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論語‧八佾‧九》)

【註釋】

杞:周初為夏禹的後裔所建立的封國,故城在今河南杞縣。其後因為國家弱小,依賴別國的力量來延長國命,屢經遷移。公元前445年為楚所滅。

宋:周初為商湯的後裔所建立的封國,故城在今日河南商丘縣南。公元前286年為齊所滅。

徵:漢儒包咸注云「成也」。南宋朱熹之後多釋為「證也」(證明、驗證的意思)。

文獻:文,典籍也;獻,賢也。

【討論】

有前賢讀此章說了四個字「無限感慨」。孔子感慨甚麼?禮壞樂崩。

中國上古,從黃帝到夏商周三代,都是禮樂文明。表現之一,就是 「興滅國,繼絕世」。比如說,周滅商,大封諸侯,除了封王室子弟、功臣外,也封了黃帝、炎帝、堯、舜等等上古聖賢的後代。從堯舜到周武王,隔了上千年,還是認認真真地把他們的後人找出來,封國,以使香火不絕。就是對於周的敵人,殷商,滅了商紂王后,還「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祀,令修行盤庚之政」。後來武庚聯合監督他的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為周武王的弟弟)造反。撲滅此亂之後,仍立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於商丘,國號宋,以奉商朝的宗祀。這種做法,西方文明沒有,現代人也難想像的。

本章,按宋儒的說法,大意是孔子說:夏代的禮,我能說出來,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作證;殷代的禮,我能說出來,它的後代宋國不足以作證。這是他們的歷史文件和賢者不夠的緣故。若有足夠的文件和賢者,我就可以引來作證了。成語「杞宋無徵」就是由此而來的。

但是,前面〈為政篇〉,孔子說過:「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說明孔子對夏商周的禮都精通的,這裏感慨「杞宋無徵」是甚麼意思呢?

事實上,夏禮、商禮都有遺留。例如,《禮記‧禮運》記載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義,《夏時》之等,吾以是觀之。」

孔子之所以感慨「杞宋無徵]」,是因為「文獻不足」,這裏的「文獻」兩字不是現代漢語的意思,而是說在杞國、宋國已找不到能夠真正理解而又奉行殷商禮的人了。也就是說,杞國、宋國作為夏商的後裔雖還存在著,但夏商的精神——夏禮、商禮卻已經泯滅了。

夏商如此,那麼周呢?公元771年西周滅亡,平王東遷,開啟五百五十年的春秋戰國亂世,直至前221年才由秦始皇統一天下。孔子處在春秋晚期,面對禮壞樂崩,天運如此,孔子也無力回天,只能作個大教育家,把古代文明精髓傳承下來。孔子能沒有無限感慨嗎!

不過,漢儒對本章的理解與宋儒有所不同。漢儒認為,此章言夏、商之後不能行先王之禮也。孔子雖能說夏、殷之禮,但杞、宋二國國君闇弱,不足與共成其先代之禮。當初,孔子前往杞、宋兩國,目的是觀禮以求實證,結果只得到了文獻典籍(《夏時》、《坤乾》),因為兩國之君無力演禮,不能按照禮制完成祭祀活動,連孔子本身的經驗(賢人言論)也沒有派上用場。(這裏的 「文獻不足」,並不是指典章制度和賢人言論的不足,而是指杞、宋之君的文章賢才不足。)

張居正對本章之主旨又有解說:蓋孔子當時,欲斟酌三代之禮,以立萬世常行之法,而夏殷不可考,故為是嘆息之詞如此。然三綱五常古今不易,所損所益,百世可知,則二代之禮又不以杞宋無徵而遂泯也。有儀禮制度之責者,宜究心焉。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註疏》(十三經註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論語集注》(朱熹,載入《四書章句集注》)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樊登講論語:學而》(樊登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八佾》「文獻」禮源考

看更多(點閱【論語說】系列文章。)系列文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