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關係到人體健康的很多方面,可能是認知障礙症的警訊。而且有些耳鳴一旦錯過了黃金治療期,就很難治癒。

台灣翰鳴堂主診醫生周宗翰在新唐人「健康1+1」節目中,為您講解耳鳴的起因和可能影響,教您按壓穴位改善耳鳴、養腎、預防失智,還有一道美味藥膳可以預防耳鳴,並促進大腦健康。

耳鳴有黃金治療期

很多人都有耳鳴的困擾,周宗翰表示,耳鳴可能是內外耳的壓力差造成的,引發的原因也很多,如內分泌失調、腦部循環不佳等。另外,使用某些藥物或人壓力大時也會引發耳鳴。

一項2018年發表的研究發現,近十分之一的美國人在過去一年內出現耳鳴症狀,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曾經因耳鳴而求醫。

周宗翰提醒,耳鳴特別容易被忽視,因為很多人認為耳鳴會自己慢慢消失,可是如果耳鳴持續不停,這時就要去看醫生。耳鳴治療的黃金期一般是在發生後半年內,超過半年的耳鳴就較難治癒。

耳鳴是身體的警訊

周宗翰說,耳鳴其實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千萬不要忽略它。

一項根據台灣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的研究發現,耳鳴與認知障礙症的發生顯著相關,在30-64歲的人群中,耳鳴可增加早發性認知障礙症風險63%,在65歲以前患上認知障礙症的人當中,超過兩成有耳鳴問題。雖然這項研究未能說明耳鳴與失智之間的因果關係,但研究人員分析,耳鳴可能與多種神經功能受損同時發生。

還有研究顯示,與沒有耳鳴症狀的人相比,最近診斷出耳鳴的患者發生阿茲海默症和柏金遜症的風險分別高54%和56%。

周宗翰表示,阿茲海默症和柏金遜症是腦部退化導致的,同時很容易導致腦部循環出現障礙,增加耳鳴的機率。很多人因為年紀大、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就會影響到血液循環,間接造成腦部退化;也可能有遺傳因素。此外長期偏頭痛和長期睡眠差,也是認知障礙症的誘發因素。

周宗翰說,長期耳鳴會導致睡眠不好,也有很多人是因為睡眠不好才引起耳鳴,而睡眠不好也是腦部退化的風險因素。因此,耳鳴不能放任不管,否則可能會導致腦部的調節失常。

耳鳴有兩種 這種情況須儘快就醫

周宗翰將耳鳴有兩種,分別是高音頻耳鳴及低音頻耳鳴。高音頻耳鳴是耳內有尖銳的聲音,通常是急性、剛發生不久的,這種耳鳴的原因大多是由過敏導致的耳咽管堵塞、腦循環差,或壓力和疲勞等引起的,相對好治療。

另一種低音頻耳鳴有悶悶的聲音,多是退化導致,相對難治癒。按照中醫理論,將這類耳鳴稱為「腎虛型耳鳴」。中醫認為,人體的生命能量很大部份儲存在腎,而「腎開竅於耳」,腎臟的能量系統與耳朵直接相聯繫,耳朵就好像腎臟在體表的通道一樣。治療慢性的耳鳴需要從養腎著手,需要很長時間。周宗翰提醒,雖然低頻耳鳴沒有像高頻耳鳴那樣不舒服,但還是應該即時治療,如果放任不管,可能帶來更多的健康問題。

耳鳴也分為雙側耳鳴和單側耳鳴,其中以單側耳鳴更加危險。周宗翰強調,單側耳鳴必須儘快就醫,因為這往往屬於實質性病變。正常的兩邊耳鳴,是因腦部循環調節障礙導致的,所以兩邊是平均的;但是單側耳鳴往往與實質性病變有關,其中包含鼻咽癌、頭頸部的腫瘤,如聽神經瘤、頸靜脈竇瘤或耳朵周圍的動靜脈畸形等,都會造成單側耳鳴。單側耳鳴很難預防,也很難治療。

臨床上還有一些因藥物副作用而產生的耳鳴。一些耳毒性藥物,包括放療或化療藥物等,都可能會引發耳鳴。所以在用藥時要看它的副作用標示,如果可能的話,需要跟主診醫生討論,是否需要更換藥物。

