標誌著品牌的結束。(另見:高院頒令凱施餅店老闆破產)
外資品牌紛撤港
今年亦有外地品牌陸續退出香港市場,包括台灣的日船、艋舺ㄟ雞排,以及來自日本、大陸和南韓的知名店舖。
業界指出,外資對大陸經濟發展信心不足,加上營業額低於預期,令其難以繼續投入。雖然疫情後租金下調,但核心商圈如銅鑼灣的舖租仍較疫情前下跌超過五成,零售市場持續疲弱。
台灣品牌
-
日船
日船自1999年進軍香港,攻港逾25年,以獨特的芥辣醬、沙律醬及柴魚片風味廣受歡迎。然而,店舖近日在店面張貼告示,香港最後一間日船旺角分店將於2025年3月結業,因租約期滿,並感謝顧客多年支持,標誌著日船將正式撤出香港市場。
-
艋舺ㄟ雞排
「艋舺ㄟ雞排餐廳」於2023年12月進駐香港,但在今年11月11日宣布因故暫時結業,並計劃尋找新地點重開。自2015年成立以來,品牌已在台港澳及其它國家開設近10個國家分店。
-
阿默蛋糕
阿默蛋糕香港門市於2024年9月14日結束營業。自2019年在朗豪坊開設首家海外限定店後,品牌陸續在多地設立期間限定店,並於2021年在香港站開設專門店,主打招牌「荷蘭貴族手工蛋糕」,以其12層結構和適中甜度及濃郁牛油香味著稱。
-
度小月
台灣百年餐飲品牌度小月在香港的所有分店已全線結業。度小月於2017年由今米房集團以900萬元收購香港特許經營權,並先後在尖沙咀、銅鑼灣及旺角開設分店。然而,銅鑼灣及旺角分店已於去年先後結業,旺角店僅營運約7個月,尖沙咀於今年9月也見上圍板。該品牌的撤出標誌著其香港市場的正式退出。
-
鼎王麻辣鍋
鼎王麻辣鍋(香港)於8月4日宣布正式結業,並表達對顧客的衷心感謝,希望將來有機會再見。
大陸品牌
-
華潤堂
華潤堂於1999年成立,宣布於2024年11月8日關閉香港全線分店,原因為外部不確定因素及營運挑戰。該公司亦處理會員積分及禮券安排,並透露中環店已被粉麵店以13萬預租至2029年,標誌著其撤出香港市場。(另見:結業潮|華潤堂宣布11.8全線結業 李浩然:未來或改非實體店)
-
南小館
上海小南國旗下的「南小館」自2012年進駐香港後,荃灣分店結業後,青衣分店亦宣於10月13日關閉,原因為租約期滿。該店透過結業通知,感謝食客多年支持,標誌著南小館全線撤出香港市場。(另見:結業潮|再有三食店宣布結業)
-
蘿蔔向南
大陸餐飲品牌蘿蔔向南於去年12月租下旺角登打士廣場開設分店,並於今年2月正式營業,主打湘西風味的鐵板炒飯及涼拌泡菜。然而,該店僅營運4個月後即結業,原因被指為水土不服,迅速退出香港市場。(另見:大陸餐飲攻港相繼結業 疑走資)
-
老碼頭火鍋
老碼頭火鍋(香港)於2024年2月結業,該店自2018年5月起營運,位於九龍,主打麻辣火鍋,並以鵝腸、鴨血及黃喉等招牌菜式聞名。
日本品牌
-
TITICACA
日本連鎖時裝品牌TITICACA自2012年進軍香港,並開設首間海外專門店。然而,隨著市況不景,TITICACA宣布於9月9日結束位於旺角MOKO商場的最後一間香港分店營業,並表示結業後暫時無計劃再開新分店,標誌著品牌實體店全線撤出香港市場。
-
道頓堀御好燒專門店
日本大阪燒品牌「道頓堀御好燒」自2017年進軍香港,曾擁有近10間分店。旺角店於6月結業,成為品牌在香港的最後一間分店,標誌著道頓堀御好燒可能全線撤出香港市場。該品牌創立於1990年,是日本首屈一指的人氣大阪燒連鎖,主打各式御好燒及鐵板燒,並提供DIY煎煮體驗。(另見:道頓堀御好燒全線撤出香港 港人北上消費影響餐飲業)
-
幸福班戟
日本人氣甜品店「幸福班戟」自進軍香港6年後,三間分店先後結業。繼沙田分店結業後,尖沙咀K11 Musea分店於今年2月也宣布結束營業,銅鑼灣分店也圍板,並在官方Facebook上確認全線分店已結業。
-
碗屋
擁有香港放題界始祖之名的碗屋,於今年2月底結業。官方表示,由於高租金、高成本及消費模式轉變,最終未能抵擋現實挑戰,並感謝粉絲多年的支持與厚愛。碗屋亦期待顧客在剩餘營業日內與品牌共度最後時光,為這家老字號畫上完美句號。
南韓品牌
-
藝術館ARTE M
由南韓數碼創意設計公司d'strict製作的沉浸式光影美術館ARTE M,於2022年在鰂魚涌K11 Atelier開設,通過數碼藝術展現自然元素與空間的重新詮釋,提供視覺、聲音及香味的沉浸式體驗。然而,ARTE M近日宣布將於2024年12月31日結束營業。
