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為政‧二十三》)

【註釋】

世:有兩說。一說「王者易姓受命為一世」,即改朝換代一次算作一世。一說三十年為一世。

【討論】

子張又來問問題了,問了個大問題:十世以後的事,可預知嗎?問得抽像,孔子的回答卻具體而肯定:殷代因襲於夏禮,有些損益的,現在仍可考而知。周代因襲於殷禮,有些損益的,現在亦可考而知。將來有繼承周朝而起的,縱使一百世之久,我們也可以預知呀。

中國歷史的一大特點,就是幾百年換一個朝代。那麼,朝代更迭是甚麼規律呢?中國人講五行,衍生出「五德終始說」,說各個朝代以土、木、金、火、水五德的順序交替,後朝克前朝,周而復始,如鄒衍認為「虞土、夏木、殷金、周火」。但是,每個朝代具體是哪一德,說法不一。

本章,孔子以夏商周三代之禮為例,講未來可知。這裏,「禮」要做廣義理解。錢穆解說極好:「禮,兼指一切政治制度,社會風俗,人心之內在,以及日常生活之現於外表,而又為當時大群體所共尊共守者。故只提一禮字,而歷史演變之種種重要事項,都可綜括無遺,且已并成一體。必具此眼光治史,乃可以鑒往而知來,而把握到人類文化進程之大趨。」

孔子講夏商周三代之禮的變化,用了「因」和「損益」兩個詞。因,因循,繼承。損益,指因時而變。那麼,夏商周之禮,哪些是因循的,哪些是變革的呢?

傳統解讀,「所因,謂三綱五常」。三綱五常,禮之大體,三代相繼,皆因之而不能變。近人陳寅恪亦說「吾中國文化之定義,具於《白虎通》三綱六紀之說……其所依託以表現者,實為有形之制度」。

「所損益,謂文質三統」。古人認為,一朝天子一朝臣。夏商周各不想同。改朝換代,要「改正朔」「易服色」。文質,謂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三統,指夏、商、周三代的正朔。夏曆以春一月為正月(相當於干支曆建寅),稱為人統;商曆以冬十二月為正月(相當於干支曆建丑),稱為地統;周曆以冬十一月為正月(相當於干支曆建子),稱為天統。同時,夏尚黑、商尚白、周尚赤,三統也代稱黑統、白統和赤統。

由於文化斷層,現代讀者或許要問:孔子從夏商周的「因」和「損益」,怎麼就能斷言「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呢?

在古人眼裏,中國「不是國家至上,不是種族至上,而是文化至上」,只要奉行華夏的禮儀文明,夷狄就是中國;反之,中國就是夷狄。為甚麼呢?中國文化來自於天,有一個「道統」,一直傳至中華民國。「蓋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朱熹《中庸章句序》)。孫中山說:「中國有一個道統,堯、舜、禹、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相繼不絕,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我的革命,就是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

孔子謂百世可知,其依據就在於中華文化,在於道統。漢代董仲舒說了個非常著名的話「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注意,孔子這裏說的「繼周」,有特定的含義,是指繼承周禮、周的文化。只要行在中華文化的軌道上,有「因」有「損益」,「雖百世可知也」。

當然,如果天崩地裂、中華文化亡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明末清初的顧炎武就指出了「亡國」和「亡天下」之別。他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日知錄》卷十三《正始》)因此,「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註疏》(十三經註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註》(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註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註》(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點閱【論語說】系列文章。)#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