耳鳴困擾 按壓這幾個穴位緩解

耳鳴時,人們一般都會用打哈欠來緩解內外耳壓力差,從而緩解耳鳴。比如坐飛機時常常會通過打哈欠,來緩解耳朵的悶脹感。

除了打哈欠之外,周宗翰建議,常常搓揉耳朵前方凹陷處的耳門穴、聽宮穴和聽會穴,對耳鳴有舒緩效果。用大拇指按揉耳後翳風穴,有助於改善內外耳壓力差從而改善耳鳴。頭部循環障礙導致的耳鳴,還可以通過按壓風池穴緩解。他特地提到,坐飛機時,父母可以幫助小孩按壓這些穴位,幫助他們緩解耳鳴。

周宗翰本人也曾經受到耳鳴困擾,主要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引起的。他會選擇頭皮針和耳針治療,來改善頭部循環。他也用手指按壓耳門、聽宮和聽會穴,方法是用大拇指按下去,再放開,反覆數次。

相關穴位位置:

耳門穴:臉頰部耳屏上前方,張口呈凹陷處。

聽宮穴:耳屏中央前方,張口時呈凹陷處。

聽會穴:耳屏前下方,張口時呈凹陷處。

翳風穴:耳垂後耳根部的凹陷處。

風池穴:耳後頭枕骨下,髮際內凹陷處。

周宗翰還建議,按摩眼睛周圍的穴位,也可以改善耳鳴的症狀。做法是,食指和中指併攏,依次按揉眉頭、眉中、眉尾、太陽穴、耳門穴、聽宮穴、聽會穴、翳風穴、風池穴。

周宗翰在臨床上遇到很多患者,因為頭部筋膜太緊張,導致耳朵微循環障礙。這種情況可以按摩頭頂的百會穴改善。百會穴的位置是在連接耳尖直上方、頭頂正中央處。

還可以按摩耳朵上方的率谷穴,可以改善頭暈和耳鳴症狀。方法是雙手握拳,用拳頭按揉耳朵上方的顳骨區域。

台灣長庚醫院研究發現,在107名接受針灸治療4次或以上的病人中,56名病人的耳鳴症狀顯著改善,當中7人完全康復,而針灸17次以上的病人療效較好。相比起只針灸耳部穴位的患者,搭配針灸身體其它部位穴道更能有效調理體質,效果更明顯。

耳鳴是失智前兆 中醫養腎促腦循環

從中醫來看,通常人過了45~50歲之後,身體機能就開始出現衰退,中醫把這統稱為腎虛。尤其是女性,在更年期會非常明顯,會出現耳鳴、潮熱、盜汗和心悸等問題。這種耳鳴一般都是低頻耳鳴。

周宗翰說,腎虛有6大症狀:入睡困難、耳鳴、情緒變化大、關節酸痛、腰膝酸軟、性慾減退。但腎虛也有不同的種類,對應有不同的中藥治療,建議與中醫師諮詢具體治療方案。

常見的補腎、治耳鳴、防失智的藥包括益氣聰明湯、滋腎通耳湯、右歸丸和濟生腎氣丸。研究顯示,益氣聰明湯以人參、北芪為主要成份,可以治療老年人的神經退化,改善老年人聽力並減輕耳鳴症狀。動物實驗也發現,服用濟生腎氣丸可以抑制與耳鳴相關的蛋白質表達,從而抑制耳鳴症狀。

對於有實質性病變的耳鳴,就需要採取瀉的方式,即降低腦內壓力,從而舒緩耳鳴症狀。高頻耳鳴通常可以使用龍膽瀉肝湯、黃連解毒湯等治療。

周宗翰也提醒,因每個人體質不同、引發耳鳴的原因不同,所以對應的治療方法亦有所不同,請同專業醫師諮詢具體治療方案。

美味藥膳養腎

對於不喜歡中藥味道的人,周宗翰也推薦了一款美味家常養腎食療粥——紅白補腎粥,可以通過調解腸胃來補充腎臟的能量,對耳部循環有幫助,適合一家老少經常食用。

紅白補腎粥

食材:

淮山1根、芡實40~50克、大米依喜好、枸杞5克、紅棗數枚。

做法:

1.    芡實洗淨、枸杞也先洗再泡軟、紅棗洗完剪碎;

2.    將所有食材先用1500cc水浸泡兩小時;

3.    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30分鐘;

4.    倒入洗淨的大米繼續煮20分鐘即成。◇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