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十六》)

【註釋】

患:擔憂、憂患。

不己知:不了解自己。

【討論】

《論語》二十篇,首篇為「學而篇」,涵蓋全書。「學而篇」共十六章,首章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立意高遠。末章如何收尾呢?

似乎有點意外,竟是如此呼應首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知人」為甚麼如此重要呢?錢穆舉了兩個例子:非孔子,則不知堯舜之當祖述;非孟子,則不知孔子之聖,為生民以來所未有。可見「知人」是聖人的千秋事業。

更有點出乎意料的是,《論語》全書竟也以「知人」為結束——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堯曰》)可見「知人」也是對每一個為學者的要求,其中有深意焉。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當然,能被人知最好不過,要不孔子為甚麼周遊列國呢?有次子貢含蓄地問:「這兒有一塊美玉,是把它放在匣子裏珍藏起來呢,還是找位識貨的商人賣掉呢?孔子說:「賣掉它吧!賣掉它吧!我在等待識貨的商人啊!」(《論語‧子罕》)公山弗擾在費邑叛反,召孔子,孔子準備前往。子路不高興,說:「沒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公山氏那裏去呢?」孔子說:「那召我去的人,豈會讓我白去一趟嗎?如果有任用我的人,我就會使周朝的政德在東方復興。」(《論語‧陽貨》)

但是,歷史沒有給孔子治國平天下的機會。因為這裏有個天命的問題,歷史的總體進程是有安排的。孔子「知天命」。

若能「知天命」,自然也就能「知人」了。「知人」須有很高的修為。一次樊遲問知,子曰:「知人。」(《論語‧顏淵》)

能知人是智慧。若「學」了很長時間,還不能了解他人,說明功夫還沒到家。那麼,如何才能達到知人的境界呢?本篇中孔子、有子、曾子講了許多方法,如學而時習之、孝悌、不巧言令色、吾日三省吾身、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等等。

因此,本章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結束全篇,邏輯井然。

順便也說一句,孔子強調「知人」,其來有自。老子《道德經》裏就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其實,孔子曾求教於老子,儒家與道家淵源頗深。本次中華文明,起自黃帝,黃帝是修道的,最後得道升天。當時並無儒家。儒家是孔子創立的,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儒道之別,用《莊子》裏的話說,就是:儒家遊方之內,道家遊方之外。通讀《論語》,可以發現其受《道德經》的影響深。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註疏》(十三經註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註》(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註》(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樊登講論語:學而》(樊登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點閱【論語說】系列文章。)#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