-
Isaac Toast
以韓式早餐多士聞名的Isaac Toast宣布,沙田店將於9月15日結束營業,並表示這將是品牌在香港的最後一天營業,標誌著Isaac Toast全線分店結業,正式撤離香港市場。(另見:Isaac Toast撤出香港 沙田店下月中結業)
-
自助拉麵店Noodle Bridge
南韓自助拉麵店Noodle Bridge於2月進駐北角,主打多款南韓即食麵並設有泡麵機。然而,開業僅半年後,該店突然於8月宣布結業。
7間戲院今年結業
截至年底,已有7間戲院結業,其中包括九龍城影藝戲院、嘉禾啟德、銅鑼灣總統戲院、九展星影滙、Cinema City朗豪坊、MCL海怡及荷里活戲院。這些戲院多數由於租約到期或經營困難而結束營業,市民的選擇逐漸減少,對影迷與市民來說是一大損失。
-
九龍城影藝戲院
影藝戲院於8月20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結業,表示因租約期滿將九龍城影藝戲院會營業至8月26日,影藝由銀都娛樂所經營,目前在全港有銅鑼灣JP、九龍城及青衣城3間戲院,其中銅鑼灣及青衣城分店都是近年新開,而九龍城影藝則在2019年接手「UA九龍城」。(另見:結業潮|九龍城影藝宣布下周一結束營業)
-
嘉禾啟德
嘉禾啟德戲院宣布將於4月22日結束營業,並感謝顧客多年的支持。該戲院自2018年起進駐新蒲崗越秀廣場,位於商場3樓,售票處設於地下大堂。結業原因為租約到期,當日恰逢全港戲院日翌日。(另見:嘉禾啟德宣布4月22日結業)
-
銅鑼灣總統戲院
已有50年歷史,新寶院線宣布旗下銅鑼灣總統戲院於今年4月結業。總統戲院是銅鑼灣的著名地標之一,設有兩個影院,共428個座位。該戲院曾多年前結業並翻新重開,今天的結業標誌著這個地方的正式告別。(另見:總統戲院結業 最後兩場全院滿座)
-
九展星影滙
經營近三十年的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KITEC)於6月底結業,其中Cinema City旗下的星影匯也將離場。星影匯的最後一場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剛好是導演鄭保瑞的謝票場。影迷表示不捨,認為九展不僅支持各類電影,還舉辦動漫同人展及演唱會等活動,成為香港少數包容度高的場所。隨著結業,影迷需轉往其他戲院,對當地影迷而言,這是不可替代的損失。(另見:再見九展 | 九展6.30結束營運 市民留下最後影像)
-
Cinema City朗豪坊
黃百鳴旗下Cinema City朗豪坊戲院將於今年7月租約期滿後結業,由新公司接手經營。該戲院自2014年進駐,月租高達577.6萬元,10年租約總值近7億元,為全港最昂貴的戲院租約之一。香港電影票房近年表現不佳,加上疫情影響,戲院經營困難。Cinema City目前僅餘荃灣愉景新城及柴灣永利中心兩間戲院,九展星影匯亦因重建計劃即將結業。(另見:曾是全港租金最貴戲院 朗豪坊 Cinema City 今結業)
-
MCL海怡戲院
MCL海怡戲院宣布因租約期滿,將於8月1日結業,結束8年服務。該戲院設有三間影廳,共500多個座位,是全港首間採用「無機房」設計的影院。近期南區黃竹坑THE SOUTHSIDE英皇戲院Plus+開幕,對其客源構成衝擊。連同海怡戲院,洲立影藝現共管理17間影院、93個影廳。今年已有多間戲院結業,反映行業競爭與經營壓力持續。(另見:MCL海怡戲院將於8月1日起結業)
-
MCL荷里活戲院
MCL荷里活戲院於12月13日結業,成為今年第七間宣告結束的影院。該戲院前身為百老匯,2022年由MCL接手,是東九龍區最大型戲院,但因票房冷清無法持續經營。市民對結業消息表惋惜,部份觀眾趁最後一天入場告別。(另見:MCL荷里活戲院有傳結業)
-
北角ACX戲院
北角ACX戲院於10月31日宣布暫停營業進行裝修,官方網頁已清空,傳出結業消息。戲院於2020年試業,疫情導致經營困難,開業4年來未能「殺出血路」。(另見:北角戲院ACX因內部工程暫停營業 網民憂結業)
2024年的結業潮未見底,不同行業都仍持續波動,未來市況能否回暖,仍充滿不確定性。@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